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成都建筑垃圾再利用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10-0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成都日報
核心提示:成都建筑垃圾再利用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 
  40多天的時間實現工廠從空地到建成投產

  產品成功通過相關指標檢測,可廣泛用于城市建設

  前言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無情的地震不僅奪走了無數生命,而且留下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據不完全統計,都江堰災區的建筑垃圾達到約1000萬噸。這些建筑垃圾,大部分是尚未完全垮塌、但是因毀損程度嚴重已經不能居住、需要進行拆除處理的建筑。以1000萬噸建筑垃圾來計算,假如采用傳統做法,通過分揀、無害化處理后填埋,需建大型垃圾場1至2個,運輸、分揀和建設垃圾場費用預計為2—3億元,這不僅會占用很大的土地資源,而且對環境影響大。

  為妥善處置并在災后重建中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這批建筑垃圾,減少建筑垃圾長期堆放所占用的土地資源,防治給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成都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作出重要批示:由成都市建委牽頭在都江堰災區實施地震損毀建筑垃圾綜合利用處理項目。一場綜合利用地震后建筑廢渣資源、促進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科學重建與環保重建的工作就此拉開帷幕。令人吃驚和欣喜的是,這個目前四川利用建筑廢渣生產環保建材的最大項目,從開工到建成僅僅用了40多天的時間。這不能不說是創造了一個奇跡。那么這個奇跡是怎么創造出來的?大量的建筑垃圾又是如何實現“重生”,最終變成可用建材,用于新一輪的城市建設的?帶著這一系列疑問,筆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實現環保重建

  讓建筑垃圾“重生”

  據不完全統計,都江堰市在地震中產生了約1000萬噸建筑垃圾。這些垃圾假如采用傳統做法,通過分揀、無害化處理后填埋,需建大型垃圾場1至2個,運輸、分揀和建設垃圾場費用預計為2—3億元,這不僅會占用很大的土地資源,而且對環境影響大。

  一邊是亟待迅速進行重建的城市,一邊是大量拆除產生的建筑垃圾——如何讓這些建筑廢渣既不浪費資金、土地資源,又能產生效益呢?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用科學發展觀指導重建,7月初,市建委向抗震指揮部提交了《關于地震災區建筑垃圾處理的意見》,成都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迅速作出重要批示:由成都市建委牽頭在都江堰災區實施地震損毀建筑垃圾綜合利用處理項目。

  讓建筑廢渣重新變成可用建材,這可能嗎?據省建材工業研究院有關專家介紹,研究表明,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并且是成熟的。國內外對建筑垃圾的處理和應用進行了長期研究,已經形成了成熟的技術和完善的配套裝備:日本將建筑垃圾視為“建筑副產品”,上世紀70年代以后在各地建立了建筑垃圾加工廠,生產再生骨料和再生水泥;上海在1990年就利用建筑垃圾生產抹灰和砌筑砂漿用于市區的高層建筑;北京在1992年也將建筑垃圾用于砂漿、樓地面和混凝土墊層。四川省建材工業研究院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利用包括建筑垃圾在內的廢渣用于生產墻體材料;成都市城建科研院于2005年取得利用建筑垃圾生產再生混凝土的研究成果;我省目前也有企業利用建筑垃圾生產混凝土空心砌塊,并用于建筑工程。

  據介紹,建筑垃圾中,可再生的資源主要包括渣土、廢磚瓦、廢混凝土、廢木材、廢金屬、廢塑料等。經簡單分揀可回收利用的成分有廢金屬、廢塑料和廢木材,其余廢料經過加工處理后可以用于道路工程和建筑工程。經調研考察,我市此次震災形成的建筑垃圾以磚砌體和混凝土為主,可采用三種方式進行處理利用:揀出的廢金屬和舊磚回收;經加工處理后的渣土用于災后重建的場路基的回填料;廢混凝土和磚瓦經破碎分級后作為建筑材料的生產原料,用于配制混凝土和砂漿、生產砌墻磚、砌塊、路面磚和路緣石等。

  超常規奮戰 40天

  創造建設奇跡

  災后住房重建,關系著千萬災區群眾的安居,關系著是否能實現“三年基本恢復”目標的實現;而建筑垃圾的迅速有效處理,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市災后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項目8月28日必須完成生產建設、全面投入生產,成都市委、市政府確定了這一工作目標。

  《關于地震災區建筑垃圾處理的意見》得到批復后,市建委立即邀請省建材工業研究院、市城建科學研究院作出了具體實施方案,并馬上與都江堰市委、市政府進行了銜接,開始展開工作。理論基礎和技術方案有了,投資建廠、廠房建設、設備購買等環節旋即啟動。7月12日都江堰方接到任務后,馬上抽調相關人員組成專門的工作小組,并立即在川蘇都江堰科技產業園成立了都江堰市惠民建材有限公司,作為公司實體實施項目。兵分幾路,又統籌協作,又一場災后重建的“攻堅戰役”開始了。

