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記者在河南省大地水泥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投資5200萬元的低溫余熱電站工程建成試運行,年可發電6120萬千瓦時,可節約電費開支3078萬元。同時節約了大量水資源,減少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大量有害氣體的排放。
據介紹,該公司在企業發展中不忘社會責任,始終把節能減排、治理企業污染當作大事來抓。近兩年來,他們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的要求,徹底關停淘汰了能源消耗大、污染排放量大的5條立窯生產線,投資4.2億元,采用窯外分解水泥生產新工藝建起日產5000噸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
為徹底解決粉塵和廢氣排放問題,實現余熱利用、節能降耗,該公司去年開工上馬了總投資5200萬元、與生產線配套的低溫余熱發電站,現在已建成并投入試運行。
負責工程設計的洛陽水泥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蔣軍介紹,該工程是利用窯頭和窯尾的兩個余熱鍋爐,產生低溫低壓蒸汽,推動汽輪機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該企業窯爐每小時實際廢氣(余熱)排放量53萬標準立方米,每小時實際利用廢氣52.3198萬標準立方米。該公司董事長張懷平告訴記者,企業每年實際用電量在1.8億千瓦時左右,這個項目投入運行后,不僅可節約大量的標準電煤,而且企業每年可減少3078萬元的電費支出。
據介紹,該公司在企業發展中不忘社會責任,始終把節能減排、治理企業污染當作大事來抓。近兩年來,他們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的要求,徹底關停淘汰了能源消耗大、污染排放量大的5條立窯生產線,投資4.2億元,采用窯外分解水泥生產新工藝建起日產5000噸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
為徹底解決粉塵和廢氣排放問題,實現余熱利用、節能降耗,該公司去年開工上馬了總投資5200萬元、與生產線配套的低溫余熱發電站,現在已建成并投入試運行。
負責工程設計的洛陽水泥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蔣軍介紹,該工程是利用窯頭和窯尾的兩個余熱鍋爐,產生低溫低壓蒸汽,推動汽輪機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該企業窯爐每小時實際廢氣(余熱)排放量53萬標準立方米,每小時實際利用廢氣52.3198萬標準立方米。該公司董事長張懷平告訴記者,企業每年實際用電量在1.8億千瓦時左右,這個項目投入運行后,不僅可節約大量的標準電煤,而且企業每年可減少3078萬元的電費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