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自主創新撐起世界之最——世界最長跨徑斜拉橋全紀錄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5-23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人民日報海外版
核心提示:自主創新撐起世界之最——世界最長跨徑斜拉橋全紀錄 

  伴隨著人們對世界最長跨徑斜拉橋蘇(州)(南)通大橋的關注,世界橋梁建設史上的四項世界紀錄也隨之宣告誕生:世界斜拉橋最大主跨1088米、最長斜拉索577米、最大群樁基礎131根、最高主橋塔300.4米,成為中國由橋梁建設大國邁向橋梁建設強國的里程碑。請看—— 

  在去往蘇通大橋建設工地的途中,一塊寫著“創新是蘇通大橋的歷史使命”的標語牌顯得很醒目,雖然因多年的風吹日曬,字跡多少有些斑駁,但依然透著堅定。  

  世界建橋技術的高峰 

  蘇通大橋主橋采用特大跨徑斜拉橋,是我國建橋史上規模最大、建設標準最高、技術最復雜、科技含量最高的現代化特大型橋梁工程。蘇通大橋主橋跨徑1088米,在目前已建和在建的斜拉橋型中位居世界第一,同時工程面臨氣象條件差、水文條件復雜、基巖埋藏深、橋區通航密度大、通航要求高等四大挑戰,主體工程不僅規模宏大,更為重要的是,其工程技術方面極具挑戰性,難度非常大,面臨著多項關鍵技術難題,比國內以往任何一座橋梁難度更大、建設更復雜,是從設計到施工、科研和管理等全方位的超越,代表了目前中國乃至世界建橋技術的高峰。 

  創新是蘇通大橋建設的動力源泉。廣大交通建設者經過10多年的精心準備和4年多的團結奮戰攻克了10項世界級關鍵技術難題,創造了最深基礎、最高索塔、最長拉索、最大跨徑四項世界紀錄。 

  交通運輸部專家委員會主任鳳懋潤指出,“蘇通大橋是我國從橋梁大國向技術強國邁進的第一個標志性工程”。 

  深水急流做塔基 

  蘇通大橋開始架設樁基礎施工平臺那一天,恰逢天文大潮,江面狂風大作,江中潮涌浪動,12根鋼管樁在水流撞擊下劇烈搖擺,最后竟生生從中段焊接處攔腰折斷,向下游漂去……更危險的是此時兩臺沒有動力的打樁船仍分別連接在樁上,正在船上的蘇通大橋建設項目部經理劉先鵬大吃一驚,趕緊調集動力駁船拉住打樁船,“要是兩船相撞,后果不堪設想。”船是拉住了,但蘇通大橋第一次平臺搭設宣告失敗。 

  “萬丈高樓平地起”,施工平臺搭不起來,樁基施工就無法進行,更別提橋墩和索塔。 

  回去的路上,劉先鵬懊惱不已。就在此時,他接到了江蘇省交通廳廳長、蘇通大橋建設指揮部現場總指揮游慶仲打來的電話,“這是老天爺在幫我們,不是壞事。” 

  一場關于樁基礎平臺搭建的“攻堅研討會”在項目部小小的會議室里緊急召開。劉先鵬從橋面液壓吊機上獲得靈感,它稍作設計修改,就產生出一個樁基礎引導裝置。簡單來說,它就相當于一個可以張開嘴的環形限制圈,護筒進去之后,“嘴”再一收,基本上就把護筒控制在一個很小的范圍之內,打樁精度自然得到保證。 

  工長李洪軍是引導裝置主要的制作者和使用者,他的體會最深。“那次江上下著雨,風大浪也大,一個起吊的鋼護筒在空中來回搖晃,幅度超過2米,吊繩似乎不堪重負,發出嘎嘎的聲響。”李洪軍回憶說,當時情形非常恐怖,身邊的工友有些已經緊張得說不出話來。他當機立斷,指揮吊機把護筒平吊到引導裝置中,然后迅速合龍,護筒一下就穩定住了。 

