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促進浙江省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工作高質量發展,近日,根據《浙江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條例》規定,浙江省商務廳、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浙江省自然資源廳、浙江省生態環境廳、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印發了《浙江省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指出,發展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對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環境、提高建設工程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促進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是國家確立的一項重要產業政策。加快推動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高質量發展,是浙江省建材建筑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貫徹生態文明建設,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這一重大決策部署,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重要內容和具體實踐。
《通知》指出,2020年,浙江省水泥散裝率達到84.06%,居全國各省(自治區)第二位;預拌混凝土供應量3.09億立方米,居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第三位;預拌砂漿產量1624.72萬噸,居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第四位。各項指標均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十三五”時期,浙江省散裝水泥供應量累計5.09億噸,預拌混凝土供應量累計11.45億立方米,預拌砂漿產量累計5206.77萬噸。折合節約標準煤1820萬噸,節省水泥用量1.1萬噸,減排水泥粉塵521萬噸、二氧化碳2331萬噸、二氧化硫1.72萬噸,循環綜合利用工業固體廢棄物1.54億噸,創綜合經濟效益233億元。在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仍存在行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行業清潔化生產日常管理有待提高、行業現代化物流體系建設相對滯后等問題。
《通知》要求,“十四五”時期,浙江省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的總體目標是:水泥散裝率穩定在84%以上,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和建筑領域裝配式水泥預制構件對水泥散裝化的貢獻率穩步提高,并實現行業清潔生產。到2025年,浙江省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主要指標繼續保持在全國前列,水泥散裝率爭取達到88%,進一步縮小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生產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所用散裝水泥占水泥消費總量的比例力爭達到84%以上;預拌砂漿供應量力爭達到3500萬噸;預拌混凝土供應量力爭達到3.5億立方米;建筑領域裝配式水泥預制構件產能力爭達到2000萬立方米。
按照“重要窗口”建設要求,“十四五”期間,浙江省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工作應該確立并實現以下幾方面的使命任務:一是通過全省散裝水泥的發展和應用,為貫徹落實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作出行業貢獻。二是通過全省散裝水泥的發展和應用,為全省新型基礎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提供優質的基礎“糧食”,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三是按照浙江省數字化改革大會要求,迭代升級專用車輛安全共治系統,為“平安浙江”建設重車治理提供行業治理標桿。
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工作主要涉及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及建筑領域裝配式水泥預制構件等產業,圍繞“十四五”各項目標,《通知》還明確了主要任務。其中,在散裝水泥產業方面,需加快散裝水泥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散裝水泥中轉站裝備水平、鼓勵散裝水泥企業參與國際合作;在預拌混凝土產業方面,需強化項目管理、深化清潔化生產、推動預拌混凝土下鄉;在預拌砂漿產業方面,需加快市場主體培育、推進清潔化生產、推進預拌砂漿進家裝、加快機械化施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