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被稱之為河北邢臺市2005年“一號工程”邢(臺)臨(西)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獲悉,到12月15日止,總投資20多億元,全長104公里的邢臺——臨西高速公路已全線建成,創造了河北高速公路建設史上“工程優良、質量合格、速度最快”的奇跡。有關公路建設專家向記者介紹,邢(臺)臨(西)高速公路建設的速度標志著本地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快速、健康的新時期。而最能集中體現邢臨高速公路建設速度現象的建設單位,要數承擔建設"七合同項目工程"的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第四公司。
2004年9月8日,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第四公司接受任務,開始進入“七合同項目工程”施工場地,到2005年10月,經過近一年的緊張施工,依靠科學技術,發揚實干苦干精神,移動土石方113萬方,提前保質保量完成了10公里的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給邢臨高速增添了絢麗的光彩。
班子團結 隊伍精良
作為邢臺公路橋建設總公司的一個分公司,這支隊伍的班子最顯著特征之一是領導成員團結,齊心協力,形成一個堅強的既有政治素質、又有專業技術知識的指導、協調核心。修建高速公路,突擊完成工程任務,是受時間、質量、速度、資金、技術、設備、環境等諸多方面條件制約的。而要在規定的時間、現有的資金、技術、設備條件下完成預定的修路任務,施工單位的領導班子構成和整個人員隊伍的知識結構、技術結構尤為重要。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第四公司從組建到現在,已經走過了10多年的風雨征程。現有經理、副經理、總工程師8人,管理人員、后勤供應人員總共達300人,平均年齡30歲,黨團員占50%,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和有專業技術職稱的占25%,高中文化程度以上占70%。在這支隊伍中,有的工程技術人員是參加過省內省外數十條高速公路決戰的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有的是在工程施工建設中成績突出、技術領先的專業技術優秀人才。
邢臺路橋總公司現有管理人才、科技專業人才、技術力量,可在同一時間內中標承建多個工程項目。他們根據每一個工程項目的實際狀況,相應地成立該項目經理部,并發揮經理部的管理職能作用,全面完成該項目規定的工程任務。2004年,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成立8個項目經理部,2005年成立5個項目經理部。每個項目經理部都是一支特別能戰斗、敢打硬仗的筑路隊伍。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不是人們所想象的一塊“肥肉”。技術、人才、設備、質量、速度等有一個環節疏忽,將會造成整個工程的進展緩慢,甚至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有些道路建設專家這樣說,誰若承擔了道路建設任務,誰就等于一輩子擔上了風險與挑戰的沉重擔子。公路建成后的質量在某種意義上講,并不以一個人的調動或離任而把責任推的一干二凈。可見,公路建設的質量永遠是建設者的一項長期放在心頭的工程項目。而建設者內部的班子團結、隊伍過硬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所在。
嚴格管理 保證質量
“信譽立業,開拓創新,追求卓越的工程質量”,是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堅持的質量方針;“以質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是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一貫倡導的施工理念;“推進科技進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業效益”,是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對于這幾句話的理解,邢臺的公路建設者有著更深層的感受。邢臺市交通局黨委書記、交通局局長、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獲得者范永豐、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總經理李來賓、第四公司經理李利華等邢臺公路建設的領導和專家、工程技術人員把“質量”當成“求生存”、“要效益”、“立信譽”的“方針”、“理念”、“根本”,看做是工程的“靈魂”。沒有“靈魂”的工程,當然也就談不上質量問題了。
