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筑混凝土路面竟像鋪地磚一樣一塊塊拼起來,這是記者日前在高陵縣鹿苑鎮何家村出村道路施工現場看到的新鮮事。
據高陵縣交通局工作人員介紹,這種混凝土路面學名叫水泥混凝土預制塊路面,是交通部今年在全國農村推廣的一種新型工藝結構的混凝土路面。和過去那種整體式混凝土結構的路面不同的是,這種路面的鋪筑是通過模具將混凝土間隔成一塊塊六邊形后連接而成,群眾形象地稱之為“蜂窩式”路面。這種新型工藝形式簡單,施工容易。拿何家村出村道路來說,每個六邊形混凝土塊厚12厘米,中間用油氈間隔,伸縮縫隙多,相對不容易折斷破損。即使某塊破損了,也可以比較容易地將那一塊撬起來,重新鋪一塊。道路改造時,拆下來的混凝土塊還可以重復使用,因而這種路面與傳統混凝土路面相比較,從施工到建成、養護都會節約很多資金,而且非常適合農村小噸位車輛多的特點。目前,陜西省正在農村開展這種“蜂窩式”路面的試點建設工作,試點成功后,這種路面鋪鑄方式將逐步得到推廣。
據高陵縣交通局工作人員介紹,這種混凝土路面學名叫水泥混凝土預制塊路面,是交通部今年在全國農村推廣的一種新型工藝結構的混凝土路面。和過去那種整體式混凝土結構的路面不同的是,這種路面的鋪筑是通過模具將混凝土間隔成一塊塊六邊形后連接而成,群眾形象地稱之為“蜂窩式”路面。這種新型工藝形式簡單,施工容易。拿何家村出村道路來說,每個六邊形混凝土塊厚12厘米,中間用油氈間隔,伸縮縫隙多,相對不容易折斷破損。即使某塊破損了,也可以比較容易地將那一塊撬起來,重新鋪一塊。道路改造時,拆下來的混凝土塊還可以重復使用,因而這種路面與傳統混凝土路面相比較,從施工到建成、養護都會節約很多資金,而且非常適合農村小噸位車輛多的特點。目前,陜西省正在農村開展這種“蜂窩式”路面的試點建設工作,試點成功后,這種路面鋪鑄方式將逐步得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