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近的按統計口徑測算的結果,這一成績仍在持續擴大。到目前,按2005年可比價格計算,吉林市規模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93.6億元,同比增長21.4%;而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卻同比下降了9.68%。企業的能耗情況,同樣也印證了這一點。到目前,吉林市15戶重點耗能同比下降0.21噸標準煤,降幅達到兩位數,為12.2%。
更大的產出,卻伴隨著更少的能耗,無疑是對吉林市工業運行質量明顯提高的最好證明。但假如把這一成績放到吉林市過去工業發展的大背景下看,“來之不易”可能是最先被選中的評語。
重化工業的產業結構,老工業基地的產業基礎,決定了吉林市歷年來工業運行中的高耗能特征。國家今年年初確定的重點監控的高耗能企業中,吉林省共有23家,吉林市就占了8家。因此在國家提出大力開展節能降耗,并把它作為一票否決的硬性指標時,吉林市面臨的壓力比省內任何一個城市都大。正由于這個原因,不久前省主要領導調研了吉林市節能降耗工作后感言,既然吉林市的節能降耗工作能做得這么好,省內其他城市沒有理由不完成任務。
今年年初以來,吉林市節能降耗工作主要圍繞三個方面展開。
突出重點,抓好節能改造工程。在吉林市重點耗能企業中實施重大節能工程,重點跟蹤推進了冀東水泥磐石有限責任公司低溫余熱發電等12項“十一五”期間實施的重點節能改造項目。預計這些項目完工后,將形成21.5萬噸標準煤的節能量。
控制源頭,實行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依據國家有關精神,吉林市修訂完善了《吉林市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工程項目合理用能評估和審查實施意見》,對新建項目的能耗及設備情況進行節能評估,有效地從源頭上杜絕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的開工建設。
拓寬渠道,深入開展節能工作。在對能耗超標的吉林市232戶企業提出加強節能工作要求,對重點超耗能企業進行檢查的基礎上,還與市總工會合作,將節能降耗指標納入全市工會的勞動競賽中。
此外,吉林市有關部門在搞好服務的基礎上,實施了重點企業的能源測試、高耗能設備的電平衡檢測和合同能源管理工作,按照一廠一策的原則,提出能源利用整改措施,有效降低了企業能耗。
吉林市經委一位負責人表示,從前三季度情況看,他們對完成全年節能工作目標已經抱有希望。他說,這項工作說難也難,說辦也能辦,因為“難點就在老國企,解決點也在老國企。老國企一方面有降能耗、降成本的內在需求,更有其特有的承擔社會責任的積極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