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預拌混凝土行業
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2022年上半年
西安市建筑節能協會
2022年上半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通過艱辛努力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績。2022年以來,西安市緊抓新時代共建“一帶一路”、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等國家重大戰略發展機遇,全力統籌推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突出抓好城市規劃、基礎設施提升,中心城區交通優化提升,地鐵軌道交通建設等重點任務,聚焦“雙碳”目標,推進建筑業全面綠色轉型、低碳發展。在此時代背景下,全市預拌混凝土行業緊抓機遇、攻堅克難,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有效推動行業向高端化、綠色化、工業化、智能化方向持續發展,始終在生態優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堅定前行。用行業的穩發展,助力經濟的穩運行,實現了全市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
一、總體經濟發展情況及趨勢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2022年上半年國民經濟數據,面對多變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帶來的嚴重沖擊,在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生產需求逐步恢復,就業物價總體穩定,主要指標邊際改善,國民經濟呈現恢復勢頭。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626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9137億元,同比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228636億元,增長3.2%;第三產業增加值304868億元,增長1.8%。一季度,全國建筑業總產值51709億元,同比增長9.2%;全國建筑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00.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0%。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71430億元,同比增長6.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6827億元,同比增長4.0%;第二產業投資84694億元,增長10.9%;第三產業投資179909億元,增長4.0%。民間投資增長3.5%。第二產業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1.0%。其中,采礦業投資增長9.8%,制造業投資增長10.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15.1%。第三產業中,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7.1%。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12.7%,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10.9%,道路運輸業投資下降0.2%,鐵路運輸業投資下降4.4%。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同比增長4.5%,中部地區投資增長10.7%,西部地區投資增長8.0%,東北地區投資下降0.9%。
陜西省2022年上半年經濟加速恢復,呈現總體平穩、進中向好、質效提升的態勢。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252.3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2%。具體分產業來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12.86億元,同比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7822.00億元,同比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6717.48億元,同比增長2.6%。2022年一季度,建筑業運行平穩,總產值持續增長,一季度,全省建筑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資質以上建筑企業總產值1570.19億元,同比增長9.9%;資質以上建筑企業共簽訂合同額11282.81億元,增長5.5%;資質以上建筑業總專包企業3328個,增長9.2%。上半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4%。其中,國有控股投資同比增長22.2%,民間投資增長2.6%。
西安市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5359.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9%,較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3.58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1906.27億元,增長5.2%;第三產業增加值3339.74億元,增長1.6%。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5.5%,比一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下降38.2%,第二產業投資增長6.1%,第三產業投資增長5.5%。分領域看,工業投資扭負為正,同比增長5.1%;基礎設施投資下降1.8%,降幅較一季度收窄6.9個百分點;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1.1倍;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4.0%。我市553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858.37億元,達到年計劃的65.77%;194個新項目中,176個已開工建設,開工率達到90.7%。基建投資在政策發力下增速有所提升。總體看,全市經濟持續穩步恢復、向好發展態勢延續,呈現出了較強韌性。但也要看到,仍面臨著“三重壓力”,發展中不確定因素較多,恢復基礎還需穩固。
二、西安市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情況及形勢
