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利用地處海峽西岸湄洲灣畔的地理優勢,依托海西戰略,加強臨港工業項目招商,并重點與中央企業、外出民資和國際財團進行合作,目前湄洲灣北岸正在崛起500多億人民幣的臨港項目群!
走馬湄洲灣,可以看到一片火熱的建設景象:國航造修船基地項目實現投資2417萬元,正在開展初步設計、海域環評和海域使用論證報告編制工作,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工建設;差別化化學纖維項目與高檔生產項目規劃選址意見、項目融資意向書等附件準備基本就緒,環境影響評審原則通過,年內有望正式開工;鞍鋼冷軋項目正式啟動前期工作,有望年內實現開工……
目前,在湄洲灣北岸已集結了湄洲灣火電廠一期工程、福建LNG氣電一體化、佳通輪胎廠等大中型企業,還有已建的莆田秀嶼國家級進口木材檢疫除害處理區、秀嶼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范區等“基地”。據莆田市有關領導介紹,繼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媽祖城,并于今年7月30日正式開工后,湄洲灣北岸還有總投資30億美元的林漿紙一體化、總投資8.7億美元的差別化化學纖維和高檔文化紙項目、總投資59億元人民幣的國航造修船基地、總投資約80億元人民幣的湄洲灣火電廠二期、總投資25億元人民幣的國電公司2000萬噸東吳配煤基地、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的羅嶼25萬噸散貨碼頭等重大工業項目和港航項目,也將在今年底相繼開工建設。目前已明確的臨港工業項目投資額超過500億元人民幣,其中已開始建設的福建國航遠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東吳造修船基地項目,總投資達59億元。隨著福廈鐵路、向莆鐵路、湄洲灣港口鐵路支線的開工建設,湄洲灣北岸集結的大中型企業將更多。前不久,江西省6家大型企業與莆田市簽訂協議,希望通過向莆鐵路,把莆田港作為江西最便捷、最經濟的進出海口。湄洲灣逐步形成了以媽祖城開發建設與大型臨港工業配套同步發展的港城互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