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三一重工泵送機械家庭再添新寵,三一混凝土成套設備發布會在三一工業城隆重舉行。60C1861DⅢ全新拖泵、37mⅡ型泵車和車載式混凝土輸送泵--三個"孩子"的誕生將中國混凝土機械領入"綠色"環保消費新時代。混凝土攪拌輸送車、混凝土輸送泵車、車載泵和混凝土輸送泵的整體解決方案,使三一重工成為中國首家混凝土機械成套設備供應商。三一泵送系列新產品的研制成功,進一步確保了三一泵送機械在國內同行業中的技術領先地位。
"塑身寶寶"--三一全新拖泵
三一混凝土輸送泵(拖泵)是三一人的驕傲和自豪,這個"孩子"為三一贏得了無數贊譽:
1998年,三一拖泵摘桂"中國泵王"。2002年,三一特制拖泵將C60混凝土送至406m高程,成功創造了單泵垂直泵送的世界紀錄。2003年,在舉世聞名的三峽工程上游巫峽峽口,三一重工研制的四臺HBT6OC(Ⅱ)-1861混凝土輸送泵出色地完成了當今世界第一大跨徑管砼中承式拱橋──巫山長江大橋鋼管砼的泵送任務,創造了泵送鋼管長度第一、鋼管砼施工單次連續泵送的方量第一、鋼管砼泵送單次連續不間斷泵送時間第一等三項世界紀錄。
然而,"豐腴"的身體一直困擾著三一研發工程師。為了給拖泵科學"減肥",他們在有限元分析和計算機動態模擬仿真上狠下文章,通過優化設計、黃金分割,終于成功"減肥"800千克以上。新型拖泵不僅體量均衡、比例協調,視覺效果極佳,成為國產同類產品中最輕者,徹底改變了拖泵笨重的體態。
成功"塑身"后的60C1816DⅢ全新拖泵,總體設計遵循智能化、轎車化、人性化的設計原則,在保持原有產品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引入歐洲流行的設計理念,大膽創新,外觀造型美觀、大氣、流暢,同時極具人性化。獨特的料斗,別致的頂部造型,與機身、料斗渾然一體,一氣呵成,達成形式與功能的高度統一。
它更擁有多項先進技術,集成開式液壓系統、全液壓換向技術、高低壓自動切換技術、柴油機轉速計算機自動控制技術、排量無級調節控制技術、耐磨損技術、攪拌自動反轉技術、PLC集成電控技術等均為國內獨創,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智能寶寶"--37mⅡ型泵車
時至今日,三一重工依然保持著一個紀錄:自行研制生產出國產臂架最長的56米泵車,成為國內唯一一家能夠生產臂架長度超過50米的企業。2003年,三一泵車銷售突破500臺,產銷量躍居全球第一位。
37米Ⅱ型泵車是三一重工在借鑒目前國內外多種先進泵車機型和公司開發的泵車基礎上,用全新的設計理念,精心設計、精密制造,開發成功的又一混凝土施工機械精品。
與傳統的三一泵車相比,其在整車質量、使用性能、外觀造型等方面都上了一個新臺階,主要性能已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成為集機、電、液、光技術為一體,以機電一體化為核心的高技術、綠色環保型產品。
尤值得稱道的是,它是以信息技術為先導,利用GSM移動通信網的資源,世界上首次推出的具有遠程數據管理、智能故障診斷功能的泵車,更是三一以自動化、信息化技術改造傳統工程機械的成功實例。
37mⅡ型泵車的研制成功,進一步確保了三一泵車在國內同行業中的技術領先地位,標志著中國的混凝土泵車研制進入了以智能化、自動化為主流的新階段,是三一開發泵送產品的里程碑。同時,對發展我國自己的高端混凝土施工機械,增強我國機械產品國際競爭力,振興民族工業具有十分深遠的現實意義。
"兼容寶寶"--車載式混凝土輸送泵
車載式混凝土輸送泵(簡稱:車載泵)是三一拖泵和泵車聯姻的"結晶"。一方面,它具有行駛功能,因而移動靈活,無須裝卸設備,在這一點上優于拖泵;另一方面,體積相對泵車較小,泵送高度不受限制,可以說車載泵是"雙親" 優良血統的集大成者。
三一車載泵的動力系統采用德國"道依茨"原裝柴油機,動力強勁、噪音小、排放低。泵送系統具有密封性好、耐磨性好的特點。它還采用可分別控制、帶液壓鎖的四條液壓支腿,從而有效地保證了整車工作時的穩定性。
