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在“十一五”期間,在追求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中勇攀高峰,又創造了該企業57年發展歷程中最為耀眼的輝煌:2010年與2006年相比,市場簽約額增長4.5倍,營業收入增長2.6倍,利潤增長2.96倍,員工平均收入增長2.08倍。公司總資產從2005年的15.92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45.84億元,目前已成為中國500家最大經營規模建筑業企業和中國500家最佳經濟效益建筑業企業。今年“五一”前夕,公司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科學發展創下多項“第一”
公司始建于1954年。在過去長期的“治水獻電”中,公司堅持科學發展創下國內多項第一:建成當時國內最高的土石壩碧口水電站大壩、國內填筑量最大的土石壩岳城水庫大壩、亞洲最大的平原圍壩水庫棘洪灘水庫、國內第一座抽水蓄能電站潘家口抽水蓄能電站、國內裝機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桐柏抽水蓄能電站、國內第一個全池鋼筋混凝土防滲面板十三陵抽水蓄能電站上池面板堆石壩、國內第一個瀝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天荒坪抽水蓄能上水庫瀝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國內高震區第一座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大橋水庫堆石壩、國內跨度最大的溫州飛云江渡槽、第一條穿越黃河隧洞南水北調試驗隧洞,國內瓦斯地層最大斷面的隧洞紫坪鋪導流洞。并且,公司完成的亞洲第一井福堂水電站調壓井工程、混凝土瀝青面板堆石壩、大跨度三車連拱隧道等施工技術,也填補了國內空白。
公司在激烈市場競爭中以講誠信、重質量享譽國內外。先后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承建100多項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安裝100余臺大中型常規機組、抽水蓄能機組和貫流式、沖擊式機組,建成高速、高等級公路30余條,參與京滬高速鐵路的建設,南水北調中、東線工程的建設。在12個國家和地區建成30多項水電工程。目前,已建成我國在國外最大的水電建設項目蘇丹麥洛維大壩工程,承建了摩洛哥6條高速公路工程、埃塞俄比亞2條高速公路等工程、蘇丹羅大壩加高工程、345公路、上阿特巴拉水利樞紐等工程。多項工程分別獲得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中國水利工程“大禹獎”、“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四川省建設工程“天府杯”金獎,并榮登“中國企業新紀錄”榜。
依靠職工追求和諧發展
公司堅持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保障廣大職工尤其是一線職工擁有較為全面、暢通的利益訴求渠道,并加強對職工代表的培訓,努力提高其參與管理和監督的能力及水平。為維護職工在職代會的審議權,公司認真組織職工代表審議總經理年度工作報告、公司年度預決算、審計工作報告、職代會工作報告、業務招待費使用情況報告等大會文件,堅持對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都經職代會討論、審議、通過。在重點抓好職代會對兩級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民主評議工作中,把評議結果向職工代表和被考評的干部進行反饋,公司、分局黨委把考核結果作為干部調整、任免的重要依據之一。同時,公司不斷完善職工代表提案制度,最大限度地鼓勵激發職工代表進言獻策的熱情。十余年來,公司在建立集體合同制度中堅持推行工資集體協商,較好地維護了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還每年堅持開展以“深化廠務公開、促進企業和諧”為主題的“廠務公開工作職工滿意度調查活動”,職工滿意率達96%。公司榮獲“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稱號。
在勞動保護和職工培訓工作中,公司認真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堅持參加“安康杯”競賽活動,努力改善勞動條件,加強勞動保護措施,并支持工會組織依法參與勞動衛生的監督檢查,公司多次榮獲“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稱號。公司在堅持特殊工種、技術工種先培訓后上崗制度和持證上崗制度的同時,還堅持實施了年度職工培訓計劃和主要技術工種技能培訓及簽訂計劃,并較好地發揮了職工之家、職工書屋等載體的有效作用,促進了企業快速和諧發展。公司榮獲“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稱號。
在抗震救災中彰顯奉獻精神和責任意識
“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時,公司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迅速投入到了舍生忘死的生命大營救中。期間,公司組織了多支抗震搶險隊及醫療衛生隊按照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和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的指示,奔赴都江堰、什邡、青川、茂縣、水電十局等地參加地方抗震救災搶險工作,尤其在都江堰救援及支援打通赴汶川等道路中表現突出。公司在重災區都江堰快速投入救援人員510余人次,設備25臺套,物資200余萬元;在震后4天時間里,勝利完成了水電十局小區及阿壩州老干休所職工樓、電力公司玉帶橋職工樓、公安小區家屬樓等多項緊急救援任務,從廢墟救出傷員2名,清理遇難者遺體70多具。公司救援隊伍任勞任怨、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精神風貌和技術水平,得到了上級組織的表彰,有10支抗震救災搶險隊分別榮獲全國、四川省“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抗震救災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狀”等稱號,有多名搶險隊員分別榮獲“國務院國資委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四川省抗震救災模范”和“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
