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于兩年前的挖掘機,我國混凝土機械投資在2010年末及2011年上半年扔出了幾枚重磅炸彈,簡單核算一下,新增投資規模達到了百億元以上。這其中,行業內龍頭企業的投資尤為引人注目。
2010年9月29日,柳工集團控股上海鴻得利,全面進軍混凝土機械,2012年銷售目標定為20億元,2015年力爭銷售收入突破80億元,進入行業3強。
2010年,山推、日本日工株式會社、武漢中南公司聯合投資15億元興建山推武漢工業園;2011年4月18日,山推混凝土機械武漢產業園一期項目在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落成,第一臺“山推楚天”牌泵車下線。
2011年5月6日,徐工科技分公司混凝土攪拌機械產業基地奠基儀式在江蘇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該項目占地面積400余畝、投資10多億元,將形成年產1400臺攪拌機械的能力。6月15日,總投資20億元的徐工混凝土建設機械產業基地隆重舉行奠基儀式,占地面積675畝,項目總投資20億元,投產后將形成混凝土泵車3000臺、混凝土拖泵600臺、混凝土車載泵600臺、噴漿車150臺等混凝土機械產品的年生產能力。中國建筑機械行業混凝土機械分會秘書長盛春芳表示, 2010年我國混凝土機械銷售額突破900億元,這一發展趨勢預計將在2011年得到更好的延伸。目前,我國拖式混凝土泵制造業主要集中在中聯重科、三一重工、方圓集團、湖北建機、四川夾江5個企業。混凝土攪拌輸送車主要集中在華東建筑、安徽星馬、韶關新宇、遼寧海諾、湖北建機、徐州利勃海爾、唐山專用汽車7個企業。混凝土攪拌樓(站)制造業主要集中在山東建機、陜西建筑、揚州建機、華東建筑、方圓集團、中建二局、四川現代7個企業。混凝土泵制造業主要集中在中聯重科、三一重工、遼寧海諾、安徽星馬、上海普斯特5個企業。
三大主因促投資熱
據了解,眾多企業集中進軍混凝土機械主要歸于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前景廣闊,市場容量巨大。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的統計數字表明,2010年中國工程機械銷售收入為4375億元,混凝土機械達到了900億元,混凝土機械在工程機械行業份額首次超過20%,需求再上新臺階。從下游需求角度看,房地產業對混凝土機械貢獻率達到了70%以上,2011年上半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已顯著放緩,尤其是鐵路、公路投資較去年同期均存在20%以上的降幅。盡管房地產業同樣遭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調控政策,但保障房政策的果斷推出,促使房地業整體投資增速仍然處于歷史高位,并且保障房建設貫穿整個“十二五”期間,對混凝土機械未來5年需求形成強大支撐。
4月下半月開始,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等工程機械細分機種均出現了快速下滑,5、6月份絕對銷量進一步萎縮。在此階段,唯有混凝土機械與攤鋪機出現逆勢增長,混凝土機械得益于保障房建設集中開工,攤鋪機主要受益于去年大規模公路路基建設完工,進入路面鋪設階段。
二、是高毛利潤引發投資大規模涌入。混凝土機械是工程機械行業中毛利潤較高的機種,尤其是技術含量較高的泵送設備,毛利潤高于其他機種數倍。2010年三一混凝土機械毛利潤超過了40%,中聯重科也超過了30%,若剔除混凝土攪拌車等毛利潤較低的細分機種,三一的泵送設備毛利率很可能超過50%,如此高的利潤率任何企業都無法視而不見。
三、是要實現大企業夢,20%的份額無法忽視。20%的份額,任何一家以工程機械為主業的企業都不會忽視。尤其是柳工、山推、徐工這樣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處于優勢地位的企業,每一家都懷揣著進一步做大做強的夢想。單一強勢機種已經無法滿足龍頭企業的發展,產品多元化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中國企業前面有卡特彼勒、小松等成功案例。2009年開始,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市場,未來10年內,地位難以動搖,面對如此得天獨厚的優勢,任何有理想的中國企業都會搏一把,混凝土機械與挖掘機一樣,成為龍頭企業不得不掙的領地。