公路建設質量問題,尤其是高速公路質量問題,歷來是業內人士和社會所關注的一個話題。一些地方發生的公路建設中的路垮橋塌現象無一不是因質量問題而導致的。而出現質量問題的根本原因大都與施工單位的管理水平、技術力量等施工過程中的管理環節有關。公路建設中的管理是一門系統的、也是十分細致的科學。公路管理制度應是建立在公路建設的一開始和同步進行。公路建設中的管理檢驗著一個建設施工單位的總體領導水平、組織能力、科技含量、材料投入、資金使用、工程進度、工程質量等諸多與公路建設相關的內容。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第四公司的管理者和施工技術人員,時刻把工程質量不僅當做是工程的"靈魂",也看成是每個管理者和技術人員的"靈魂"。在艱苦卓絕的建設高速公路工地,人的“靈魂”與工程的“靈魂”是捆縛一起的。高速公路投資大、成本高,建成后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相應地大。高速公路的質量一旦出現問題,造成的損失也要高過一般公路損失的好多倍。
邢臺市委、市政府把邢(臺)臨(西)高速公路列為2005年全市“一號工程”,無疑是從整個全市所有工程投資的大小、建成后產生的經濟效益等方面考慮的。市委書記董經緯、市長姜德果等領導先后多次到這條高速公路施工現場,了解工程進度和工程技術和質量,強調把質量建設。河北省的道路交通戰略位置獨特,而邢臺市道路交通建設更為重要。5622公里公路,3條國道、19條省道、18條縣道、200多條鄉道,兩條高速公路,構成五縱五橫的路網框架。公路建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已成為邢臺的一大優勢產業。面對遍布全市一張浩大的公路網,人民群眾希望公路建設者更能體現一種“高速、高效、高質”筑路風范,起到真正推動經濟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功能。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第四公司廣大施工人員講的有“質量”才能求“生存”,謀發展,是有著深刻的科學內涵和人生啟示的。
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公司項目工程部強化管理,從經理到副經理、科室、班組、工程技術人員、后勤人員,每一個環節,落實到人,各負其責,建立“矩制管理模式”,做到各項工作控制有序,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對原材料的購進,由專門技術人員嚴格檢測把關,不準一車不合格石料、水泥進場地,不準一方不合標準的瀝青混凝土混入路面。凡是經檢測不合格的石料、瀝青、水泥堅決不要。從材料的源頭上把住質量關。在施工作業的過程中,嚴格按技術要求進行。今年7月,地面溫度高達40度,路面鋪油時的散熱溫度達到160度——170度。高溫下鋪油對于保證路面質量而言是最適宜和符合科學要求的,但是對于作業的施工人員來說,如同在火爐里烤、燙、燒一樣難以煎熬。為了早日修通這段“黃金道”、“動脈血管”、“經濟脈絡”,李利華、李文清、李國群、王天路、陳大為、武偉、田俊嶺等筑路工程技術人員經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60%的鋪油壓路施工人員暈倒過,被送入附近的醫院打吊針輸液。整個一個炎熱的夏季吃住在工棚,奮戰在工地。管理體現一個“嚴”字,也突出了一個“苦”字。“嚴”與“苦”構成了邢臨高速公路管理者的特色。公路建設工程會戰,如同戰爭年代的一場戰役一樣,緊張,艱苦,驚險,有時候還發生流血犧牲。只有長年工作在野外的修路筑路的人們才能體驗到那種生活的酸甜苦辣滋味。
為確保實現安全生產目標,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以及所屬第四公司,按照環境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要求,今年開展了16次安全生產大檢查,對全體施工技術人員進行安全生產培訓60多次。省、市質檢部門先后組織技術人員6次重點對“邢臨高速七合同”段全部工程進行了質量、安全檢查。質檢和安全生產檢查部門通過多次的檢查、檢測、評審,專家們認為,"邢臨高速七合同"段工程質量達到了省和國家規定的高速公路質量水平。
10多年來,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及其所屬第四公司,發揚“開拓、求實、優良、高效”的修路施工優良傳統,依靠自身的管理技術隊伍,在修路建設的市場競爭中,先后參與省內外京(北京)沈(陽)、京(北京)滬(上海)、京(北京)唐(山)、石(家莊)太(原)、沈(陽)大(連)、青(島)銀(川)等20多條高速公路的建設,總里程達275公里,其所承建的工程多次被評為省和國家合格標準工程,許多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被評為國家、省、市的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優秀人才。
