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東線一期穿黃河工程28日上午正式開工建設,南水北調東線長江水過黃河的咽喉將在36個月內被打通。
東線穿黃河工程位于山東省東平和東阿兩縣境內黃河下游中段,是南水北調東線長江水過黃河的咽喉,也是連接東平湖和魯北輸水干線的關鍵控制性項目,在整個東線工程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東線穿黃河工程的開工,標志著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工程進入了全面實施階段。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張基堯在開工儀式上說,工程建成后,將打通東線穿黃隧洞,連接東平湖和魯北輸水干線,實現調引長江水至魯北地區的目標,同時具備向河北省和天津應急供水的條件。
據了解,東線穿黃工程由東平湖湖內疏浚、出湖閘、南干渠、埋管進口檢修閘、灘地埋管、穿黃河隧洞、出口閘、穿引黃渠埋涵及連接明渠等建筑物組成,工程全長7.87公里。
東線穿黃河工程穿黃河一期工程建設完成后,過黃河流量可達100立方米每秒。工程設計年輸水量為4.42億立方米。穿黃工程施工總工期36個月,按照2004年下半年價格水平,工程總投資為6.1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