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作為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即863計劃)的研究成果之一,由清華大學孫恒虎教授發明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凝石”已獲多項國家專利,并于8月12日通過了教育部主持的項目鑒定。
凝石是一種仿地成巖的新型建筑膠凝材料,它將冶金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各種工業廢棄物磨細后再“凝聚”成“石頭”。
專家認為,“凝石”與普通水泥相比具有多種優點。比如生產過程實現“冷操作”,節省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生產過程大量減少煙塵,不破壞天然資源,不污染環境;“凝石”混凝土的強度、密度、耐腐蝕、抗凍融等方面的性能優良;以各種廢渣為原料,“吃渣量”可達90%以上,是目前處理廢渣的最有效方法;生產成本低、工藝簡單等。該技術對破解我國一些產業的環境和資源瓶頸難題,具有重要意義。人類在建筑膠凝材料方面,已經歷了千年的石灰“三合土”時代,百年的水泥“混凝土”時代。“凝石”技術的出現,很可能意味著人類即將迎來新的“凝石”時代。
目前,這一技術已走出實驗室,進入中試階段,在吉林、河北等地分別建立了生產線。產品在道路工程、廠房建設、基礎工程、礦業工程及混凝土制品方面得到規模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