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2006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關鍵詞分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3-21  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作者: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核心提示:2006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關鍵詞分析
  無心到歲末,有意留青史。不經意間日歷已經翻至2007年。

  2006年注定是值得記憶的一年。2006年不但是中國的“十一五”元年,還是中國加入WTO的第五個年頭。與全社會固定凈資產投資規模密切相關的建筑工程機械行業,同樣讓人刻骨銘心。

  細數2006年中國建筑工程機械行業發生的林林總總,就像在體驗一場剛剛放映完畢的視覺盛宴,可圈可點之處太多。《建筑機械》秉承2004、2005建筑工程機械行業關鍵詞,精選以下15個關鍵詞,與您一起回味逝去的2006。

  “十一五”
  2006年是“十一五”開局之年,隨著中央及地方政府關于“十一五”規劃的相繼出臺,各項建設工程也陸續展開,尤其是鐵路建設、公路建設、水利建設、能源建設等都出現了新的高潮。
  建筑工程機械的需求與我國全社會固定凈資產投資規模密切相關,屬于投資拉動型產業。根據2006年年初預測,“十一五”期間我國建筑工程機械消費額平均每年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5%左右,年平均增長幅度將在10%左右浮動,其中2006-2008年將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勢頭,到2010年建筑工程機械市場容量產值將達到2500億~2700億元。
  “十一五”期間,國家更加注重科技項目的建設。投資力度之大,涉及范圍之廣,都是歷次五年規劃所不及的,同時,采取自行申報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研發機構的自主性。
  其中約有7個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與建筑工程機械行業相關,國家經費投入不少于2.5億元。其中對于重大裝備所需的關鍵基礎件和通用部件的設計、制造和批量生產的關鍵技術重點投入,經費不低于9000萬元,以期突破目前建筑工程機械、采掘機械等行業長期主要依賴進口關鍵基礎件的瓶頸,推動國產基礎件的快速發展。
  2006年,中國建筑工程機械行業“研產銷”齊頭共進,確實為其“十一五”發展開了個好頭。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數據表明,2006年1-11月,各主要企業累計銷售450.65億元。隨著“十一五”規劃的進一步深入,中國建筑工程機械行業將會有一個長足的發展。

  高速鐵路
  在眾多工程建設項目中,“高速鐵路”脫穎而出。 
  2006年4月,鐵道部宣布政府將投資超過1500億元修建全長1300km的京滬高速鐵路,緊接著,又傳來另外幾條高鐵建設項目紛紛上馬的消息,中國鐵路建設開始邁入了“高速鐵路時代”。
  根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和《鐵路“十一五”規劃》,在2020年前,中國將投資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建設總里程12000km、時速200km以上的“四縱四橫”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網絡,從而在中國主要鐵路干線上實現客貨運輸的分離,其中“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共建設京滬、京廣、京哈、沈大、隴海等客運專線共計7000km。
  根據“高鐵”建設規劃,鐵道部要求盡量采用70%以上的國產設備。高性能、高質量的優秀國產設備將成為高速鐵路建設的首選,因此,除了混凝土機械、旋挖鉆機之外,其他如壓實機械、土方機械、起重機、攤鋪機、盾構設備等也都頗受其益。

  出口
  2006年的中國建筑工程機械市場全面回升不僅體現在內銷市場,在出口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業績,這和我國加入WTO已經5年不無關系。5年前,中國剛進入WTO,一切都在摸索,5年后,中國已經能在很多領域有所作為,這里當然包括建筑工程機械行業。
  根據海關總署關于建筑工程機械進出口數值可以看出,2006年1-10月份,建筑工程機械行業出口金額達40.63億美元,較2005年同期增長了74.7%,增幅上漲11.5%。其中主機出口金額累計達到26.07億美元,較2005年同期增長了117.2%,增幅上漲83.1%; 配套件出口金額累計達到14.56億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68.9%,增幅上漲36.8%。
  83.1%的增幅凸顯了主機出口的飛躍,為中國建筑工程機械的發展打了一支強心劑。且出口地區也從以往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擴張到了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這從另一側面體現了中國建筑工程機械質與量的強勁提升。

  宣工破產
  宣工集團破產案從其為宣化鐘樓啤酒集團提供貸款擔保而起,最終因無力清償到期債務于2006年7月21日被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告宣工集團破產還債,這是中國建筑工程機械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宣布破產。
  8月2日,河北宣工第二大股東河北歐力重工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河北宣工3137.25萬股權(占總股本的19.01%),以80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其控股52.77%的子公司河北福田重機股份有限公司。
  10月28日,由張家口市國資委以原宣工集團使用的國有土地作價入股、原宣工集團員工以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和現金入股,組建河北宣工機械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宣工機械),并由該公司競買了包括宣工集團所持有的S宣工42.65%股權,宣工機械在履行完相關程序后,將持有S宣工7036.9667萬股股權,從而成為S宣工第一大股東。