經濟界人士分析,邢臨高速公路的通車,不僅進一步加快邢臺市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也有助于推動河北省與周邊地區河南、山東等省交通、運輸、物流、貿易、經濟等市場的互動發展,為華北地區開辟了又一條大陸“黃金通道”。
2004年9月8日,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第四公司接受任務,開始進入“七合同項目工程”施工場地,到2005年10月,經過近一年的緊張施工,依靠科學技術,發揚實干苦干精神,移動土石方113萬方,提前保質保量完成了10公里的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給邢臨高速增添了絢麗的光彩。
班子團結 隊伍精良
作為邢臺公路橋建設總公司的一個分公司,這支隊伍的班子最顯著特征之一是領導成員團結,齊心協力,形成一個堅強的既有政治素質、又有專業技術知識的指導、協調核心。修建高速公路,突擊完成工程任務,是受時間、質量、速度、資金、技術、設備、環境等諸多方面條件制約的。而要在規定的時間、現有的資金、技術、設備條件下完成預定的修路任務,施工單位的領導班子構成和整個人員隊伍的知識結構、技術結構尤為重要。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第四公司從組建到現在,已經走過了10多年的風雨征程。現有經理、副經理、總工程師8人,管理人員、后勤供應人員總共達300人,平均年齡30歲,黨團員占50%,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和有專業技術職稱的占25%,高中文化程度以上占70%。在這支隊伍中,有的工程技術人員是參加過省內省外數十條高速公路決戰的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有的是在工程施工建設中成績突出、技術領先的專業技術優秀人才。
邢臺路橋總公司現有管理人才、科技專業人才、技術力量,可在同一時間內中標承建多個工程項目。他們根據每一個工程項目的實際狀況,相應地成立該項目經理部,并發揮經理部的管理職能作用,全面完成該項目規定的工程任務。2004年,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成立8個項目經理部,2005年成立5個項目經理部。每個項目經理部都是一支特別能戰斗、敢打硬仗的筑路隊伍。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不是人們所想象的一塊“肥肉”。技術、人才、設備、質量、速度等有一個環節疏忽,將會造成整個工程的進展緩慢,甚至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有些道路建設專家這樣說,誰若承擔了道路建設任務,誰就等于一輩子擔上了風險與挑戰的沉重擔子。公路建成后的質量在某種意義上講,并不以一個人的調動或離任而把責任推的一干二凈。可見,公路建設的質量永遠是建設者的一項長期放在心頭的工程項目。而建設者內部的班子團結、隊伍過硬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所在。
嚴格管理 保證質量
“信譽立業,開拓創新,追求卓越的工程質量”,是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堅持的質量方針;“以質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是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一貫倡導的施工理念;“推進科技進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業效益”,是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對于這幾句話的理解,邢臺的公路建設者有著更深層的感受。邢臺市交通局黨委書記、交通局局長、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獲得者范永豐、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總經理李來賓、第四公司經理李利華等邢臺公路建設的領導和專家、工程技術人員把“質量”當成“求生存”、“要效益”、“立信譽”的“方針”、“理念”、“根本”,看做是工程的“靈魂”。沒有“靈魂”的工程,當然也就談不上質量問題了。