針對傳統開式系統的不足,配套開發了電--液換向緩沖系統。這種獨特而富于創造性的開式液壓系統,顯示出了強大的功能:液壓系統集開、閉式系統優勢于一體,其人性化的有線遠控和無線遙控,更使得操作變得格外輕松,無限自如。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車載泵主要適合在小批量、多工地、施工工地狹窄的地方作業,它以獨有的優勢,得到業界的普遍認同。隨著城市交通管理的加強和混凝土泵送設備出租業務的發達,車載泵必將進入迅猛發展的時期。
以強大的研發能力制勝
研發能力是三一重工產品技術領先的核心所在。公司每年將銷售收入的3%-7%投入到新產品的研發中,這一驚人比率是行業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2002年,三一研究院被國家經貿委等認定為"國家級技術中心",并經國家人事部批準設立博士后流動站,承擔國家"863"重點項目"機群智能化工程機械"等多個項目。
公司還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沈陽、重慶建有6個駐外研究院,在工業最發達的美國、德國建立了工程師辦公室,并與中南大學、北京自動化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結成了戰略聯盟,培養了一支研發隊伍,引進了一批技術專家,最大限度地將企業優勢資源集中到研發環境的改善中,確保其核心競爭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如此的研發力量足以支持每年150億元的銷售規模。截至目前,三一重工擁有100余項國家專利,所生產的產品全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三一重工充分利用社會化大生產的條件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機遇,以現有資源存量和核心增量為主體,以戰略并購和戰略聯盟為兩翼,以市場為導向,以人才為根本,以核心能力為支撐,在全球范圍內構建增值鏈,構筑"兩頭強,中間精"的"啞鈴型"組織結構,集中力量抓研發、營銷兩頭,從大規模、高技術、高質量中獲得競爭優勢,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高效整合行業資源的能力,使三一不斷進入新領域,迅速做強做大,取得超常規的發展。
"塑身寶寶"--三一全新拖泵
三一混凝土輸送泵(拖泵)是三一人的驕傲和自豪,這個"孩子"為三一贏得了無數贊譽:
1998年,三一拖泵摘桂"中國泵王"。2002年,三一特制拖泵將C60混凝土送至406m高程,成功創造了單泵垂直泵送的世界紀錄。2003年,在舉世聞名的三峽工程上游巫峽峽口,三一重工研制的四臺HBT6OC(Ⅱ)-1861混凝土輸送泵出色地完成了當今世界第一大跨徑管砼中承式拱橋──巫山長江大橋鋼管砼的泵送任務,創造了泵送鋼管長度第一、鋼管砼施工單次連續泵送的方量第一、鋼管砼泵送單次連續不間斷泵送時間第一等三項世界紀錄。
然而,"豐腴"的身體一直困擾著三一研發工程師。為了給拖泵科學"減肥",他們在有限元分析和計算機動態模擬仿真上狠下文章,通過優化設計、黃金分割,終于成功"減肥"800千克以上。新型拖泵不僅體量均衡、比例協調,視覺效果極佳,成為國產同類產品中最輕者,徹底改變了拖泵笨重的體態。
成功"塑身"后的60C1816DⅢ全新拖泵,總體設計遵循智能化、轎車化、人性化的設計原則,在保持原有產品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引入歐洲流行的設計理念,大膽創新,外觀造型美觀、大氣、流暢,同時極具人性化。獨特的料斗,別致的頂部造型,與機身、料斗渾然一體,一氣呵成,達成形式與功能的高度統一。
它更擁有多項先進技術,集成開式液壓系統、全液壓換向技術、高低壓自動切換技術、柴油機轉速計算機自動控制技術、排量無級調節控制技術、耐磨損技術、攪拌自動反轉技術、PLC集成電控技術等均為國內獨創,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智能寶寶"--37mⅡ型泵車
時至今日,三一重工依然保持著一個紀錄:自行研制生產出國產臂架最長的56米泵車,成為國內唯一一家能夠生產臂架長度超過50米的企業。2003年,三一泵車銷售突破500臺,產銷量躍居全球第一位。
