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月26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關于提升水泥產品質量規范水泥市場秩序的意見》(簡稱《意見》)已正式發布。《意見》提出,鼓勵企業采用先進的節能減排和綜合利用技術,提高水泥行業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確保2030年前水泥行業碳排放實現達峰,為實現碳中和奠定基礎。
《意見》是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發布的。《意見》對推動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矛盾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批小建大、假冒偽劣、山寨名牌、工程檢驗報告造假等非法行為擾亂了市場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對此,《意見》要求,今年打擊一批違法違規建設、生產銷售和使用行為,強化對水泥行業全面排查治理。2023年底前,水泥市場秩序得到有效治理,假冒偽劣、無證生產、工程檢驗報告造假、環境污染等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2025年底前,企業產能利用率基本回到合理區間,產業智能化、綠色化明顯提升,質量水平和高性能產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
《意見》還要求,持續推進水泥行業綠色發展。企業扎實推進清潔生產,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和技術改造,加快推廣應用先進成熟的清潔生產技術工藝,降低污染物排放強度,逐步建立基于技術進步的清潔生產高效推行模式。
《意見》鼓勵企業開展碳排放信息披露,建立并有效實施環境管理體系及能源管理體系,鼓勵開展水泥低碳產品認證與標識,持續開展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創建,實現水泥行業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