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期,粉煤灰在武漢市場“一文不值”,完全是廢料,對熱力發電廠來說是一項沉重的負擔。一方面需要提供巨資開辟粉煤灰專用堆場,另一方面還要組織專班負責廢料處理,電廠以每噸4-5元的代價作為運輸費補償,把粉煤灰處理掉,同時每年為處理粉煤灰污染造成的損失數以百萬計。
武漢市商品混凝土的推廣應用起步于1994年,經過12年的發展至2005年,已累計生產混凝土2800多萬立方米,在市建委的領導下,市商品混凝土管理站對粉煤灰的綜合利用十分重視,圍繞粉煤灰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大摻量使用做了很多工作,宣傳粉煤灰使用的環境價值和經濟價值,鼓勵和支持混凝土企業大量使用,在技術引導和質量管理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組織研究的“大摻量粉煤灰在商品混凝土中的應用”和“綠色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研究”等科研課題,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顯著提高了混凝土耐久性,延長了建筑使用壽命。據初步統計,12年來,商品混凝土行業消耗粉煤灰約260多萬噸,相當于漢川電廠五年排灰總量。
目前粉煤灰已成為商品混凝土、商品砂漿及新型墻體材料生產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如今的粉煤灰已是“身價百倍”,市場價達到每噸約100元,陽邏、漢川等各電廠的粉煤灰基本上被全部利用,甚至出現供不應求。我們相信,通過管理、科研、企業和電廠的共同努力,武漢市粉煤灰在新型建筑材料中的綜合利用工作前景將會更加光明。
武漢市商品混凝土的推廣應用起步于1994年,經過12年的發展至2005年,已累計生產混凝土2800多萬立方米,在市建委的領導下,市商品混凝土管理站對粉煤灰的綜合利用十分重視,圍繞粉煤灰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大摻量使用做了很多工作,宣傳粉煤灰使用的環境價值和經濟價值,鼓勵和支持混凝土企業大量使用,在技術引導和質量管理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組織研究的“大摻量粉煤灰在商品混凝土中的應用”和“綠色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研究”等科研課題,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顯著提高了混凝土耐久性,延長了建筑使用壽命。據初步統計,12年來,商品混凝土行業消耗粉煤灰約260多萬噸,相當于漢川電廠五年排灰總量。
目前粉煤灰已成為商品混凝土、商品砂漿及新型墻體材料生產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如今的粉煤灰已是“身價百倍”,市場價達到每噸約100元,陽邏、漢川等各電廠的粉煤灰基本上被全部利用,甚至出現供不應求。我們相信,通過管理、科研、企業和電廠的共同努力,武漢市粉煤灰在新型建筑材料中的綜合利用工作前景將會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