37米Ⅱ型泵車是三一重工在借鑒目前國內外多種先進泵車機型和公司開發的泵車基礎上,用全新的設計理念,精心設計、精密制造,開發成功的又一混凝土施工機械精品。
與傳統的三一泵車相比,其在整車質量、使用性能、外觀造型等方面都上了一個新臺階,主要性能已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成為集機、電、液、光技術為一體,以機電一體化為核心的高技術、綠色環保型產品。
尤值得稱道的是,它是以信息技術為先導,利用GSM移動通信網的資源,世界上首次推出的具有遠程數據管理、智能故障診斷功能的泵車,更是三一以自動化、信息化技術改造傳統工程機械的成功實例。
37mⅡ型泵車的研制成功,進一步確保了三一泵車在國內同行業中的技術領先地位,標志著中國的混凝土泵車研制進入了以智能化、自動化為主流的新階段,是三一開發泵送產品的里程碑。同時,對發展我國自己的高端混凝土施工機械,增強我國機械產品國際競爭力,振興民族工業具有十分深遠的現實意義。
"兼容寶寶"--車載式混凝土輸送泵
車載式混凝土輸送泵(簡稱:車載泵)是三一拖泵和泵車聯姻的"結晶"。一方面,它具有行駛功能,因而移動靈活,無須裝卸設備,在這一點上優于拖泵;另一方面,體積相對泵車較小,泵送高度不受限制,可以說車載泵是"雙親" 優良血統的集大成者。
三一車載泵的動力系統采用德國"道依茨"原裝柴油機,動力強勁、噪音小、排放低。泵送系統具有密封性好、耐磨性好的特點。它還采用可分別控制、帶液壓鎖的四條液壓支腿,從而有效地保證了整車工作時的穩定性。
針對傳統開式系統的不足,配套開發了電--液換向緩沖系統。這種獨特而富于創造性的開式液壓系統,顯示出了強大的功能:液壓系統集開、閉式系統優勢于一體,其人性化的有線遠控和無線遙控,更使得操作變得格外輕松,無限自如。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車載泵主要適合在小批量、多工地、施工工地狹窄的地方作業,它以獨有的優勢,得到業界的普遍認同。隨著城市交通管理的加強和混凝土泵送設備出租業務的發達,車載泵必將進入迅猛發展的時期。
以強大的研發能力制勝
研發能力是三一重工產品技術領先的核心所在。公司每年將銷售收入的3%-7%投入到新產品的研發中,這一驚人比率是行業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2002年,三一研究院被國家經貿委等認定為"國家級技術中心",并經國家人事部批準設立博士后流動站,承擔國家"863"重點項目"機群智能化工程機械"等多個項目。
公司還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沈陽、重慶建有6個駐外研究院,在工業最發達的美國、德國建立了工程師辦公室,并與中南大學、北京自動化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結成了戰略聯盟,培養了一支研發隊伍,引進了一批技術專家,最大限度地將企業優勢資源集中到研發環境的改善中,確保其核心競爭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如此的研發力量足以支持每年150億元的銷售規模。截至目前,三一重工擁有100余項國家專利,所生產的產品全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三一重工充分利用社會化大生產的條件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機遇,以現有資源存量和核心增量為主體,以戰略并購和戰略聯盟為兩翼,以市場為導向,以人才為根本,以核心能力為支撐,在全球范圍內構建增值鏈,構筑"兩頭強,中間精"的"啞鈴型"組織結構,集中力量抓研發、營銷兩頭,從大規模、高技術、高質量中獲得競爭優勢,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高效整合行業資源的能力,使三一不斷進入新領域,迅速做強做大,取得超常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