  筆者在市建委關于該項工作的專報上看到一句話“7月5日上午,編制完成了生產線可行性研究報告,完成投資估算說明,生產線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同步完成,已移交都江堰市工業投資公司組織施工。7月5日下午,施工機械進場開始平整場地。”這不足100字的話,充分說明了當時的工作進度的迅速。

  都江堰市惠民建材有限公司作為項目業主,在災后重建人手、機具萬分緊張的情況下,想法設法組織投入了150名施工工人、20名工程技術人員、12臺裝載機、6臺推土機、30臺自卸式汽車,全力推進工程施工。“高峰期平均一天有400——500人在工地上連續不間斷24小時作業。運載填場土的車輛往來穿梭,建設場面簡直可以用熱火朝天來形容?!?nbsp;都江堰市惠民建材有限公司廠方負責人萬興志告訴筆者。

  雖然大家干勁十足,有充分的信心如期實現“8月28日必須完成生產建設、全面投入生產”的工作目標,但是,天有不測風云,該項目啟動廠房建設沒幾天,就遇到了長達近20天的連續暴雨。
  “7月底以來,都江堰市進入雨季,連續十幾天大雨嚴重阻礙了8月12日試生產的工作目標實現?!毕肫鹉墙?0天的暴雨,萬興志還歷歷在目?!斑B日大雨使每天的施工被砍成幾段進行,進一步加大了施工難度,阻礙了正常施工進度?!惫P者在一張萬興志提供的圖片中看到,一群身著雨衣的工人冒著傾盆大雨施著工,雨大得讓他們的眼睛幾乎都睜不開了?!拔覀冊趶S區打混凝土采取了兩種方式——天晴時就用傳統的人工拌和混凝土砂漿,下雨時,就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每平方米要高出幾十元錢,但是更利于雨天作業。做完一塊地面的混凝土,我們就用塑料布遮上一塊,相當于給地坪穿上‘雨衣’,以免被淋濕?!?

  除了地面的困難,天上也有麻煩——兩條高壓線橫在廠區上空,施工單位不得不進行遷移。

  8月6日,市建委在建設現場召開了都江堰市工業集中發展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省建材院以及施工、監理單位參加的緊急會議,要求項目業主按照災后重建重點工作的要求,采取非常規手段全力以赴推進建設。市建委拿出多年管理城市重大城市建設項目的經驗,馬上針對現狀采取應對措施,要求施工單位按小時倒排進度,各工作區域和關鍵工程節點指定專人負責,人盯人,環扣環,逐級抓落實,做好施工各環節和工種間的銜接工作,確保工程質量和工程安全。與此同時,市建委會同都江堰市有關部門成立了現場工作組,輪流盯守,組織建了確保工程進度的工作機制,實行24小時不停機三班倒作業。

  “選址在此,對居民干擾小。但這里是陳年漁塘,又有高壓線,從使用上講,土地的利用價值不高,換田土方量巨大,地質條件對于工廠廠房而言,是很惡劣的。”回憶起建廠時的艱辛,一直身處現場的市建委科技處處長相關負責人深有感觸?!拔覀冊诂F場深挖6——8米,進行換田、清除淤泥。整個場地土石方量達到了16萬立方米,換填量達到2萬立方米?!?

  “都江堰的山地氣候極不穩定, 施工期間連續下雨近20天,室外作業的難度可想而知;因災后重建安置活動板房建設連續奮戰,建筑材料、施工機具和大量技術工種嚴重緊缺,施工工人長期連續作戰,十分疲憊,導致工作效率不高;震后建筑廢渣處理是新課題,現成經驗很少,而且數量如此之大的建筑垃圾的處理,也是前所未有的?!痹撠撠熑苏f。

  在如此惡劣的施工環境下,該廠8月12日順利試生產出第一板再生磚。那么,試生產產品質量如何?達到預想了嗎?明天,本報將繼續予以報道。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邑县| 巧家县| 竹山县| 日喀则市| 芦溪县| 阳西县| 尼玛县| 鹿邑县| 鹿泉市| 扬中市| 宜章县| 桂平市| 清河县| 大同市| 饶阳县| 康保县| 南阳市| 威海市| 湖州市| 望城县| 南部县| 合阳县| 曲松县| 红原县| 淮阳县| 平湖市| 阿克陶县| 印江| 鹤庆县| 石阡县| 盐边县| 清流县| 磐石市| 东乡族自治县| 宿州市| 台安县| 道真| 南华县| 丰顺县| 峡江县| 喀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