公路建設質量問題,尤其是高速公路質量問題,歷來是業內人士和社會所關注的一個話題。一些地方發生的公路建設中的路垮橋塌現象無一不是因質量問題而導致的。而出現質量問題的根本原因大都與施工單位的管理水平、技術力量等施工過程中的管理環節有關。公路建設中的管理是一門系統的、也是十分細致的科學。公路管理制度應是建立在公路建設的一開始和同步進行。公路建設中的管理檢驗著一個建設施工單位的總體領導水平、組織能力、科技含量、材料投入、資金使用、工程進度、工程質量等諸多與公路建設相關的內容。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第四公司的管理者和施工技術人員,時刻把工程質量不僅當做是工程的"靈魂",也看成是每個管理者和技術人員的"靈魂"。在艱苦卓絕的建設高速公路工地,人的“靈魂”與工程的“靈魂”是捆縛一起的。高速公路投資大、成本高,建成后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相應地大。高速公路的質量一旦出現問題,造成的損失也要高過一般公路損失的好多倍。
邢臺市委、市政府把邢(臺)臨(西)高速公路列為2005年全市“一號工程”,無疑是從整個全市所有工程投資的大小、建成后產生的經濟效益等方面考慮的。市委書記董經緯、市長姜德果等領導先后多次到這條高速公路施工現場,了解工程進度和工程技術和質量,強調把質量建設。河北省的道路交通戰略位置獨特,而邢臺市道路交通建設更為重要。5622公里公路,3條國道、19條省道、18條縣道、200多條鄉道,兩條高速公路,構成五縱五橫的路網框架。公路建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已成為邢臺的一大優勢產業。面對遍布全市一張浩大的公路網,人民群眾希望公路建設者更能體現一種“高速、高效、高質”筑路風范,起到真正推動經濟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功能。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第四公司廣大施工人員講的有“質量”才能求“生存”,謀發展,是有著深刻的科學內涵和人生啟示的。
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公司項目工程部強化管理,從經理到副經理、科室、班組、工程技術人員、后勤人員,每一個環節,落實到人,各負其責,建立“矩制管理模式”,做到各項工作控制有序,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對原材料的購進,由專門技術人員嚴格檢測把關,不準一車不合格石料、水泥進場地,不準一方不合標準的瀝青混凝土混入路面。凡是經檢測不合格的石料、瀝青、水泥堅決不要。從材料的源頭上把住質量關。在施工作業的過程中,嚴格按技術要求進行。今年7月,地面溫度高達40度,路面鋪油時的散熱溫度達到160度——170度。高溫下鋪油對于保證路面質量而言是最適宜和符合科學要求的,但是對于作業的施工人員來說,如同在火爐里烤、燙、燒一樣難以煎熬。為了早日修通這段“黃金道”、“動脈血管”、“經濟脈絡”,李利華、李文清、李國群、王天路、陳大為、武偉、田俊嶺等筑路工程技術人員經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60%的鋪油壓路施工人員暈倒過,被送入附近的醫院打吊針輸液。整個一個炎熱的夏季吃住在工棚,奮戰在工地。管理體現一個“嚴”字,也突出了一個“苦”字。“嚴”與“苦”構成了邢臨高速公路管理者的特色。公路建設工程會戰,如同戰爭年代的一場戰役一樣,緊張,艱苦,驚險,有時候還發生流血犧牲。只有長年工作在野外的修路筑路的人們才能體驗到那種生活的酸甜苦辣滋味。
為確保實現安全生產目標,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以及所屬第四公司,按照環境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要求,今年開展了16次安全生產大檢查,對全體施工技術人員進行安全生產培訓60多次。省、市質檢部門先后組織技術人員6次重點對“邢臨高速七合同”段全部工程進行了質量、安全檢查。質檢和安全生產檢查部門通過多次的檢查、檢測、評審,專家們認為,"邢臨高速七合同"段工程質量達到了省和國家規定的高速公路質量水平。
10多年來,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及其所屬第四公司,發揚“開拓、求實、優良、高效”的修路施工優良傳統,依靠自身的管理技術隊伍,在修路建設的市場競爭中,先后參與省內外京(北京)沈(陽)、京(北京)滬(上海)、京(北京)唐(山)、石(家莊)太(原)、沈(陽)大(連)、青(島)銀(川)等20多條高速公路的建設,總里程達275公里,其所承建的工程多次被評為省和國家合格標準工程,許多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被評為國家、省、市的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優秀人才。
經濟界人士分析,邢臨高速公路的通車,不僅進一步加快邢臺市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也有助于推動河北省與周邊地區河南、山東等省交通、運輸、物流、貿易、經濟等市場的互動發展,為華北地區開辟了又一條大陸“黃金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