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動人心的魔都,走過了最寂靜的春,
終于被越來越多的好消息擊響五月的天。
在全社會共同努力和各地醫護馳援下,上海疫情繼續整體向好,“社會面”感染人數連續清零,新增報告感染人數持續下降,已連續多日跌至三位數。
5月16日,上海對外交通逐步恢復正常,上海虹橋站、上海站等鐵路到發列車逐步增開,部分航空班次也有序增加。
5月22日,上海市內跨區公交地鐵啟動恢復,優先涉及4條軌道交通線路和273條公交線路,主要服務于全市機場、火車站、三甲醫院和各區中心醫院。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出小區,快遞個人散件派送也正在恢復,形勢在肉眼可見的日漸轉好,“申活”的煙火氣正在回歸。
而更讓我們看到希望的是,
5月25日,上海首個開建并投入使用的方艙醫院——上海世博展覽館方艙醫院宣布正式休艙。截至目前,上海市級方艙已有超半數實現休艙,68家區級臨時中轉平臺已全部關停。
與此同時,上海復工復產時間表正式發布,復商復市步伐加快,官宣明確6月1日后將加快全面復工復產,購物中心、百貨商場將全面恢復線下營業。
而就在昨日(5月26日)最新通知,決定全市高三、高二年級學生從6月6日,初三年級學生從6月13日起返校復學。
在上海的工程機械相關企業率先積極投入復工復產。上海市市住建委發布的首批24個《上海市重大工程建筑工地復工復產“白名單”》中16個項目已實現復工,還有8個項目正在進行復工準備。
三一重機臨港新片區于4月率先實現復工,目前國內訂單生產量已恢復至正常生產水平;沃爾沃建筑設備(中國)有限公司在金橋開發區的生產線在正式復工首日就有3臺挖掘機當天完成下線;作為礦山機械及自動化領域中創新彈性模塊技術企業,羅達減震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實現企業復工,員工分批逐步返崗;承擔著2022年國家地質災害普適型監測預警系統的監測工作的上海華測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產能已恢復至70%。
隨著企業園區步入正軌,交通、醫療、商超、公園、金融、教育,各行各業開始按下“啟動鍵”,這個城市的齒輪再次運轉了起來。
這些我們正在經歷和發生的,讓我們堅信
如常的上海,快回來了!
重逢的日子,就在不遠處!
我們會因為疫情感到躊躇
但不會停下前行的腳步
盡管這些天我們被迫蟄伏,但bauma CHINA 2022展會籌備并沒有停滯,各項工作均按正常節奏有序推進。預訂展位的在線申請依舊熱絡,哪怕在排隊做核酸,也會隨時接到咨詢參展報名的電話。與此同時,我們還收到不少對于日常生活關心的問候,這份熱愛與關懷讓我們倍感溫暖。
除了如期籌備線下展會,針對“國內企業走出去、海外買家想進來”的強烈國際交流、商貿需求,我們將也將不斷完善服務,共享5大bauma全球系列展的雄厚資源和宣傳覆蓋面,以及100萬+全球買家數據庫,積極推動海外資源對接,助力鏈接海內外業務交流。
定調穩增長
強化內功,180天后盡顯雄風
在經歷疫情大考的第3年,受市場需求端萎縮、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基建開工不足等因素,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在艱難中前行。行業呈現出了“增速前高后低、銷量外熱內冷”的兩大特征,也再遇周期考驗。市場就是如此,如清晨薄霧,只有穿透薄霧才能迎來晨曦。大變局時代,社會都在變與不變中躑躅前行,行業也概莫能外。
好在,近期一股春風吹來。相關會議再次為穩增長主線定調,強調要“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加強港口航道、水運設施規劃建設、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國家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決策為工程機械行業釋放了積極信號,穩增長預期下的工程機械有望回暖。
縱觀歷史我們便會有這樣的共識,越是在行業調整周期,越要加大研發投入力度,苦練內功,為的是下一個“春天”繪就“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壯美畫卷。
“雙碳”目標下,數字化、電動化、新能源成為行業大勢所趨,也是重大發展機遇;“國四”新標準試行,將為行業帶來一段清庫存、更新換代的高峰期;國際競爭力提升也將令海外銷售保持較好的增長態勢。工程機械應用場景將越來越廣闊,轉型升級的創新產品將大量涌現。bauma CHINA 2022將再一次匯聚標桿企業,匯聚行業趨勢,成為展現行業風向的縮影。
180天后,
作為亞洲工程機械行業盛會,
bauma CHINA 2022
將于11月22-25日
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回望過去二十載,
多少跌宕起伏我們并肩走過,
如今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堅持?
希望春天的未完成,
從這個初夏奔跑起來,
即使道路泥濘,
也會收獲遍野的爛漫。
千里同好,堅于金石,
相信很快
海納百川的上海
依然張開懷抱歡迎四海人士,
我們就會懷揣著滿滿的熱愛
再度相聚!
文章部分內容綜合整理自路面機械網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