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建筑業畢加索”之稱的巴西著名建筑師奧斯卡·尼邁爾今年即將迎來百歲壽辰。這名經歷近一個世紀風風雨雨的大師雖年事已高,卻從未停止創作,反而靈感源源不斷,創造大量驚世杰作。
久負盛名
尼邁爾1907年12月15日出生于巴西里約熱內盧,是20世紀全球最著名的建筑師之一,從事建筑業70多年。1988年,尼邁爾曾獲得世界建筑界最高榮譽——普利策建筑獎。1998年,又獲得英國大不列顛皇家建筑學院金獎。
尼邁爾對建筑設計有獨到見解。他認為,建筑設計必須標新立異、體現個性,就像任何其他藝術作品一樣,應該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他說:“設計一座建筑,最重要的是能夠令人感到眼前一亮。”
尼邁爾對美的看法也獨樹一幟。他說:“美在建筑中不可或缺。我認為,女性美是最基本的一種美。”從尼邁爾的大量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對女性美的熱愛。
“我年輕時想,當我與一名女性在一起的時候,世界上沒什么更重要。后來,我意識到,這有點兒任性,”尼邁爾說。
雖然年近百歲,尼邁爾仍然堅持每天在里約熱內盧科帕卡巴納海灘旁的工作室創作設計。他告訴法新社記者:“我喜歡獨自設計繪畫。建筑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同的。每名建筑師都應該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而不是依照他人的指示設計。”
去年,尼邁爾的設計作品包括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王子文化中心的博物館和會議廳、德國波茨坦水上中心、意大利阿瑪菲海岸的拉維洛劇院以及伊泰普水電站公司總部大樓等。
設計經典
尼邁爾是把鋼筋混凝土用做建筑原料的先驅。1987年,由他擔任總建筑師的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尼邁爾曾說:“我的目標是,盡最大努力挖掘混凝土結構所能夠表現出的技術潛力。”
尼邁爾一生設計了大量經典建筑,分布在世界各地,被人們成為“世紀建筑師”、“活著的現代藝術傳奇”。他的孫子、攝影師卡杜·尼邁爾近期在帕索皇家博物館舉辦展覽,以模型、圖片和雕塑等形式展出尼邁爾從事建筑行業70多年來設計的400多件作品。
其中,70余件作品現存于阿爾及利亞、意大利、以色列和美國等國家,16件現存于法國,其他著名設計作品包括位于倫敦海德公園內的瑟彭泰恩展覽館和馬來西亞的檳榔嶼州清真寺。巴西計劃在今年12月15日尼邁爾百歲壽辰前,舉辦大型展覽,為這名建筑大師祝壽。
尼邁爾與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交往甚密。去年12月,即將年滿99歲的尼邁爾贈送給卡斯特羅一座他親自設計的雕塑。這座雕塑重達9.5噸,表現了一名手舉旗幟的古巴男子勇敢面對怪獸的情景。巴西學者認為,雕塑中的鋼制旗幟象征“一面面對帝國的旗幟”,手舉旗幟的男子表現出不可動搖的堅定氣概。尼邁爾還主持設計了古巴首都哈瓦那一座劇院,并引以為豪。
尼邁爾也是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的支持者。他說,查韋斯在拉美地區占有重要地位,以對抗“越來越暴力的美國總統布什”。他告訴查韋斯他的計劃,他要建造一個巨大的拉美獨立英雄玻利瓦爾紀念碑。
老驥伏櫪
去年12月,尼邁爾不慎骨盆骨折,此后他便很少出門或走動。盡管年近百歲并已經留下數百杰作,尼邁爾卻絲毫不愿放慢創作的腳步,也從未減少對生活的熱情。
尼邁爾從不愿向百歲高齡屈服。他說:“我試圖抵抗和適應年齡增長,并試著像年輕人一樣思考。我像年輕時一樣熱愛生活,對生活充滿向往。對于高齡,我的秘訣是把自己看作40歲,并且像40歲的人一樣生活。”
尼邁爾工作室的客廳墻壁上掛有巴西利亞國會大廈、大教堂等建筑草圖,草圖上方寫著這樣的話: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設計,而是生活、友誼和這個應予以改造的不公正世界。
當談及即將到來的百歲生日時,尼邁爾說:“現在我相信,心跳一旦停止,生命也隨之消逝。生命比建筑設計更重要。”他還說,“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只是生命的過客,生活充滿快樂和痛苦,最重要的是真心真意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