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海砂凈化示范基地建設
海砂凈化試驗
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產品
新型墻材企業調研
“十三五”期間,寧波市建筑材料產業以“推廣應用、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方便需求、鼓勵競爭、優化結構、清潔生產、節能減排、有利環保”為基本發展思路,行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得到逐步完善。通過市場導向與政府調控相結合,全市建筑材料產業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向綠色、環保、節能轉變,新型墻體材料企業,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生產項目與散裝水泥中轉配送站布局日趨合理,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穩步推進,行業集中度有所提高,市場開始有序競爭。
■預拌混凝土行業“取締、轉行、整改”
開展非法混凝土攪拌站整治。“十三五”期間,寧波市整治非法預拌混凝土攪拌站79個,按“取締、轉行、整改”分類整治,其中取締62個、轉行1個、整改16個,有效促進了預拌混凝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積極推廣預拌混凝土應用。“十三五”期間,寧波市預拌混凝土行業準確把握機遇,積極推行預拌混凝土下鄉,創新市場營銷模式,營造綠色建材下鄉的良好氛圍,各區縣(市)城鎮、農房建設廣泛應用預拌混凝土。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有預拌商品混凝土企業125家(有資質),累計提供預拌商品混凝土產量15635.64萬立方米。今年1月至10月,寧波市提供預拌混凝土產量3027.41萬立方米,占全省12.71%,位列全省第三。
大力推進預拌混凝土清潔化生產。“十三五”期間,寧波市根據浙江省商務廳等四部門《關于印發浙江省預拌混凝土行業清潔生產實施方案的通知》《寧波市預拌混凝土行業清潔化生產實施方案》及浙江省散裝辦《關于進一步做好全省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行業清潔生產工作的通知》規定與要求,積極推進預拌混凝土行業清潔化生產,按照“全封閉”“內循環”“零排放”要求扎實推進,全力以赴加快改造進度,積極開展全市預拌混凝土行業清潔化生產改造。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107家預拌混凝土企業(應改造企業)已全部完成清潔化生產改造。
■預拌砂漿行業“禁、管、引”
“十三五”期間,寧波市采取“禁、管、引”的工作手段,以質量監管為基礎,培育市場主體為目標,完善標準體系,規范行業管理,扎實推進預拌砂漿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禁”,就是“禁現”砂漿檢查;“管”,就是對市本級的在建工程的預拌砂漿使用情況進行動態監管;“引”,就是結合大氣揚塵防治推廣新技術、新設備,引導企業提升服務,扎實推進預拌砂漿產業發展。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共有預拌砂漿生產企業20家(含濕拌2家),生產總量722.86萬噸。其中,今年1月至10月,寧波市以生產總量186.81萬噸(含濕拌砂漿)居全省第二,同比增長21.10%,占全省15.17%,而“十二五”末年,預拌砂漿企業僅5家,全年生產總量是18.33萬噸,增長10倍多。
■新型墻體材料行業“環保、綠色、節能”
加快推動落后產能淘汰。“十三五”期間,寧波市出臺了《寧波市新型墻體材料專項整治工作行動方案》,切實加強對新型墻體材料生產、銷售和使用環節的監管,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加大了淘汰落后產能力度,結合中央環保督察工作,于2017年一舉把全市36座輪窯企業在一周內予以關停,并于當年全部拆除,提前3年完成“十三五”規劃任務。“十三五”期間,寧波市共淘汰落后黏土磚瓦輪窯50座。截至今年5月份,全市新墻材在產企業共計129家,新墻材產量209.08億塊標磚,新墻材銷量198.89億塊標磚,新墻材生產比例達100%;城鎮建筑新墻材使用比例在98%以上,農村自建房新墻材應用試點達4215戶。新墻材種類趨于合理,目前新墻材主要種類有:紙面石膏板、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和板材、陶粒發泡混凝土砌塊、燒結砌塊(磚)、各類混凝土砌塊(磚)以及紙蜂窩芯復合板等。
推動全市新墻材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十三五”期間,通過對新墻材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政策引導,寧波市新墻材從單純的磚、塊、板向復合型、裝配式、綠色、節能方向轉變,新業態、新產品競相面世,新墻材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寧波市涌現出寧波北新建材有限公司、寧波利源龍騰建材有限公司、寧波振和新型墻體材料有限公司、寧波海納節能墻體材料有限公司、寧波嘉瀚環保建材開發有限公司、余姚市高橋建材有限公司、寧波市騰欣建材有限公司、寧波群惠新型墻體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眾多優秀的新墻材企業。