(一)西安市預拌混凝土企業數量、分布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上半年西安市(含西咸)預拌混凝土企業共計約154家,目前建成并已投產運營混凝土攪拌站約176個(其中擁有2個及以上分站的企業18家)。
上半年市區預拌混凝土攪拌站數量分布
據不完全統計,按企業(廠站)注冊地分析,目前以西咸新區、長安區、高陵區、鄠邑區廠站數量分布較多,合計97個,占全市廠站比達63%。其中,西咸新區36個、長安區32個、高陵區15個、鄠邑區14個,分別占比23.4%、20.8%、9.7%和9.1%。
(二)西安市預拌混凝土產量產能情況
西安市(含西咸)混凝土上半年總產量約達2844萬方,其中產量在30萬方以下的企業數占比84%,該規模企業占全市總產量的48%;產量在30-50萬方的企業數占比7%,該規模占全市總產量的12%;產量在50-100萬方的企業數占比6%,該規模企業占全市總產量的18%;產量在100萬方以上的企業數占比3%,該規模企業占全市總產量的22%。由以上數據分析可見,大型企業雖然數量占比小,但產出強、產量占比高,相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規模優勢明顯。
上半年西安市混凝土行業不同體量企業數量占比圖
上半年西安市混凝土行業不同體量企業方量占比圖
2022年上半年西安市預拌混凝土產量較2021年同比下降11%,經調研梳理:一是受疫情因素影響。上半年受5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市場開發、項目招投標、新簽合同額等工作推遲,影響工程預付款、進度款的撥付進度。另外,疫情導致各區域加強管控,運輸方面難以全面開放。二是資金鏈緊繃。受上下游產業持續低迷影響,今年整體回款情況不及往年,償債壓力增大,資金普遍較為緊張,商票承兌風險加劇,企業投資的能力和意愿均顯不足,市場需求不高。商混產量跌幅擴大。三是混凝土產品效益持續壓縮。因市場需求量不及預期疊加疫情反復的影響,原料運輸受限,整體活躍度仍偏低,價格行情并未如往年一樣出現旺季上行的趨勢。混凝土出貨量下滑、價格下降,對商混企業經濟效益造成一定影響。
(三)市場形勢分析
上半年,混凝土行業在下游終端景氣度不足及疫情影響下,出貨量較往年同期明顯減少。受此影響,行業間價格競爭加劇,整體經營效益指標不及2021年同期水平。
上半年預拌混凝土市場價格情況分析
2022年上半年,混凝土價格整體呈現下降趨勢。1-2月份,受疫情反復和春節假期影響市場需求量減弱,預拌混凝土價格隨之下行。3月份,全市加快推進重點項目集中復工、開工建設,混凝土價格短暫上揚,但混凝土需求較往年同期仍顯偏弱。4-5月份,在原材料成本高位回落及市場需求恢復不及預期的背景下,混凝土價格保持弱勢運行。6月份,市場進入傳統淡季,下游資金到位情況仍未得到明顯改善,需求增速放緩,混凝土市場價格維持小幅下降。
上半年預拌混凝土主要原材料價格分析
2022 年上半年預拌混凝土主要原材料價格整體呈現下滑趨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累計水泥產量9.77億噸,同比下降15.0%,創下11年新低。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利潤總額約為310億元左右,同比降幅在8-10%上下。砂石價格同樣處于下行通道當中。全國碎石價格指數和機制砂價格指數分別報收93.3點和97.53點,單季跌幅分別為2.07%和 2.51%,同比分別下跌4.97%和4.99%。1-6月份我市預拌混凝土主要原材料價格疲軟,特別是水泥價格二季度出現跌幅加劇,砂石、粉煤灰等價格呈現小幅下滑趨勢。
原材料來源情況分析
西安周邊近300公里范圍內的水泥、粉煤灰、礦粉企業與砂石料場是預拌混凝土主要原材料的保供源,運輸方式以公路運輸為主,部分企業積極探索減碳路徑,運輸方式朝公轉鐵方向轉變。
企業資金回籠情況分析
據了解,2022年上半年我市預拌混凝土行業企業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回款較近年來同期較低。受房地產行業下行疊加疫情反復影響,行業市場回款整體呈現上下游資金緊張的局面,商票承兌帶來的風險和壓力依然存在。
三、上半年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今年以來,受宏觀經濟形式影響及新冠肺炎疫情、外部不利因素影響導致風險挑戰增多、房地產發展形勢下行、回款不及預期、采購成本增加、融資環境緊縮等因素,我市混凝土行業整體預期下調,謹慎求穩下漲幅收窄,產能釋放率較低,同比2020年及2021年偏低。但是,國家引導市場主體調整結構,加快出臺利于增長的系列政策,力度空前。發布一系列重大項目清單,釋放出以重大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這將為建筑行業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通過走訪調研,匯總我市預拌混凝土行業現階段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問題:
(一)行業集約化、綠色化高質量發展有待加強
全市預拌混凝土行業雖有一定數量的領軍企業,但總體上仍以中小企業為主。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存在較大差異。部分企業經營管理意識與國家綠色環保理念與智能制造要求還不相結合,迫切需要加快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運輸結構低碳調整,實現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和轉型升級。
(二)市場資金緊張,應收壓力大
今年上半年,受多重因素影響,市場資金嚴重短缺,隨著上半年房地產項目的大幅收縮,上下游企業業務量大幅下滑,資金鏈緊繃,普遍存在回款難、商票跳票頻繁,兌現難度大,追索周期長的問題。行業仍面臨一定資金壓力及風險。
(三)單價逐步走低,企業盈利能力差
上半年受疫情沖擊和市場需求走弱,混凝土企業業務量大幅下降。混凝土主要原材料價格持續下滑,帶動混凝土價格不斷下探走低,部分項目的混凝土投標價逼近成本價。產能過剩問題突出。
(四)技術創新不足,資源利用率不高
部分企業缺少創新發展思路,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科技研發投入較低,企業缺乏降本增效的手段。對綠色建材的認知不足,應用固廢積極性不高,行業競爭力有限。
四、西安市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建議
(一)加快企業綠色化進程堅持綠色高質量發展
行業企業要以政府指導、市場推動為支撐,積極布局信息化管理、智能生產和質量控制技術設備,加速企業轉型升級,整合過剩產能,淘汰落后工藝,發展尾礦、建筑固廢再生骨料、煤矸石等資源化利用產業,降低水泥熟料用量,大力發展綠色低碳混凝土,促進產能向優勢企業集聚,提升企業在區域市場內的競爭力。
(二)強化行業風險防范及反壟斷意識
行業企業要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契約意識,時刻關注上下游端的資信情況,提防合同陷阱,研判經營風險,拒收風險企業商票。行業企業應以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為原則,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嚴格守法,避免直接或間接從事反壟斷法相關規定禁止的壟斷行為。
(三)提升科技引領推動創新成果轉化
