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機械行業舉足輕重的三一重工8月26日公布的中期財務報告并不能讓業內分析人士感到滿意。
三一中報顯示,其混凝土機械類產品毛利率下降了4.87%,其他類下降了1.18%,工程機械行業綜合毛利率下降了4.51%。
實際上,整個工程機械行業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柳工的綜合毛利率下降了2.81%;徐工科技壓實機械毛利率下降了2.34%,路面機械下降了1.83%;而中聯重科起重機械產品毛利率上升和山推股份(000680.SZ)由于技術創新導致了相關產品毛利率比上年有較大增加被認為并不具備行業代表性。
“這些數據表明,在經歷2006年和2007年的較快增長后,工程機械行業又迎來了一個調整期,預計今年的最低點會出現在三季度,而現在則是調整的開始。”海通證券分析師葉志剛表示。
讓人意外的三一
兩個月前三一重工曾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三一集團承諾于2008年6月17日解禁上市流通的518,126,188股三一重工股票,自愿繼續鎖定兩年。自2008年6月19日起兩年之內,若三一重工股票二級市場價格低于2008年6月16日收盤價的兩倍(即55.76元/股),三一集團承諾不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所持有的三一重工股份。”
但這卻并不能阻止三一重工近兩個月來股價的大幅下跌,該公司股票已從除權(10送3.5股)前的33元下跌到8月19日的最低13.87元,跌幅巨大。
“承諾只能表示大股東對公司未來的一種信心,而近期股價的下跌則是來自業績預期下降而導致的估值下調。” 平安證券分析師王合緒分析。
很明顯,對三一重工中報的認可度可從其近日股價持續走低中看出端倪。
三一重工中報顯示,公司2008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1.93億元,同比增長60.23%;營業利潤102,477.67萬元,同比下降6.75%;利潤總額103,008.77萬元,同比下降6.3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1,606.72萬元,同比下降1.02%;基本每股收益0.82元。上半年營業收入中混凝土機械產品實現銷售收入37.87億元,較2007年同期增長28.94%;其他工程機械及其他業務收入34.06億元,較2007年同期增長119.42%。
“雖然三一重工的營業收入仍然大幅度增長,但是其營業利潤和每股收益并不理想,除了其在二級市場的投資失敗外,毛利率的下降幅度最讓人感到意外。”王合緒認為,三一重工的毛利率下降幅度厲害,說明它產品提價幅度較小,而三一重工一向以賣高價著稱,“為什么提價幅度小,我的理解是競爭激烈和市場需求下降”。
葉志剛與王合緒持同樣觀點,“這里面有鋼材漲價過快和所得稅提高的原因,也有出口增速下降的原因,還有二級市場投資失誤的原因,但是市場需求的下降是最主要的原因。”
但在三一重工提到的目前主要困難中,只提到了“樁工機械、履帶起重機銷售超預期,受產能限制,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專業化、國際化人才欠缺,不能完全滿足公司發展需要”。
行業調整來臨
與三一重工一樣,柳工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568,091,408.48元,比去年增長45.06%,但這卻只是一個表面繁榮,與其相對應的是其綜合毛利率減少2.81%。
下降比較明顯的則是徐工科技。徐工科技的營業收入1,957,604,280.91 元,只較去年同期增長9.40%;營業利潤19,295,016.35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1.84%;凈利潤1,024,500.71元,較去年同期減少94.92%。
徐工科技的壓實機械、路面機械和鏟面機械三大產品中,只有鏟面機械的營業收入比去年增長明顯,上升了16.54%,而壓實機械只有1.43%的升幅,路面機械營業收入還比去年下降了32.49%。毛利率下降也比較明顯,壓實機械減少了2.34%,路面機械下降了1.83%;只有鏟面機械增加了0.81%。
徐工科技在其報告中解釋,“一是上半年鋼材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產品毛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1.30個百分點;二是今年加大研發費用投入,管理費用比上年同期增加約1546萬元;三是報告期內資產的帳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及負債的帳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所得稅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1593元。”
“根據我們跟蹤的情況,目前整個市場銷售情況都不太好,產品需求已經放緩,不僅國內如此,歐美市場的情況更糟糕,這種情況至少還要持續一兩年,此外鋼材的價格一直維持在高位,對他們的毛利率影響比較大。”葉志剛認為。
葉志剛說,三季度的情況可能還要更糟糕,因為很多企業都是在二季度采購的鋼材,這是鋼價的高點位置,還有些企業正在擴能,這些都是負面因素。
王合緒則認為,國內經濟不確定的因素還很多,而國際環境比2004年和2005年時還糟糕,美洲的經濟蕭條,房地產市場低迷,對工程機械行業的影響較大。
“2004年和2005年有段時間不少企業甚至出現凈利潤負增長的情況,但是2006年和2007年突然好轉,這次的調整應該不會比那時厲害,而且像三一重工等不少企業這兩三年實力壯大很多,抗風險能力比之前也強。”王合緒表示。
而更讓分析師們擔心的是,像三一重工、柳工和中聯重科這些成長比較快的企業,近期的擴能和并購大動作與行業調整相遭遇。“如果說三一在印度和美國設生產基地不一定是以經營為主要目的而是一種探路的話,中聯收購世界三大混凝土機械制造商之一的意大利CIFA100%股權,可能會面臨一些挑戰,一方面收購價格比較高,估值是否合理業界存疑,另一方面歐美經濟在衰退,市場需求面臨著萎縮。”葉志剛說,國內機械在一些細分行業中已做得很好,發展空間有限,要想做大做強必須要進入其他的領域,這是肯定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并購,但是這卻要看收購時點,在行業低潮時或者一些企業破產倒閉時出手較為合適。
