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午,隨著湖北省代省長李鴻忠宣布通車,現場禮花齊放、鑼鼓齊鳴,由六十六輛嶄新的富士康轎車組成的方陣,載著“和諧武漢”、“中部崛起”的發展目標,緩緩駛過武漢陽邏長江大橋,歷經4年建設的陽邏長江大橋正式通車,標志著長188公里、有“中國城市第一環”之稱的武漢外環全線貫通,武漢終圓大外環的夢想。湖北省委書記羅清泉,交通部總工周海濤,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苗圩,武漢市市長李憲生等領導出席了通車儀式。現場約兩萬群眾見證了陽邏大橋通車的歷史時刻。
由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負責施工的武漢陽邏長江大橋是國家“十五”期間交通重點建設項目,是京珠、滬蓉國道主干線武漢繞城公路東北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控制性工程,也是湖北省規劃建設的“六縱五橫一環”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橋全長10公里,總投資約20億元,橋面凈寬33米,雙向六車道,設計車速120公里/小時。該橋是全長188公里的武漢外環線最后一個控制性工程。它的建成通車,不僅標志著中國最長的城市環線實現貫通,而且把呈現“十”字交匯的京珠、滬蓉兩條國道主干線,以及106、107、316、318等4條國道串聯在外環線上,武漢市通往湖北省的16條出口公路和即將全部建成的8條高速出口公路將全部通過武漢外環線聯成一體,形成環環相扣、路路相通、快速暢達的“環形放射狀”交通網,過境武漢的外地車輛和進出武漢市區的車輛,都能以最便捷的路徑、最優化的路線實現暢通無阻。
陽邏大橋是武漢市首座懸索橋,為主跨1280米的雙塔單跨懸索橋,其跨度居全國第四、世界第八。我公司承擔了大橋南錨碇、南主塔、南引橋施工任務,并首次進入懸索橋上部結構施工領域,總承包陽邏大橋上部結構的施工。建設陽邏大橋,多項技術都是國內首創,有的在國際上也具有領先水平。特別是大橋南錨碇基坑采用厚1.5米、深60米的圓形地下連續墻作為基礎維護,基坑直徑達70米,被專家譽為“神州第一錨”。我公司憑借優秀的企業文化和豐富的特大橋施工管理能力,采取多項創新技術,攻克八大技術難題,在施工過程中首次采用設計施工總承包這種嶄新的項目管理模式,率領中交規劃設計院、中國水利水電基礎工程局、法國地基建筑公司等9支國內外設計施工頂尖隊伍組成的聯合艦隊,形成了一套詮釋總承包管理的“陽邏模式”,并創造了建橋史上速度、質量和安全的諸項紀錄。
2003年10月8日,大橋南錨碇地連墻開始施工,二航人僅用80天時間便完成了地連墻成槽及2萬余立方米混凝土的施工任務;2004年5月8日,南錨碇實現汛前安全封底,基坑降水、止水、封水效果良好,基坑最大變形小于3厘米,創造了巨型基坑變形的奇跡;2005年12月24日,第一根主纜索股架設成功,二航人歷經高空作業風霜雪雨等惡劣條件的考驗,不斷進行探索和突破,刷新了千米跨徑大橋架設索股一天4根的建橋紀錄,并提前20天完成主纜架設施工任務;2006年10月25日,陽邏大橋首片鋼箱梁吊裝成功,短短28天的時間里,80榀鋼箱梁全部安裝到位,創造了同類型橋梁箱梁吊裝一天8榀的全國橋梁施工之最……陽邏大橋的施工速度因此被業界贊為“陽邏速度”。
武漢陽邏長江大橋的建設過程,充分展示了我公司作為中國“橋梁建設主力軍”的科技實力和品牌形象,為公司整合資源及懸索橋上部結構施工等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同時也為中國橋梁建造史又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陽邏大橋的建成,不僅標志著國家“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的基本貫通,而且對優化湖北省的公路網絡布局,增強和發揮武漢的區位優勢,構筑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