支持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將新材料、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與科研院所高校緊密結合,鼓勵企業與大專院校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加強培訓和實踐,培養混凝土專業人才。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對低碳混凝土制品的研發,拓寬產品應用領域,改進配套施工方法。推動形成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和地方標準,加速知識產權成果轉化應用。
(四)堅持行業自律規范市場行為
行業自律工作需要行業企業全員參與、共同維護,要凝聚行業協會、區域聯盟平臺,發揮平臺積極協同作用,推動維護行業平臺發展,在平臺下統一思想,達成共識,加強溝通與協同;抵制以任何形式壟斷市場或以不正當競爭手段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反對惡性價格競爭,鼓勵大企業發揮龍頭作用,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維護行業共同利益,共推行業健康良性發展。
五、上半年全國預拌混凝土行業大事記及政策
1.行業上半年安全質量事故典型案例
(1)1月18日,江蘇盱眙縣檢察院披露了一起慘烈事故的起訴書——一處建筑工地工人孫松(化名)不慎掉進水泥攪拌池,當場身亡。工地負責人王某、董某因重大責任事故罪被起訴。
(2)3月2日,湖南省住建廳通報了該地部分地區混凝土施工質量專項整治落實不到位,部分項目存在局部混凝土實體強度低于設計強度現象。衡陽、岳陽、郴州、永州、懷化、婁底等市抽查項目中均存在個別節點區域混凝土強度不達標問題。
(3)3月25日,江蘇揚州經開區檢察院披露了一起重大責任事故案件。當地一房地產項目施工期間,一輛混凝土泵車的臂架突然斷裂,將一名工人砸死。泵車操作工陸某因違反管理規定導致事故,被檢察機關以重大責任事故罪起訴。
(4)4月18日,鄭州市金水區東風路五洲溫泉游泳館發生一起局部坍塌事件,事故造成輕微傷和輕傷9人、3人死亡。事件相關責任人均已被控制,目前,3名企業經營者已被警方控制,善后工作及事件具體原因調查正在進行中。
(5)4月29日中午12時左右,湖南長沙望城區一棟建筑樓發生坍塌,53人遇難,長沙市公安局依法對涉案的9名人員進行了刑事拘留。
(6)5月3日9時40分左右,甘肅蘭州西固區陳坪街道一建筑工地在開展拆除塔吊作業過程中,造成4人墜落,目前已成立事故調查組,有關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善后工作已經開展。
2.行業上半年重要信息
(1)2月13日,江蘇如皋市人民法院正式裁定受理南通六建破產重整案,并指定南通六建清算組擔任管理人。根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的信息顯示,目前南通六建公司作為被執行人的在執案件為34件,被執行標的額為2.67億元左右。此外,南通六建公司的多個銀行賬戶被凍結,嚴重影響該公司的正常經營,對于包括申請人在內的眾多到期債權缺乏清償能力。
(2)2月28日,磐石市春季重點集中開工項目,金隅冀東新型建材產業園按照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標準,高端化、鏈條化、多元化發展方式,運用5G、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工業互聯網等應用場景設計,建設“無人工廠”。產業園區將按照“7+4”項目建設,即7個新建項目,4個產業升級技術改造項目,打造集水泥制造、新型建材、生態環保、商品混凝土、現代物流等產業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建材產品生產基地。產業園項目預計投資30億元,各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年度工業總產值將達到24億元,預計年上繳利稅合計7.56億元。
(3)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要加大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清理力度,規范商業承兌匯票使用,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要帶頭清欠。
(4)3月31日,中國工程院在北京發布重大咨詢項目成果《中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及路徑》。報告指出,通過積極主動作為,全社會共同努力,中國二氧化碳排放有望于2027年前后實現達峰,峰值控制在122億噸左右。在此基礎上推動發展模式實現根本轉變,可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5)5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支持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健康發展有關情況。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談到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問題時表示,要加強源頭處理、健全長效機制。嚴格執行《政府投資條例》,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審批管理和政府投資資金預算管理,對于沒有落實資金來源的,一律不得開工建設,嚴禁未批先建,嚴禁政府投資項目以各種方式要求企業墊資建設。研究完善工程款支付擔保相關政策。加強《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等配套制度建設。
(6)5月20日,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恒大地產集團成都有限公司、成都深港石化有限公司、成都心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振鷹環球有限公司新增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約為41.83億,關聯案件為成都心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相關案件,執行法院為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截至目前,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累計被執行總金額超180億。
(7)7月9日,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指導下,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反壟斷法》,對陜西省水泥協會組織十三家水泥企業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的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共處罰款約4.51億元。
3.行業上半年政策匯總
西安市建筑節能協會
2022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