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混凝土納米結構的發現有望削減二氧化碳排放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4-02  來源:科學時報  作者:科學時報
核心提示:混凝土納米結構的發現有望削減二氧化碳排放

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發現了混凝土的堅固性和耐用性來自其所具有的納米粒子結構。這項發現有望大規模降低混凝土生產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有關結果發表在1月份出版的《機械學與固體力學雜志》上。

論文主要作者、MIT土木與環境工程教授Franz-Josef Ulm介紹說:"如果一切都決定于混凝土的納米粒子組織結構,而不是混凝土的材料本身,那么我們很可能能夠找到替代材料,同樣具有混凝土的各種優點--堅固、耐用、可以以極低的成本大規模生產,但是不會在生產過程中釋放那么多二氧化碳。"

研究人員還發現,通過在納米尺度上研究各種常見材料可能會大大發掘這些材料的使用途徑。Ulm稱這項工作"給出了材料的地理基因密碼,以及材料的納米機械屬性藍圖。"

目前全世界每年混凝土的產量是二十三億五千萬噸,足以為地球上的每個人建一座一立方米的混凝土塊。如果工程師們能夠找出一種方法將混凝土生產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減少10%,那么就能夠實現《京都議定書》將二氧化碳排放減少5.2%的目標的五分之一。

Ulm小組發現混凝土粒子在納米層次上會天然形成球形物質最穩定的結構,如同一堆桔子堆成金字塔形狀。

混凝土是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早在古羅馬時代,人們就開始將石灰石和粘土碾成粉末,然后在窯中加熱到高達1500攝氏度的溫度。在這樣的高溫下,礦物質發生了變化,儲存了大量能量。當這種粉末與水混合的時候,能量就會被釋放到化學鍵中,形成混凝土的基本成分--水合硅酸鈣。在納米層次上,水合硅酸鈣充當了黏合劑,將沙子和砂礫牢牢地粘合在一起。在混凝土生產過程中釋放的二氧化碳主要來自加熱過程。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自县| 井陉县| 铁岭市| 清徐县| 庆云县| 峨边| 兰溪市| 阿拉尔市| 如东县| 肥城市| 呈贡县| 昌江| 齐齐哈尔市| 乌拉特后旗| 大石桥市| 平顶山市| 防城港市| 同仁县| 西青区| 台东县| 盐山县| 鄂托克旗| 新泰市| 虹口区| 吉林市| 运城市| 城市| 普洱| 拉萨市| 马关县| 兰考县| 郯城县| 新宾| 中牟县| 青岛市| 滨海县| 吉林市| 佛坪县| 常宁市| 长宁区| 昭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