  就是這樣打樁,護筒精度達到了1/800(800米垂直距離才產生1米的左右偏差),遠高于項目1/200和國家1/100的標準。 
  
  300米高空樹高塔 

  橋塔共分成68個節段澆筑,高度達300.4米,比巴黎埃菲爾鐵塔還要高。 

  南北兩塔是支撐全橋的主要受力結構。這座橋梁產生的所有力量都要傳遞到塔身。斜拉橋的特有結構,決定了塔身建設的精度要求近乎苛刻。 

  在橋塔施工中層層向上疊加,從塔頂到塔底的垂直度誤差不能超過10厘米。這就好比把10枚一元硬幣摞起來很簡單,20枚摞起來也不難,但如果把100枚、200枚摞起來保持不倒的話,就需要超凡的技術了。而蘇通大橋的索塔,就相當于把1000枚硬幣摞起來的難度。 

  風,成了第一大威脅。按照氣象學原理,地面高度每增加100米,風力就增加一級,主塔高300米,江面如果是6級風,那么塔頂就是9級風。 

  風,威脅著人身安全。項目部在高達310米的塔吊內安裝了風速測量儀,時刻監測風速變化,一旦超過警戒,所有人員必須立即撤離。 

  風,威脅著工程質量。塔身建設幾乎完全依靠液壓爬模,但國產爬模最多只能抵抗每秒30多米的風速。一旦爬模在大風中受損,將對塔身帶來不可彌補的傷害。 

  建設者在消化吸收外國爬模技術的基礎上,創造出能夠抵抗每秒70米風速的液壓爬模,并對使用方法進行自主創新。在施工過程中,“蘇通爬模”不僅風雨無阻,而且創造了日均塔柱爬升1.5米的極限速度,德國廠商為此專程飛抵大橋工地現場取經。 

  “讓中國的泵把混凝土送到世界最高橋塔上去” 

  建這么大的橋,除了技術,拼的就是設備。混凝土泵是橋塔施工離不開的設備,但有一臺混凝土泵被廠家小心翼翼地送到工地卻一次作用都沒發揮過。幾個月后,橋塔已經巍峨聳立在了江面上,這臺泵又被廠家高高興興地拉走了。 

  這臺從未使用過的設備是中國企業三一重工的驕傲。 

  原來,蘇通大橋橋塔施工分68個節段,每個節段約4.5米高,期間,設備必須把黏稠度很高的混凝土一節一節往上送,直到最高300多米,澆筑一個節段需要7到8個小時,一旦出現故障,質量就會出現不可挽回的缺陷。因此,必須保證有兩臺完好的設備,一臺工作,一臺備用。施工單位都知道,中國的混凝土泵的知名度與“SEW”牌及“大象牌”相距甚遠,采用進口設備在計劃之中。但劉先鵬不甘心,外國產品雖好,也從沒有300米高塔、50號混凝土的成功先例,中國現在也有不錯的產品,何不讓咱們自己也試試?于是,他們“擅自”決定采購兩臺設備,一臺國產設備和一臺進口設備。 

  這事自然有不同意見,有人說這樣不講誠信,因為投標書上承諾都是進口的。也有人好心相勸,“擔這么大的責任干什么,出了問題肯定要丟官受罰。”劉先鵬也拿不住了,他悄悄地向指揮部匯報,游慶仲總指揮當即說:“好!跟三一重工講,如果他們有信心、有決心,就讓中國的泵把混凝土送到世界最高橋塔上去。” 

  三一重工深知蘇通大橋在質量上的追求,蘇通大橋買一臺,他們送來了兩臺,其中一臺是備用的。在實際施工中,花260多萬元買來的進口設備常出故障,而三一重工90萬元的設備卻大顯神威。當然,那臺備用泵也就沒派上過用場。


           圖為攝影家在建設中的蘇通大橋工地上實地拍攝。
                新華日報供圖 于先云攝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罗县| 双城市| 柏乡县| 永寿县| 东乌| 小金县| 奉化市| 清原| 贡觉县| 西吉县| 上高县| 九龙县| 无极县| 道孚县| 阿拉善左旗| 永安市| 凤冈县| 南漳县| 武平县| 安宁市| 溧水县| 嘉善县| 察哈| 邓州市| 北京市| 娱乐| 乐昌市| 民乐县| 赣榆县| 肥城市| 承德县| 托克逊县| 林西县| 三明市| 霸州市| 浮山县| 嘉义市| 佛教| 基隆市| 肃南| 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