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實業(2504)今年第2季合并營收74.14億元,季增率達20.41%,較去年同期的64.57億元則成長14.82%,但法人估算,在今年度大陸地區水泥、混凝土的價格相對去年同期佳的情形下,該公司第2季獲利將有7千萬元左右的水平,較去年同期的倍增,季增率也有4成左右,上半年獲利1.2億元,較去年由虧轉盈。而下半年在兩岸進入旺季,且第3季又有股利收入挹注下,預料該公司下半年獲利將再較上半年成長達3倍,上看5億元。
國產內部統計,第2季兩岸的發貨量均成長,包括大陸水泥由首季的66萬公噸大幅增加至80萬公噸,季增逾2成,不過單季水泥業務仍是小虧;而預拌混凝土第2 季出貨66萬立方米,季增率高達65%,是支撐該公司第2季獲利大幅成長的主要動能。
至于臺灣預拌混凝土,國產則坦言,第2季臺灣的天候狀況不佳,雨天時間多,因此單季臺灣發貨量和前季相當,約持平在130萬立方米,而且由于今年全球鋼鐵高爐廠減產,致爐石粉大缺料,單價也上漲,影響公司的成本增加,幸好臺北港砂石載運的成本有效降低,致臺灣第1、2季的毛利率可以持平在6%多的相對佳水平,整體臺灣的獲利表現與前季相當。
國產進一步解釋,通常公司在臺灣的預拌混凝土產品中,約有3成會加入爐石粉,以取代水泥,由于爐石的價格是水泥的一半,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不過今年因為鋼鐵高爐廠多在減產中,致爐石大缺料,國內貿易商連想多進口都有困難,造成成本的上升,國產已考慮自行進口爐石。
法人則估,國產第2季獲利7千萬元,較上季成長4成,主要的成長動能來自大陸水泥廠虧損減少、混凝土略佳,而復興航空(6702)的獲利轉佳也是挹注業績的主因。
展望下半年,法人估,國產大陸水泥第3、4季發貨量可望再進一步再達到100萬和150萬公噸,而7月預料湖南廠即可轉盈,而福建廠有機會在第3季慢慢亦開始獲利;混擬土部份,第3季發貨量應可持平在66萬立方米,第4季則有機會達到70萬立方米;臺灣地區的混凝發貨量也可望分別在第3、4季達到145和150萬立方米,預料下半年業績均會成長。
法人表示,第3季將國產獲利明顯跳升的一季,主因該公司每年第3季均有7、8千萬的股利收入,而第4季獲利也會持續走揚,預料第3、4季單季獲利均可望從2億元起跳,整體下半年獲利上看5億元,將較上半年的1.2億元大增3倍;全年獲利6.2億元,EPS 0.4元。
國產內部統計,第2季兩岸的發貨量均成長,包括大陸水泥由首季的66萬公噸大幅增加至80萬公噸,季增逾2成,不過單季水泥業務仍是小虧;而預拌混凝土第2 季出貨66萬立方米,季增率高達65%,是支撐該公司第2季獲利大幅成長的主要動能。
至于臺灣預拌混凝土,國產則坦言,第2季臺灣的天候狀況不佳,雨天時間多,因此單季臺灣發貨量和前季相當,約持平在130萬立方米,而且由于今年全球鋼鐵高爐廠減產,致爐石粉大缺料,單價也上漲,影響公司的成本增加,幸好臺北港砂石載運的成本有效降低,致臺灣第1、2季的毛利率可以持平在6%多的相對佳水平,整體臺灣的獲利表現與前季相當。
國產進一步解釋,通常公司在臺灣的預拌混凝土產品中,約有3成會加入爐石粉,以取代水泥,由于爐石的價格是水泥的一半,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不過今年因為鋼鐵高爐廠多在減產中,致爐石大缺料,國內貿易商連想多進口都有困難,造成成本的上升,國產已考慮自行進口爐石。
法人則估,國產第2季獲利7千萬元,較上季成長4成,主要的成長動能來自大陸水泥廠虧損減少、混凝土略佳,而復興航空(6702)的獲利轉佳也是挹注業績的主因。
展望下半年,法人估,國產大陸水泥第3、4季發貨量可望再進一步再達到100萬和150萬公噸,而7月預料湖南廠即可轉盈,而福建廠有機會在第3季慢慢亦開始獲利;混擬土部份,第3季發貨量應可持平在66萬立方米,第4季則有機會達到70萬立方米;臺灣地區的混凝發貨量也可望分別在第3、4季達到145和150萬立方米,預料下半年業績均會成長。
法人表示,第3季將國產獲利明顯跳升的一季,主因該公司每年第3季均有7、8千萬的股利收入,而第4季獲利也會持續走揚,預料第3、4季單季獲利均可望從2億元起跳,整體下半年獲利上看5億元,將較上半年的1.2億元大增3倍;全年獲利6.2億元,EPS 0.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