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海灣大橋橫亙膠州灣 首批32根橋墩已浮出海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12-1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青島新聞網  作者:青島新聞網
核心提示:海灣大橋橫亙膠州灣 首批32根橋墩已浮出海面
  站在海邊,遠遠望去,大橋猶如一條巨龍橫亙在膠州灣內。昨日上午,記者在在青島海灣大橋青島一側看到,青島海灣大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

       記者從山東高速集團青島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獲悉,由其投資建設的青島海灣大橋目前進展順利,截至目前,大橋已完成的鉆孔灌注樁達到1240根,首批32根橋墩也已浮出海面。

       三面齊頭并進

據現場施工人員介紹,與三個月前

僅僅是黃島一側在施工的場面相比,目前,海灣大橋工程已經在青島、黃島和紅島三側共十三個施工合同段全面啟動。

       記者看到,在海灣大橋作業平臺上,堆滿了的鋼筒、鋼筋、鋼板等建筑材料,一輛輛運載著混凝土材料的攪拌車正往返于基地與施工現場之間。在施工平臺旁邊,工人正在把混凝土灌注進大橋橋墩。

       全程監控環保施工

       目前,山東高速集團在大橋建設鉆孔樁施工過程中特別注重海域環保,及時設置圍堵、導流設施防止鉆孔泥漿流入海中,所有棄漿、棄渣均利用泥漿船運輸到指定地點排放,保證膠州灣的水質不受到污染。記者看到,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泥漿重復利用,回收廢料,剩余廢水、廢料全部運到指定地點傾倒,就連發電機組產生的機械油污也采取了相應措施。

       “百年大橋,千年豐碑”,在加快建設進度的同時,大橋建設者始終將質量和環保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上。對此,青島高速公路公司不僅加大檢查獎罰力度,同時采取大橋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利用信息化遠程監控的方式進行管理,確保不給施工海域造成污染。

       1208根橋墩海里生根

       據了解,青島海灣大橋建設項目全部使用國內外先進的設備技術,大橋建設工程中引進的旋挖鉆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旋挖鉆機,試鉆口徑達2.5米,速度快、出渣快,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青島海灣大橋是我國北方寒冷海域第一座特大型橋梁集群工程,也是世界目前為止海上最大規模的鉆孔灌注樁群,目前已完成1208根鉆孔灌注樁。

       工程海上施工作業難度大、要求標準高,而且膠州灣海域地質情況復雜,地層分布不均勻,巖石強度高。盡管如此,各施工單位都加大了建設投入,加快了鋪設施工棧橋速度,搭建了足夠的海上施工平臺,為保質保量建設好青島海灣大橋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本報記者 宋大偉)

       走大橋連全國

       站在海灣大橋的作業平臺上,冷風撲面,海水冰涼。與冰冷的海水截然相反,海灣大橋的建設場面熱火朝天。在一個海上作業平臺,打樁機、灌注設備在內的十幾臺機器在工人們調配下正緊張有序的工作著,工人們干勁十足、熱情高漲……

       “大橋建成后是什么模樣?從大橋上看青島又是什么模樣?如果上大橋,走濟青南線,幾個小時到家?”許多人對于大橋充滿了美好的憧憬。

       青島高速公路連接全國,大橋便是起點。從青島市區驅車,跨大橋,走即將竣工的濟青南線,將與同三高速公路、環膠州灣高速公路、疏港高速公路等相連接,可以方便快捷地到達其他省份,這進一步完善青島市東西跨海交通聯系,擴大青島市城市骨架,對于進一步加快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促進膠東半島旅游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將我們的青春和汗水奉獻給青島海灣大橋工程!”這是海灣大橋激揚的建設口號。隨著攪拌機送來的混凝土灌注進直插海底的圓筒內,大橋的橋墩從海底漸漸露出海面,大橋慢慢在海里生根,“百年大橋,千年豐碑”,大橋與大海正開始一百年的廝守。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湄潭县| 肥城市| 玛纳斯县| 苗栗县| 汽车| 成安县| 镇平县| 自贡市| 玉门市| 永济市| 嘉兴市| 秭归县| 万载县| 巨野县| 江北区| 融水| 景谷| 阿坝县| 攀枝花市| 谷城县| 二连浩特市| 东安县| 钟山县| 陆良县| 定南县| 海城市| 尼玛县| 江安县| 乌什县| 昌都县| 绥化市| 凌海市| 开江县| 和林格尔县| 大连市| 辰溪县| 财经| 上栗县| 正镶白旗| 龙口市| 海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