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為防止右岸大壩混凝土產生裂縫,長江設計院在混凝土溫控裂縫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專題研究,如對右岸大壩混凝土溫控標準,即混凝土出機口溫度、入倉溫度、澆筑溫度和內部最高溫度等,進行細化和調整,優化大壩混凝土溫控防裂具體措施,包括表面保溫、通水冷卻等技術措施。在認真總結二期混凝土快速施工技術,并結合三期工程成功經驗的同時,設計人員經過混凝土入倉強度、澆筑溫度控制、通水冷卻以及模板鋼度等分析研究,首次提出了在2005年夏季可采用一次澆筑厚3米的混凝土快速施工技術,突破了以往大壩混凝土采用1.5米至2米厚的澆筑方法,為水利水電工程在夏季澆筑大壩混凝土采用3米升層開創了成功的先例。
長江委總工、三峽工程技術總負責人鄭守仁告訴記者,為配合三期工程建設,長江設計院派出80至100人的設計地址人員進駐三峽工地,及時解決施工過程中與設計有關的技術問題,滿足了三期工程建設需要。同時配合工程建設中的關鍵技術,認真分析研究,長江科學院等單位還對有些專題進行了科學實驗論證,提出技術方案,為三峽總公司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為確保工程質量,設計針對大壩基巖的實際情況,吸收二期工程在左岸大壩基礎固結灌漿的實踐經驗,研究提出了2003年7到8月份對大壩基巖澆筑找平混凝土,將基巖面裂隙封閉后進行固結灌漿,為9月份氣溫降低時大規模連續澆筑大壩混凝土創造條件,并可防止大壩基礎約束區混凝土產生裂縫。這一方案的實施和嚴格的溫控措施,保證了右岸大壩基礎約束區沒有出現一條裂縫。除此之外還有三期碾壓混凝土圍堰的澆筑以及今年6月的成功拆除,右岸電站廠房大二期坑混凝土及寬槽回填混凝土的施工技術要求、右岸電站機組蝸殼埋設方式、右非2號壩段混凝土快速施工方案等,均做了專題研究,解決了許多重大技術難題。
鄭總表示,三峽三期工程建設中,長江委設計院積極落實國務院三峽樞紐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保持三峽工程設計骨干隊伍的穩定,精心設計,及時提供設計圖紙和有關設計文件,保證技術供應,同時積極開展提高三峽樞紐效益的專題研究,解決二期工程運行和三期工程施工中出現的有關技術問題,得到了業主以及相關單位的好評。回顧三峽三期工程建設期的設計工作,不論面臨多么繁重的設計工作和建設過程中的技術難題,長江委廣大設計技術人員不負眾望,即使研究提出技術方案,為三峽總公司決策提供了科學的依據。長江設計院在三期工程建設攻克設計技術難題中,始終得到國務院三峽樞紐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的熱忱指導和幫助,并得到三峽總公司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