三一中報顯示,其混凝土機械類產品毛利率下降了4.87%,其他類下降了1.18%,工程機械行業綜合毛利率下降了4.51%。
實際上,整個工程機械行業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柳工的綜合毛利率下降了2.81%;徐工科技壓實機械毛利率下降了2.34%,路面機械下降了1.83%;而中聯重科起重機械產品毛利率上升和山推股份(000680.SZ)由于技術創新導致了相關產品毛利率比上年有較大增加被認為并不具備行業代表性。
“這些數據表明,在經歷2006年和2007年的較快增長后,工程機械行業又迎來了一個調整期,預計今年的最低點會出現在三季度,而現在則是調整的開始。”海通證券分析師葉志剛表示。
讓人意外的三一
兩個月前三一重工曾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三一集團承諾于2008年6月17日解禁上市流通的518,126,188股三一重工股票,自愿繼續鎖定兩年。自2008年6月19日起兩年之內,若三一重工股票二級市場價格低于2008年6月16日收盤價的兩倍(即55.76元/股),三一集團承諾不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所持有的三一重工股份。”
但這卻并不能阻止三一重工近兩個月來股價的大幅下跌,該公司股票已從除權(10送3.5股)前的33元下跌到8月19日的最低13.87元,跌幅巨大。
“承諾只能表示大股東對公司未來的一種信心,而近期股價的下跌則是來自業績預期下降而導致的估值下調。” 平安證券分析師王合緒分析。
很明顯,對三一重工中報的認可度可從其近日股價持續走低中看出端倪。
三一重工中報顯示,公司2008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1.93億元,同比增長60.23%;營業利潤102,477.67萬元,同比下降6.75%;利潤總額103,008.77萬元,同比下降6.3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1,606.72萬元,同比下降1.02%;基本每股收益0.82元。上半年營業收入中混凝土機械產品實現銷售收入37.87億元,較2007年同期增長28.94%;其他工程機械及其他業務收入34.06億元,較2007年同期增長119.42%。
“雖然三一重工的營業收入仍然大幅度增長,但是其營業利潤和每股收益并不理想,除了其在二級市場的投資失敗外,毛利率的下降幅度最讓人感到意外。”王合緒認為,三一重工的毛利率下降幅度厲害,說明它產品提價幅度較小,而三一重工一向以賣高價著稱,“為什么提價幅度小,我的理解是競爭激烈和市場需求下降”。
葉志剛與王合緒持同樣觀點,“這里面有鋼材漲價過快和所得稅提高的原因,也有出口增速下降的原因,還有二級市場投資失誤的原因,但是市場需求的下降是最主要的原因。”
但在三一重工提到的目前主要困難中,只提到了“樁工機械、履帶起重機銷售超預期,受產能限制,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專業化、國際化人才欠缺,不能完全滿足公司發展需要”。
行業調整來臨
與三一重工一樣,柳工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568,091,408.48元,比去年增長45.06%,但這卻只是一個表面繁榮,與其相對應的是其綜合毛利率減少2.81%。
下降比較明顯的則是徐工科技。徐工科技的營業收入1,957,604,280.91 元,只較去年同期增長9.40%;營業利潤19,295,016.35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1.84%;凈利潤1,024,500.71元,較去年同期減少94.92%。
徐工科技的壓實機械、路面機械和鏟面機械三大產品中,只有鏟面機械的營業收入比去年增長明顯,上升了16.54%,而壓實機械只有1.43%的升幅,路面機械營業收入還比去年下降了32.49%。毛利率下降也比較明顯,壓實機械減少了2.34%,路面機械下降了1.83%;只有鏟面機械增加了0.81%。
徐工科技在其報告中解釋,“一是上半年鋼材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產品毛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1.30個百分點;二是今年加大研發費用投入,管理費用比上年同期增加約1546萬元;三是報告期內資產的帳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及負債的帳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所得稅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1593元。”
“根據我們跟蹤的情況,目前整個市場銷售情況都不太好,產品需求已經放緩,不僅國內如此,歐美市場的情況更糟糕,這種情況至少還要持續一兩年,此外鋼材的價格一直維持在高位,對他們的毛利率影響比較大。”葉志剛認為。
葉志剛說,三季度的情況可能還要更糟糕,因為很多企業都是在二季度采購的鋼材,這是鋼價的高點位置,還有些企業正在擴能,這些都是負面因素。
王合緒則認為,國內經濟不確定的因素還很多,而國際環境比2004年和2005年時還糟糕,美洲的經濟蕭條,房地產市場低迷,對工程機械行業的影響較大。
“2004年和2005年有段時間不少企業甚至出現凈利潤負增長的情況,但是2006年和2007年突然好轉,這次的調整應該不會比那時厲害,而且像三一重工等不少企業這兩三年實力壯大很多,抗風險能力比之前也強。”王合緒表示。
而更讓分析師們擔心的是,像三一重工、柳工和中聯重科這些成長比較快的企業,近期的擴能和并購大動作與行業調整相遭遇。“如果說三一在印度和美國設生產基地不一定是以經營為主要目的而是一種探路的話,中聯收購世界三大混凝土機械制造商之一的意大利CIFA100%股權,可能會面臨一些挑戰,一方面收購價格比較高,估值是否合理業界存疑,另一方面歐美經濟在衰退,市場需求面臨著萎縮。”葉志剛說,國內機械在一些細分行業中已做得很好,發展空間有限,要想做大做強必須要進入其他的領域,這是肯定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并購,但是這卻要看收購時點,在行業低潮時或者一些企業破產倒閉時出手較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