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從國家(上海)規范和標準的發布趨勢看混凝土行業發展新動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1-23  來源:上海混凝土協會  作者:朱稚石
核心提示:從國家(上海)規范和標準的發布趨勢看混凝土行業發展新動態

      新年伊始,我們已感受到在新的一年內,混凝土行業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引導行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邁出的可喜步伐。近幾年來業內最關心的兩件事,一是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勢頭,基本建設投入的持續增長,帶動的混凝土產量的大幅度增長。2000年以來全國和上海的混凝土產量及增長率分別如圖1、圖2所示。

圖1  2000-2005年全國預拌混凝土產量及增長率

圖2  2000-2006年上海市預拌混凝土產量及增長率

      混凝土行業在為國民經濟高速發展作出貢獻的同時,也給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和環境惡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據有關資料反映2005年中國水泥產量為10.6億噸,占世界總產量的46.5%,這就意味著我國同時向大氣排放了8億噸二氧化碳。

      二是在混凝土技術進步的同時,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問題受到業內人士的高度重視。美國統計資料顯示目前美國每年由于混凝土結構耐久性不良而帶來的維修和重建費用約760億美元/年(其中道路維修540億、橋梁維修94億、船閘更換125億),隨著我國近幾年來基建工程的不斷增加,由于混凝土耐久性不良帶來的工程使用壽命大幅度縮短的現象也時有發生。上述兩個問題,充分反映出了混凝土行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用科學發展觀思想來對照,就突顯出了許多不和諧的音符。并且由于當前國內發展水平的不平衡,在東南沿海地區發展過程中暴露出來的矛盾,將隨著中西部發展的良好勢頭而逐步轉移。在這一關鍵時刻,國家有關部門在總結前階段行業發展的實際狀況和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在混凝土摻合料應用技術和混凝土結構耐久性這兩個對行業發展至關重要的領域內,制訂和即將發布一系列的規范和標準。

      據掌握的資料,有以下標準和規范即將公布:《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礦物摻合料應用技術規范》、《中國環境標志產品—預拌混凝土》,以上均為國家標準和國家行業標準。

    《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和《鋼渣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兩項是上海市地方標準。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是一本把混凝土材料科學和土木工程實踐緊密結合的規范。它在對混凝土的原材料要求,結構工程服役環境類別,設計使用年限全面考慮的基礎上對混凝土結構的構造設計(保護層厚度)、混凝土摻合料的應用技術直至施工工藝都作出了詳盡具體的規定。這一規范將對我國處在高速發展階段的混凝土工業借鑒國際經驗,提高使用年限,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起到重要作用。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制訂的《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  商品混凝土》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對行業在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環境以及正確處理混凝土產品在使用處置過程中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影響提出了具體要求。標準從膠凝材料組分和整個混凝土產品中工業廢棄物的利用率兩個指標來考核這一產品的環境標志要求。當然還包括放射性、有害揮發物和水溶性六價鉻指標。這一標準的制訂和發布,將從法規、政策的層面上推動復合膠凝材料混凝土技術和再生骨料及人造骨料混凝土技術的發展,為混凝土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建設和諧社會奠定基礎。

     《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和《礦物摻合料應用技術規范》將從國家規范的高度來統一混凝土摻合料的應用技術,這將在全行業內確立水泥基復合膠凝材料配制混凝土的正確技術路線,為混凝土領域內應用工業廢棄物,把廢棄物轉變為資源開發利用指出了方向。

      上海市的《鋼渣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的制訂,說明了在鋼渣開發的應用技術上有了新的突破,將為鋼鐵工業的利廢開辟一條新的途徑。

     上述標準總結了當前國內摻合料應用技術的經驗和科研成果,對科學地應用混凝土摻合料將起到較好的指導作用。

      2006年9月15日,中國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發出了“關于在我國混凝土行業中試行混凝土工藝師職業資格制度的意見”也是我國混凝土行業發展的一個新的動態。這一文件的出臺,充分證明了全行業對混凝土技術高速發展中遇到的新知識、新技術的重視和渴求。從業人員的資格也將成為一道入行門檻。以上的相關《規范》和《意見》的出臺,從環保和人才兩個方面把關,將成為遏止行業無序發展,防止不正當市場和價格競爭,消除阻止行業技術進步的一帖良藥。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柱县| 若羌县| 施秉县| 龙泉市| 彰化市| 高阳县| 穆棱市| 南陵县| 云霄县| 莱芜市| 迭部县| 泾源县| 板桥市| 宽城| 湖州市| 莲花县| 招远市| 郓城县| 上饶市| 杨浦区| 霍山县| 太原市| 麦盖提县| 会昌县| 陈巴尔虎旗| 桑植县| 弋阳县| 罗城| 揭西县| 临沂市| 观塘区| 邻水| 砀山县| 藁城市| 东莞市| 延寿县| 泾源县| 扬州市| 米泉市| 鸡东县| 蕉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