  并購
  外資并購國內主流企業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2006年依然熱度不減,首當其沖的就是沿襲2005年的熱點案例“徐工并購案”。由于三一執行總裁向文波在博客上發表的一系列文章,使這一拖延已久的并購案再次成為焦點,我們希望2007年這一案例能有個美好的結局。
  相比之下,美國私人股權投資公司(PE)漢鼎亞太(H&Q Asia Pacific)(以下簡稱漢鼎亞太)與廣西玉柴工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玉柴機械)并購案悄然完成。2006年12月玉柴機械的43.3%股權被漢鼎亞太以4500萬美元閃電般成功收購。此項并購案堪稱中國小型挖掘機市場2006年的并購第一案。
  2006年4月26日,特雷克斯公司宣布收購四川長江工程起重機有限責任公司50%的股份。9月27日,沃爾沃建筑設備公司通過投資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獲得山東臨工70%股權。就在2006年歲末,又傳來了特雷克斯公司收購泰安起重機械廠50%股份的消息。
  我們相信并購的熱潮仍將會持續,不同的是隨著中國企業的成熟壯大,我們將會看到中國的企業并購外國的企業。

  投資
  2006年,無論你詢問跨國公司,還是中國本土企業,未來幾年世界經濟的熱點在哪里,他們都會告訴你——中國。于是,我們看到2006年,無論是外資企業,還是國內企業都不約而同地加大了其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
  表現之一就是外資企業繼續加快進入中國市場和在華投資的步伐。不但韓國全進重工株式會社、瑞典安利馬赫集團等國際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建廠,很多已在中國投資建廠的企業也加大了投資力度,比如卡特彼勒將在中國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建立新的輪式裝載機生產基地; 比如2006年10月30日和10月31日,博世力士樂分別舉辦了常州工廠二期開業典禮和北京工廠搬遷慶典; 再比如2006年5月26日,加藤(中國)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在昆山開業等。
  其二就是國內企業也都紛紛加大投資,擴大生產能力。這種勢頭不僅表現在像徐工這樣的龍頭企業,9月11日,徐工集團重慶工程機械建設基地隆重奠基。經營項目將涵蓋工程機械整機及配件的生產、倉儲、運輸、銷售、租賃、技術咨詢及售后維修服務,年產以裝載機為主的各類土石方工程機械5000臺,預期年銷售額10億元。一些中小企業也都加大了投資規模,其中很多是零部件企業。
  更讓人欣喜的是,國內企業經過積累,意欲在國際市場上尋求創業的熱土。據悉,11月23日,三一在印度孟買附近的普納投資6000萬美元建設工程機械生產基地。另外,三一正在進行是否在北美建立生產廠的調研工作,將重點發展混凝土泵和布料機。常林股份有限公司與馬來西亞萬發集團合資建立的“常林(馬)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將常林的工程機械產品生產進一步向東南亞延伸。
  中國企業的走出去,國外企業的走進來,這似乎更充分地體現了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這一游戲規則。

  行業標準
  標準對于一個行業乃至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已是人所共知的事情。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加入WTO時間的增長,中國政府倡導自主創新、注重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努力打造民族品牌,與之密切相關的標準的地位更加凸顯。2007年中國政府對于標準行業更加重視,拔出專項資金加緊各項標準的修制定工作,使我國的標準工作能快速與國際接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06年12月12日發布了國標委計劃[2006]95號文,批準籌建135個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含分技術委員會),并要求在6個月內完成技術委員會籌建工作。
  在新籌建的135個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含分技術委員會)中,有7個與建筑工程機械行業有關,參照鏈接5。而此前已經成立的與建筑工程機械行業有關的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卻只有2個,參照鏈接6。