從混凝土機械各個細分機種來看,混凝土攪拌車是最為成熟的產品,技術門檻低,競爭充分,已經不是廠家競爭的主戰場。混凝土攪拌站(樓)作為成套大型設備,逐漸向智能化、大型化發展,生產企業也比較多,產品毛利率相對穩定,看點也不多。真正競爭的主戰場在泵送設備上,尤其是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泵車,成為新進入企業眼中的一塊肥肉。
防價格戰需未雨綢繆
但現實是,除了少數具有絕對優勢的企業外,很多新進入企業在混凝土機械的發展前景并不樂觀。據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統計,2010年三一在泵車領域市場占有率超過50%,中聯重科超過30%。從產品層次競爭結構類型來看,中國泵車市場可以定義為“絕對獨占型”,三一市場占用率已超過安定目標值,與中聯距離進一步拉大,很可能走向獨占地位。另外,作為單臺價值較大的直銷產品,客戶資源成為競爭因素中的重中之重,毫不夸張,中國施工單位是伴隨三一、中聯的產品一路走來的,供需雙方已形成堅固穩定的合作關系,其他企業很難滲透進來。
在產品技術上不占優勢,在客戶關系上一片空白,在服務上無法做到大范圍覆蓋,留給其他企業惟一的競爭手段只有價格,隨著新投資項目逐漸達產,產能持續擴張,泵車市場勢必迎來一場血雨腥風的價格戰。不妨大膽預測一下泵車市場價格戰硝煙四起的時點。根據各大廠家公布的投資計劃,2012年底新增產能會陸續投產,2013年產能開始快速釋放,假設2013年、2014年其他廠家在技術上與三一、中聯進一步拉近,使得產品在品質上可以在同一層次上競爭,那2015年,價格戰將真正開始。
目前,中國的混凝土機械從制造和使用上來說已經是世界大國了,在技術和性能方面也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但在產品可靠性、節能、環保等方面與國外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在智能化、信息化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如今,工程機械行業都在秉承著“引進來”與“走出去”雙管齊下的戰略方針,混凝土機械企業也要在發展壯大的同時,積極吸收國外的頂尖技術力量,同時堅持擴充海外市場份額,避免價格戰,從混凝土機械大國向混凝土機械強國邁進。這也是紛紛試水該行業的企業所要把握和關注的重點。
2010年9月29日,柳工集團控股上海鴻得利,全面進軍混凝土機械,2012年銷售目標定為20億元,2015年力爭銷售收入突破80億元,進入行業3強。
2010年,山推、日本日工株式會社、武漢中南公司聯合投資15億元興建山推武漢工業園;2011年4月18日,山推混凝土機械武漢產業園一期項目在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落成,第一臺“山推楚天”牌泵車下線。
2011年5月6日,徐工科技分公司混凝土攪拌機械產業基地奠基儀式在江蘇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該項目占地面積400余畝、投資10多億元,將形成年產1400臺攪拌機械的能力。6月15日,總投資20億元的徐工混凝土建設機械產業基地隆重舉行奠基儀式,占地面積675畝,項目總投資20億元,投產后將形成混凝土泵車3000臺、混凝土拖泵600臺、混凝土車載泵600臺、噴漿車150臺等混凝土機械產品的年生產能力。中國建筑機械行業混凝土機械分會秘書長盛春芳表示, 2010年我國混凝土機械銷售額突破900億元,這一發展趨勢預計將在2011年得到更好的延伸。目前,我國拖式混凝土泵制造業主要集中在中聯重科、三一重工、方圓集團、湖北建機、四川夾江5個企業。混凝土攪拌輸送車主要集中在華東建筑、安徽星馬、韶關新宇、遼寧海諾、湖北建機、徐州利勃海爾、唐山專用汽車7個企業。混凝土攪拌樓(站)制造業主要集中在山東建機、陜西建筑、揚州建機、華東建筑、方圓集團、中建二局、四川現代7個企業。混凝土泵制造業主要集中在中聯重科、三一重工、遼寧海諾、安徽星馬、上海普斯特5個企業。
三大主因促投資熱
據了解,眾多企業集中進軍混凝土機械主要歸于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前景廣闊,市場容量巨大。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的統計數字表明,2010年中國工程機械銷售收入為4375億元,混凝土機械達到了900億元,混凝土機械在工程機械行業份額首次超過20%,需求再上新臺階。從下游需求角度看,房地產業對混凝土機械貢獻率達到了70%以上,2011年上半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已顯著放緩,尤其是鐵路、公路投資較去年同期均存在20%以上的降幅。盡管房地產業同樣遭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調控政策,但保障房政策的果斷推出,促使房地業整體投資增速仍然處于歷史高位,并且保障房建設貫穿整個“十二五”期間,對混凝土機械未來5年需求形成強大支撐。
