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陜西省科技大會的召開給科技系統院所發展注入了動力。院所發展步伐加快,經濟效益明顯提高,開發成績喜人。去年共承擔省級以上科研項目449項,獲得省級以上科技獎勵125項。院所發展呈現的特點是:
一是院所科技產業規模不斷壯大。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堅持“科研、產業”齊頭并進,全面提升了科學管理水平,全年綜合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達到13.78億元,運行績效進入全國工業類研究開發機構第10位。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實現銷售收入10.9億元。20所外抓市場、內鑄能力,完成銷售收入7.5億元,比上年增長39%,再創歷史新高。煤科總院西安分院生產經營總收入3.26億元,增長23%等等。院所全年實現生產總值超過78億元。二是院所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
中交一公院自主開發的T梁、箱梁,空心板8等大系列常用橋梁的通用圖,是新中國有史以來體系最全、內容最完備的企業標準化成果,進一步夯實了加快發展的技術優勢,經營收入突破6.4億元,較上年增長106%。中聯西北院以“創新設計業品牌,打造標志性工程”為己任,2006年有10多項技術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
西安電力電子所自主研發世界上第一只8000伏4000安的超大功率六英寸晶閘管,打破了跨國公司的壟斷,一舉奪得了國家發改委的重大工程項目。另外,去年我省結合院所改革的實際,繼續推進應用開發類科研院所產權制度改革和社會公益科研機構分類改革工作。西安重型機械研究所組建成立了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西北化工研究所成功參股“陜西煤業化工技術開發中心有限責任公司”,西安電爐研究所重組改制取得重大進展。院所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科技服務功能也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