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水泥巨頭法國拉法基開拓中國市場時遭遇了極大挑戰,在全球的龍頭地位也逐漸被超越。
去年,在海螺水泥和中國建材分別獲得74%和43%的盈利增幅同時,拉法基在中國水泥業務利潤卻出現了逾六成的降幅。
雖然去年拉法基以1.41億噸的全球水泥銷售量和161.69億歐元的銷售收入占據行業領頭羊的位置,但是去年全球銷量最大的水泥企業卻是中國建材,銷量達到了1.52億噸,同比增長34%。在銷量被超過的同時,拉法基去年全球水泥產能為2.01億噸,被瑞士豪西姆的2.12億噸和中國建材的2.05億噸超過。
這些數字的背后,是拉法基在中國水泥業務擴張的困境。
將遭合作者拋棄
拉法基去年年報顯示,公司2010年全球水泥銷量累計下降4%,受能源成本和其他成本上漲的影響,全年營業收入累計下降5%。
瑞安建業在年報中表示,集團持有拉法基瑞安水泥45%權益,2010年應占溢利下降至1.05億港元,同比大幅下降66.34%,業績大幅下滑主要是拉法基瑞安水泥的主要業務所在地四川及重慶的市場競爭激烈令售價下降,加上煤炭和電力價格上升,令邊際利潤下降。
瑞安建業行政總裁黃勤道最近在接受一家外媒采訪時表示:“我們對拉法基瑞安水泥的業務表現很失望,所以我們會逐漸淡出水泥業務,但現在它的表現那么差,賣也不會有好的價錢,亦不符合股東利益,售給拉法基是其中一個可能性。”
黃勤道說,現在合資公司在中西部市場排名,已由合并時的第5,跌至10名以外,在中西部的市場占有率也越來越小。
1994年,拉法基集團進入中國,在北京試探性地投資了兩個小企業。由于思維不太符合中國市場,在北京發展并不好。
在北京發展受阻后,這家企業開始尋找其他機會。2003年,拉法基沒有為轟轟烈烈的水泥熱潮所動心。2005年,國內水泥業陷入困境。利用這一良機,2005年11月,該公司與瑞安建業共同組建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將西南成片區域納入囊中。
次年,拉法基并購了四川雙馬。然而此后,拉法基在中國的擴張便陷入沉寂。
發展步伐滯后?
劉作毅認為:“拉法基瑞安穩健的戰略步伐和中國水泥市場的快速發展并不同步。”
尤其是在2007年末,四川成都淘汰44家立窯企業,造成水泥市場供不應求,接踵而至的汶川大地震,市場極度火爆,價格一再被刷新,并波及了重慶市場。面對從不曾遇到的急劇放大的水泥缺口、持續的高價市場,西南水泥生產線建設浪潮全線鋪開。然而,拉法基自從收購四川雙馬后并沒有太大動作。
西南地區原本是全國水泥價格最高的地區,但是由于國內水泥企業紛至沓來,水泥價格開始大幅下降。去年在全國水泥價格大幅上漲的時候,西南地區的水泥價格卻陷入低迷。
遭遇困境的拉法基開始在中國收縮戰線。今年2月,拉法基將其持有的北京興發水泥65%股權、北京順發拉法基水泥的70%股權及北京易成拉法基混凝土的76.722%股權出售給北京金隅集團。
拉法基瑞安水泥公司首席執行官姜祥國告訴本報,“拉法基在中國將進一步尋求并購目標”,今年,拉法基將四川雙馬控股權從56.81%提高到77.60%。瑞安建業認為:“此項進展掃除了拉法基瑞安水泥擴充計劃的重大障礙。”實際上,拉法基瑞安自身產能并未增加。
根據拉法基描繪的藍圖,到2012年中國的水泥產能將要達到5000萬噸,但是截至去年年底,這一數字只有3000萬噸。目前,中國建材已經在西南地區展開整合,計劃明年上半年前將產能增加至3億噸,屆時將取代豪西姆,沖刺全球行業龍頭。