同時,在公司自身也處在災區,企業、職工損失程度較大的情況下,全體職工仍踴躍捐款捐物給更加困難的災區人民及水電十局。全公司職工個人捐款80多萬元,黨員獻愛心捐款66萬元,捐獻毛毯、衣物9000余件;公司對口捐獻水電十局130萬元,彰顯了水電五局人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強烈的責任意識。
科學發展創下多項“第一”
公司始建于1954年。在過去長期的“治水獻電”中,公司堅持科學發展創下國內多項第一:建成當時國內最高的土石壩碧口水電站大壩、國內填筑量最大的土石壩岳城水庫大壩、亞洲最大的平原圍壩水庫棘洪灘水庫、國內第一座抽水蓄能電站潘家口抽水蓄能電站、國內裝機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桐柏抽水蓄能電站、國內第一個全池鋼筋混凝土防滲面板十三陵抽水蓄能電站上池面板堆石壩、國內第一個瀝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天荒坪抽水蓄能上水庫瀝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國內高震區第一座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大橋水庫堆石壩、國內跨度最大的溫州飛云江渡槽、第一條穿越黃河隧洞南水北調試驗隧洞,國內瓦斯地層最大斷面的隧洞紫坪鋪導流洞。并且,公司完成的亞洲第一井福堂水電站調壓井工程、混凝土瀝青面板堆石壩、大跨度三車連拱隧道等施工技術,也填補了國內空白。
公司在激烈市場競爭中以講誠信、重質量享譽國內外。先后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承建100多項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安裝100余臺大中型常規機組、抽水蓄能機組和貫流式、沖擊式機組,建成高速、高等級公路30余條,參與京滬高速鐵路的建設,南水北調中、東線工程的建設。在12個國家和地區建成30多項水電工程。目前,已建成我國在國外最大的水電建設項目蘇丹麥洛維大壩工程,承建了摩洛哥6條高速公路工程、埃塞俄比亞2條高速公路等工程、蘇丹羅大壩加高工程、345公路、上阿特巴拉水利樞紐等工程。多項工程分別獲得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中國水利工程“大禹獎”、“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四川省建設工程“天府杯”金獎,并榮登“中國企業新紀錄”榜。
依靠職工追求和諧發展
公司堅持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保障廣大職工尤其是一線職工擁有較為全面、暢通的利益訴求渠道,并加強對職工代表的培訓,努力提高其參與管理和監督的能力及水平。為維護職工在職代會的審議權,公司認真組織職工代表審議總經理年度工作報告、公司年度預決算、審計工作報告、職代會工作報告、業務招待費使用情況報告等大會文件,堅持對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都經職代會討論、審議、通過。在重點抓好職代會對兩級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民主評議工作中,把評議結果向職工代表和被考評的干部進行反饋,公司、分局黨委把考核結果作為干部調整、任免的重要依據之一。同時,公司不斷完善職工代表提案制度,最大限度地鼓勵激發職工代表進言獻策的熱情。十余年來,公司在建立集體合同制度中堅持推行工資集體協商,較好地維護了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還每年堅持開展以“深化廠務公開、促進企業和諧”為主題的“廠務公開工作職工滿意度調查活動”,職工滿意率達96%。公司榮獲“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稱號。
在勞動保護和職工培訓工作中,公司認真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堅持參加“安康杯”競賽活動,努力改善勞動條件,加強勞動保護措施,并支持工會組織依法參與勞動衛生的監督檢查,公司多次榮獲“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稱號。公司在堅持特殊工種、技術工種先培訓后上崗制度和持證上崗制度的同時,還堅持實施了年度職工培訓計劃和主要技術工種技能培訓及簽訂計劃,并較好地發揮了職工之家、職工書屋等載體的有效作用,促進了企業快速和諧發展。公司榮獲“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稱號。
在抗震救災中彰顯奉獻精神和責任意識
“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時,公司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迅速投入到了舍生忘死的生命大營救中。期間,公司組織了多支抗震搶險隊及醫療衛生隊按照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和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的指示,奔赴都江堰、什邡、青川、茂縣、水電十局等地參加地方抗震救災搶險工作,尤其在都江堰救援及支援打通赴汶川等道路中表現突出。公司在重災區都江堰快速投入救援人員510余人次,設備25臺套,物資200余萬元;在震后4天時間里,勝利完成了水電十局小區及阿壩州老干休所職工樓、電力公司玉帶橋職工樓、公安小區家屬樓等多項緊急救援任務,從廢墟救出傷員2名,清理遇難者遺體70多具。公司救援隊伍任勞任怨、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精神風貌和技術水平,得到了上級組織的表彰,有10支抗震救災搶險隊分別榮獲全國、四川省“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抗震救災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狀”等稱號,有多名搶險隊員分別榮獲“國務院國資委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四川省抗震救災模范”和“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
同時,在公司自身也處在災區,企業、職工損失程度較大的情況下,全體職工仍踴躍捐款捐物給更加困難的災區人民及水電十局。全公司職工個人捐款80多萬元,黨員獻愛心捐款66萬元,捐獻毛毯、衣物9000余件;公司對口捐獻水電十局130萬元,彰顯了水電五局人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強烈的責任意識。
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的非洲最大的水電站蘇丹麥洛維水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