4月下半月開始,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等工程機械細分機種均出現了快速下滑,5、6月份絕對銷量進一步萎縮。在此階段,唯有混凝土機械與攤鋪機出現逆勢增長,混凝土機械得益于保障房建設集中開工,攤鋪機主要受益于去年大規模公路路基建設完工,進入路面鋪設階段。
二、是高毛利潤引發投資大規模涌入。混凝土機械是工程機械行業中毛利潤較高的機種,尤其是技術含量較高的泵送設備,毛利潤高于其他機種數倍。2010年三一混凝土機械毛利潤超過了40%,中聯重科也超過了30%,若剔除混凝土攪拌車等毛利潤較低的細分機種,三一的泵送設備毛利率很可能超過50%,如此高的利潤率任何企業都無法視而不見。
三、是要實現大企業夢,20%的份額無法忽視。20%的份額,任何一家以工程機械為主業的企業都不會忽視。尤其是柳工、山推、徐工這樣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處于優勢地位的企業,每一家都懷揣著進一步做大做強的夢想。單一強勢機種已經無法滿足龍頭企業的發展,產品多元化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中國企業前面有卡特彼勒、小松等成功案例。2009年開始,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市場,未來10年內,地位難以動搖,面對如此得天獨厚的優勢,任何有理想的中國企業都會搏一把,混凝土機械與挖掘機一樣,成為龍頭企業不得不掙的領地。
從混凝土機械各個細分機種來看,混凝土攪拌車是最為成熟的產品,技術門檻低,競爭充分,已經不是廠家競爭的主戰場。混凝土攪拌站(樓)作為成套大型設備,逐漸向智能化、大型化發展,生產企業也比較多,產品毛利率相對穩定,看點也不多。真正競爭的主戰場在泵送設備上,尤其是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泵車,成為新進入企業眼中的一塊肥肉。
防價格戰需未雨綢繆
但現實是,除了少數具有絕對優勢的企業外,很多新進入企業在混凝土機械的發展前景并不樂觀。據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統計,2010年三一在泵車領域市場占有率超過50%,中聯重科超過30%。從產品層次競爭結構類型來看,中國泵車市場可以定義為“絕對獨占型”,三一市場占用率已超過安定目標值,與中聯距離進一步拉大,很可能走向獨占地位。另外,作為單臺價值較大的直銷產品,客戶資源成為競爭因素中的重中之重,毫不夸張,中國施工單位是伴隨三一、中聯的產品一路走來的,供需雙方已形成堅固穩定的合作關系,其他企業很難滲透進來。
在產品技術上不占優勢,在客戶關系上一片空白,在服務上無法做到大范圍覆蓋,留給其他企業惟一的競爭手段只有價格,隨著新投資項目逐漸達產,產能持續擴張,泵車市場勢必迎來一場血雨腥風的價格戰。不妨大膽預測一下泵車市場價格戰硝煙四起的時點。根據各大廠家公布的投資計劃,2012年底新增產能會陸續投產,2013年產能開始快速釋放,假設2013年、2014年其他廠家在技術上與三一、中聯進一步拉近,使得產品在品質上可以在同一層次上競爭,那2015年,價格戰將真正開始。
目前,中國的混凝土機械從制造和使用上來說已經是世界大國了,在技術和性能方面也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但在產品可靠性、節能、環保等方面與國外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在智能化、信息化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如今,工程機械行業都在秉承著“引進來”與“走出去”雙管齊下的戰略方針,混凝土機械企業也要在發展壯大的同時,積極吸收國外的頂尖技術力量,同時堅持擴充海外市場份額,避免價格戰,從混凝土機械大國向混凝土機械強國邁進。這也是紛紛試水該行業的企業所要把握和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