去年,在海螺水泥和中國建材分別獲得74%和43%的盈利增幅同時,拉法基在中國水泥業務利潤卻出現了逾六成的降幅。
雖然去年拉法基以1.41億噸的全球水泥銷售量和161.69億歐元的銷售收入占據行業領頭羊的位置,但是去年全球銷量最大的水泥企業卻是中國建材,銷量達到了1.52億噸,同比增長34%。在銷量被超過的同時,拉法基去年全球水泥產能為2.01億噸,被瑞士豪西姆的2.12億噸和中國建材的2.05億噸超過。
這些數字的背后,是拉法基在中國水泥業務擴張的困境。
將遭合作者拋棄
拉法基去年年報顯示,公司2010年全球水泥銷量累計下降4%,受能源成本和其他成本上漲的影響,全年營業收入累計下降5%。
瑞安建業在年報中表示,集團持有拉法基瑞安水泥45%權益,2010年應占溢利下降至1.05億港元,同比大幅下降66.34%,業績大幅下滑主要是拉法基瑞安水泥的主要業務所在地四川及重慶的市場競爭激烈令售價下降,加上煤炭和電力價格上升,令邊際利潤下降。
瑞安建業行政總裁黃勤道最近在接受一家外媒采訪時表示:“我們對拉法基瑞安水泥的業務表現很失望,所以我們會逐漸淡出水泥業務,但現在它的表現那么差,賣也不會有好的價錢,亦不符合股東利益,售給拉法基是其中一個可能性。”
黃勤道說,現在合資公司在中西部市場排名,已由合并時的第5,跌至10名以外,在中西部的市場占有率也越來越小。
1994年,拉法基集團進入中國,在北京試探性地投資了兩個小企業。由于思維不太符合中國市場,在北京發展并不好。
在北京發展受阻后,這家企業開始尋找其他機會。2003年,拉法基沒有為轟轟烈烈的水泥熱潮所動心。2005年,國內水泥業陷入困境。利用這一良機,2005年11月,該公司與瑞安建業共同組建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將西南成片區域納入囊中。
次年,拉法基并購了四川雙馬。然而此后,拉法基在中國的擴張便陷入沉寂。
發展步伐滯后?
劉作毅認為:“拉法基瑞安穩健的戰略步伐和中國水泥市場的快速發展并不同步。”
尤其是在2007年末,四川成都淘汰44家立窯企業,造成水泥市場供不應求,接踵而至的汶川大地震,市場極度火爆,價格一再被刷新,并波及了重慶市場。面對從不曾遇到的急劇放大的水泥缺口、持續的高價市場,西南水泥生產線建設浪潮全線鋪開。然而,拉法基自從收購四川雙馬后并沒有太大動作。
西南地區原本是全國水泥價格最高的地區,但是由于國內水泥企業紛至沓來,水泥價格開始大幅下降。去年在全國水泥價格大幅上漲的時候,西南地區的水泥價格卻陷入低迷。
遭遇困境的拉法基開始在中國收縮戰線。今年2月,拉法基將其持有的北京興發水泥65%股權、北京順發拉法基水泥的70%股權及北京易成拉法基混凝土的76.722%股權出售給北京金隅集團。
拉法基瑞安水泥公司首席執行官姜祥國告訴本報,“拉法基在中國將進一步尋求并購目標”,今年,拉法基將四川雙馬控股權從56.81%提高到77.60%。瑞安建業認為:“此項進展掃除了拉法基瑞安水泥擴充計劃的重大障礙。”實際上,拉法基瑞安自身產能并未增加。
根據拉法基描繪的藍圖,到2012年中國的水泥產能將要達到5000萬噸,但是截至去年年底,這一數字只有3000萬噸。目前,中國建材已經在西南地區展開整合,計劃明年上半年前將產能增加至3億噸,屆時將取代豪西姆,沖刺全球行業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