截至今年11月底,新墻材年產量由2016年的42.7億塊標磚增加到54.4億塊標磚。企業數由197家減少到129家。
■探索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
“我們積極實施源頭減量,想方設法擴大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量。”市建筑材料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源頭減量方面,按照《寧波市中心城區推進建筑渣土源頭減量實施方案》,中心通過優化設計方案、泥漿固化、科學回填、分類處置等方式,提高工地現場自身消納量,減少建筑渣土產生量和外運量,多渠道實現建筑垃圾源頭減量。
在資源化利用方面,市建筑材料管理服務中心通過訂立標準、引進新技術、培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推廣應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再生產品,基本實現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可持續發展。一是編制了三項技術細則,即《寧波市建筑渣土資源化利用技術導則(暫行)》《寧波市建筑泥漿固化處置暫行標準》和《寧波市建筑渣土資源化利用產品建筑工程應用技術標準》;二是引進以坤澤科技為代表的先進的淤泥、泥漿固化處理工藝,廣泛應用于場地、道路的軟土加固,已在江北區、慈溪市、鎮海區等地成功進行了現場施工,效果良好;三是培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目前,全市共有65家建筑垃圾消納企業,而且陣容還在不斷擴大。今年1月至10月,共消納建筑垃圾797萬噸,比去年增長28%。
通過各方努力,目前建筑垃圾已不再是垃圾,在很多地方已成為需要花錢購買的資源。未來,相信通過妥善引導、精心扶持、強化監管、走市場化道路,寧波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之路會越走越寬廣。
■力促建設用砂產業健康成長
“十三五”期間,市建筑材料管理服務中心積極鼓勵有條件的礦山企業生產機制砂,積極引導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生產企業使用機制砂。但隨著浙江省綠色發展理念的持續推進,新批礦山數量和資源減少,可采資源逐年減少,2016年至2020年,寧波市新增機制砂生產企業9家。其中大部分機制砂企業礦體體量小,開采期限短,生產能力有限。原機制砂生產企業采礦證相繼到期,可用于機制砂生產的原材料逐年減少,機制砂產業發展受到很大制約,產量逐年減少。
2016年,寧波市有機制砂生產企業28家,設計產能1625萬噸,實際生產機制砂470萬噸;2017年,寧波市有機制砂生產企業32家,設計產能1923萬噸,實際生產機制砂533萬噸;2018年,寧波市有機制砂生產企業31家,設計產能1868萬噸,實際生產機制砂460萬噸;2019年,寧波市有機制砂生產企業24家,設計產能1475萬噸,實際生產機制砂369萬噸;2020年,寧波市有機制砂生產企業25家,設計產能1516萬噸,實際生產機制砂467萬噸。
寧波市建設用砂需求量每年為3500萬噸至4000萬噸,機制砂的替代率為10%左右。為滿足建設需求,寧波市多措并舉,力促建設用砂產業健康成長:
2014年6月,寧波市制定出臺了《寧波市建設用砂管理辦法》,同時配套制定了《寧波市建設用砂生產經營企業登記備案管理規定》,明確寧波市建設用砂技術指標規定為天然砂的氯離子含量<0.0020%,貝殼含量≤1%;機制砂的氯離子含量<0.0020%,特別是氯離子含量要求最高,是國家標準的10倍。這使寧波市建設用砂真正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
建立區縣(市)、市二級管理制度、追溯追究追查制度、季通報和違法違規案件專項通報等監管制度。市建筑材料管理服務中心從生產經營環節發現問題追查到使用環節,從使用環節發現問題追查到生產經營環節,形成順查倒追機制,切斷不合格建設用砂向預拌混凝土和建設工地流通渠道。
將“飛行檢查”制度化,針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組織開展專項檢查。近兩年,市建筑材料管理服務中心先后開展了7次專項督查,出動400多人次,對建設用砂供砂企業、主要用砂企業進行監督檢查,下發59份整改通知書,約談42家企業負責人,處理處罰違法違規企業58家,處罰款101.9萬元。同時,為鞏固專項檢查取得的成效,采取監管“回頭看”督查行動,有力打擊了建設用砂違法違規行為,形成震懾力,從源頭上杜絕不合格建設用砂流入寧波市建設工程。
未來,為強化寧波市天然砂凈化質量監管,市建筑材料管理服務中心將依托寧波市地方建筑材料在線監管平臺優勢,推動“互聯網+”理念在建設用砂管理的模式創新,把建設用砂從開采、運輸、流通和使用全方面監管起來,使寧波市建設用砂質量得到有效控制,真正形成建設用砂監管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