  寡頭
  之所以提出“寡頭”,是因為目前在中國建筑工程機械行業中這一現象已經很普遍,2006年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提供的各主要設備制造商的產銷數據可以證明這一點。
  最為典型的當屬汽車起重機行業。我國汽車起重機的生產集中度較高,目前排在前4家的生產企業汽車起重機銷售之和占行業的80%以上。2006年1-11月,全國12家企業累計銷售汽車起重機12999臺,而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同期汽車起重機的銷量達到6693臺,已超過全行業的50%。
  而在泵車市場,三一、中聯“寡頭”地位的局勢早已形成,2家的銷量之和占到全國泵車銷量的70%以上。
  在推土機市場,山推行業第一的地位早已確立。而在2006年,伴著山推在大中型推土機產品系列上的優勢以及一些市場因素的推動,使得山推在行業中的“寡頭”地位更加凸顯。2006年1-11月,全國主要推土機企業累計銷售5580臺,而山推同期推土機的銷量達到2464臺,占44.2%。宣化工程機械股份公司同期推土機銷量為1148臺。
  2006年1-11月份全國主要壓路機生產企業累計銷售7698臺,徐工科技同期銷售壓路機2604臺,占33.8%。
  即便在銷量不是很大的旋挖鉆機行業,三一重機也已呈現出“寡頭”的趨勢。

  塔機
  沉寂多年的塔機行業,2006年發生了許多具有深遠意義的事件。
  首先在大噸位塔機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四川建設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超大型塔機M1500(1500tm),創下了國內塔機行業最大噸位的紀錄。撫順永茂建筑機械有限公司推出了國產最大噸位的平頭塔機STT553(550tm)。
  其次塔機行業發生了少有的合資、并購事件。
  2006年6月16日,杰牌控股下屬的全資子公司杭州杰牌建設機械有限公司與世界平頭塔技術的領先者西班牙COMANSA公司合資,成立杭州科曼薩杰牌建設機械有限公司,至此,該公司成為國內塔機行業唯一一家中外合資企業,首期投資2040萬美元。
  2006年6月26日,北京建工集團和撫順永茂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簽訂協議成立北京建工永茂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新公司將整合“燕工”和“永茂”2大塔機品牌和技術。
  塔機行業的大手筆還遠不止這些,2006年塔機出口形勢一片大好。2006年前3季度塔機共計出口1204臺,比2005年同期的471臺增長了155.6%; 出口金額達1.03億美元; 比2005年同期的50.71百萬美元增長了103.1%; 而2005年全年塔機出口僅為708臺(見鏈接2)。據了解,截止到2006年11月底,國內各塔機主要生產廠家出口量較2005年同期平均增長了60%。除了出口到常規的東南亞、西亞等地區,也涉足歐美等發達地區。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塔機行業逐漸突破了低價格競爭的模式,個性化產品的競爭趨勢正在形成。

  大噸位履帶式起重機
  2006年是中國履帶式起重機發展歷程中最精彩的一年。
  2006年6月,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推出自主開發的SCC4000(400t)履帶式起重機,并取得了很好的銷售業績; 接著徐重推出QUY450型(450t); 10月底,由中聯浦沅研發的QUY600型(600t)履帶起重機成功下線,暫居國產最大噸位履帶式起重機首位。同期,撫順挖掘機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推出了QUY350,這4種機型分別填補了國內相關噸位產品的空白。11月,上海三一科技召開了SCC9000型(900t)履帶式起重機的技術方案評審會,不久的將來,600t的紀錄將會被再次打破。
  然而,國際起重領域的三巨頭2006年也都有不俗的表現。繼德瑪格CC8000(1250t)履帶式起重機落戶中國后,馬尼托瓦克1000噸級M21000,利勃海爾LR11350(1350t)也相繼登陸中國。
  大噸位履帶式起重機的精彩遠不止這些,更多信息請參閱《建筑機械》上半月刊2006年07期起重機的相關文章。

  零部件
  2006年由于全球建筑工程機械的熱銷,使國內某些零部件供貨周期長的矛盾近乎白熱化。部分企業2005年的訂貨直到2006年中旬仍沒到貨,使主機廠深刻體驗了一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之痛。
  對于國際化采購的中國制造商,相對于卡特彼勒等國際制造商而言不但訂貨額度較小,同時還是新客戶,因此,配套廠家在產能達到極限時自然而然地會優先考慮大客戶、老客戶,這也是商業游戲規則,無可厚非。然而國內制造商訂貨的隨意性,與國際跨國配套件廠家計劃性很強的生產模式也格格不入,這也是造成供貨時間長的主要原因。
  而2006年采用國產配套件的主機廠同樣備受零部件供應的困擾,這使得零部件供應成為2006年的熱點之一。

