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出臺的《益陽市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中,為著力控制排污禁現,謀劃好“十一五”乃至2020年的環保發展大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開創新時期環保工作的新局面,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實現環境與發展的“雙贏”,有如下明文標準:
一是控制揚塵污染。嚴格施工工地的環境監督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實行混凝土集中攪拌,推廣使用商品混凝土,強化渣土運輸管理,采取裝載車輛覆蓋蓬布、道路灑水清掃等措施有效控制建筑施工造成的塵污染。加強城市綠化,增加公共綠地面積,減少市區裸露地面。二是改善燃料結構。抓住“川氣入湘” 的有利時機,改善能源結構,提高天然氣普及率。中心城區一律不得新上燃煤鍋爐,在用的燃煤鍋爐也要有計劃地分期分批改用天然氣,臨街飲食門店一律禁止使用燃煤,必須使用天然氣等清潔燃料。至2010年,中心城區燃氣普及率必須達到80%。三是以電力、建材、冶金、化工企業大氣污染治理為重點,治理工業大氣污染源。結合經濟結構調整,抓緊工業企業的技術改造,堅決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取締關停國家明令禁止的小企業。水泥行業要以結構調整和清潔生產為重點,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堅決淘汰機立窯、中空窯、立波爾窯等落后工藝,禁止新建和擴建機立窯、濕法窯、中空窯、立波爾窯,禁止新建日產4000噸及以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冶金行業要繼續關停土法冶煉,嚴格限制新上有色金屬冶煉和加工項目。各區、縣(市)要對轄區內廢氣不達標企業分批下達限期治理計劃,實現污染源的全面達標排放。2010年以前必須完成與益陽電廠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配套的煙氣脫硫工程,在脫硫裝置投入使用前,必須限制電廠只能使用優質北方煤,含硫量控制在0.5%以下。四是加強機動車排氣污染監督管理,加大治理力度。加強在用車排氣污染的年檢和路檢,對排氣不達標的車輛,強制治理,對治理仍不能達標的,強制報廢。嚴格限制摩托車的發展和使用,禁止銷售排氣污染超標的機動車,禁止使用含鉛汽油,推廣汽油——天然氣雙燃料汽車的改裝,鼓勵消費者使用清潔能源的機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