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以來,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不斷上漲,初級石化產品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價格上漲。由于石化上下游產品價格傳導機制的不同,石化上游企業在此次漲價中獲益最大,而下游企業的成本壓力驟增。
聚羧酸外加劑原材料MPEG及APEG國內價格在10月份大幅上漲,主要原因是環氧乙烷(EO)的市場價格在不斷上漲,具體詳見2006-2007年國內環氧乙烷價格走勢圖。
由于國內EO都用于附加值較高的初級產品乙醇生產中,由于MPEG的EO市場供應量大減,價格迅速上漲,目前已達到15500元以上,國內MPEG廠商已無法通過其它途徑來消化原材料上漲帶來的成本上漲,MPEG價格10月大漲將近500元,產品的清水價格(不含包裝和運費)已經超過17000元,給我們的PC外加劑廠商也帶來很大壓力,更何況PC的市場價格還在逐步走低,例如,哈大線的中標價每噸才6200~6500元。
據可靠消息,國內部分主要PC廠商在十月底之前大量采購韓國的MPEG,以防價格的進一步上漲。同時,據傳,隨著韓國EO的上漲,韓國MPEG的主要生產企業將在11月大幅提高MPEG出口中國的價格,CIF中國主要港口的價格將上漲100美元,達1740~1770美元,這就意味著盡管美元不斷走低,也無法抵消價格的上漲,人民幣主要中國主要港口清關后的價格將達到17000元以上。
有些通過APEG合成PC的企業也不能避免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根據權威人士分析,不論你是采用MPEG的合成工藝,還是APEG的合成工藝,產品的性能成本比是相近的,后者的保塌性較差。
總之,我們希望PC廠商密切關注原材料價格,采取適當的儲備手段來平衡成本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