  農用工程機械
  隨著2006年中央繼續把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新農村建設被列為“五大商機”之一,農用工程機械的被關注程度與日俱增,盡管它對于建筑工程機械行業來說并不是一個新名詞。
  最初對于農用工程機械的定義大多是由農用車輛改裝而成的車型。由于價格低,用途廣而備受農村市場歡迎。
  農用工程機械的巨大商機吸引了眾多廠家,其中不乏業內主流生產廠家,如福田雷沃重工、洛陽一拖、恒特重工等企業的農用小型挖掘機、農用小型裝載機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而柳工等行業龍頭企業也在緊密地關注著這個市場。
  這些知名企業的介入對于農用工程機械整體性能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農用工程機械正在“由低向高、由粗到精”向品牌化、差異化、多元化、系列化方向發展。因此對于它的定義似乎也應該有所改變了。

  展會經濟
  2002年、2004年bauma China的成功舉辦,在展會巨大經濟效應的吸引下,中國建筑工程機械行業展會的競爭在2006年達到白熱化。CONEXPO-CON/AGG于2006年5月15-18日首次登陸中國,加入了分享中國建筑工程機械展會蛋糕的行列。至此,在中國這塊熱土上,呈現出bauma China、BICES、CHINA TRANSPO、CONEXPO ASIA等各路英雄逐鹿中原的熱鬧場面。
  2006年,在bauma China、CONEXPO-CON/AGG的沖擊下,中國老牌展會之一CHINA TRANSPO遭受的沖擊最大。2007年,將是CONEXPO Asia與中國建筑工程機械第一展——BICES第一次正面交鋒,雙方都不敢怠慢,他們正在為辦成中國最好的建筑工程機械展而緊張地忙碌著。

  二手機
  二手設備一直以來都像個燙手山芋,豐厚的市場收益和無序的潛在規則共存,讓人既愛又無從下手。從2003年開始,中國商務部就簡化了對于經營進口挖掘機企業的審核手續,將進口挖掘機由原外經貿部的集中管理下放到二級機電辦,由二級機電辦對符合條件的單位發放進口挖掘機的《自動進口許可證》。如此一來,更多的經營者加入這個行列,使原本就不透明的市場更加混沌。
  國外二手設備的大量涌入,以二手挖掘機最具代表性。由于購買走私二手設備往往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用戶都是優質客戶,而進口二手挖掘機的價格和國產新機的價格相差不多,面對這些良莠不齊的二手設備所帶來的沖擊,國內制造商對其的感受較在國內市場長期占據主導地位的外資品牌沖擊更大、更深刻。
  為了規范二手挖掘機的進口、銷售以及售后服務等環節,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械分會等12家單位起草的《進口二手挖掘機驗收規范》(送審稿)已出臺,《規范》的重點放在安全、衛生和環境保護等項目的檢驗上。內容涵蓋了進口二手挖掘機的概念、基本要求以及檢驗方法。《規范》的制定使得經營者有了參照的底線。
  不僅如此,中國連續多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帶動了中國建筑工程機械行業的快速發展,中國境內已形成了相當數量的其他機種的二手設備,如很多進口二手汽車起重機、履帶式起重機都具有很高的殘值。由此,未來幾年內二手設備市場陽光與憂患也將長期共存,但是二手設備市場的發展壯大是不可擋的。

  內資融資租賃企業
  2006年4月20日,中聯重科下屬控股子公司北京中聯新興建設機械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聯新興)經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確認為第二批具有融資租賃資質的企業,這是中國建筑工程機械行業內第一家具有內資融資資質的租賃公司,也是我國建筑工程機械行業內第一家具有廠商背景的融資租賃公司。
  和在國外已經具備成熟經營模式的卡特彼勒的融資租賃業務狀況完全不同的是,中聯新興的業務開展沒有經驗可借鑒,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
  盡管這宗案例在中國建筑工程機械行業內是第一家,但內資融資租賃企業試點企業在中國金融市場上已經有20家了。眾所周知,雄厚的資金基礎以及有效的業務群體是融資租賃業務的保證,而如何才能實現預期的效果還需得到政策的支持以及資金的有效周轉,這20家試點企業在開展業務過程中同樣遇到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2006年12月,中國銀監會祭出的《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修改稿,有了實質性的改變,必將引發融資租賃業的震動。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朗县| 黄冈市| 岚皋县| 东城区| 山阴县| 长沙县| 阳春市| 英吉沙县| 兴隆县| 夹江县| 固原市| 汕尾市| 基隆市| 黔东| 松滋市| 莎车县| 司法| 金寨县| 蒙山县| 奎屯市| 延吉市| 平远县| 渑池县| 太白县| 军事| 肃南| 尼勒克县| 仲巴县| 张北县| 南汇区| 蒙城县| 吴旗县| 赞皇县| 济宁市| 博湖县| 凤翔县| 马关县| 泰和县| 行唐县| 蓬安县| 基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