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住建部發布并批準《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為建筑工業產品標準準,將于明年6月1日正式實施。
在國家標準發布一個多月后,貴州兩項行業標準——《貴州省機制砂石行業規范條件》《貴州省預拌混凝土行業規范條件》(以下簡稱“兩個行業規范條件”)通過專家評審。
行業標準的一步步精確,猶如一縷陽光,灑在貴州預拌混凝土企業家身上,讓他們看到新的希望。
“難過!”
——一哄而上最終一哄而散
“難過!”談及近些年貴州預拌混凝土行業狀況,畢節市預拌混凝土行業協會會長徐杰思考許久卻只有兩字。
2006年以來,畢節市加快經濟建設。“2008年至2013年,畢節市主城區相繼出現約9家混凝土企業“在徐杰的記憶中,那段時期的混凝土行業市場還算是良性發展,但好景不長,隨后短短兩年中,畢節市主城區混凝土企業(攪拌站)增加至27家,產量最多時約達2000萬方以上,而但是實際需求約為260萬方,需求約為產能的10倍。
由于缺乏行業規范條件,產能嚴重過剩情況下,依然大量開采資源,重復生產,最終導致各企業間惡性競爭激烈,市場秩序混亂。
徐杰說,最糟糕的時期,市場價格戰低到170元每方,而按照當時的正規制造成本不會低于220元每方。
一哄而上最終導致一哄而散。經歷2016年——2018年兩年“寒冬期”后,畢節政府對當地主城區“三無”預拌混凝土企業(攪拌站)清理以及市場自然淘汰下,目前約為14家預拌混凝土企業。
畢節的前幾年的混戰并非個例。近年來,貴州省預拌混凝土產業的發展,普遍呈現出產能過剩嚴重、市場競爭無序這兩個突出問題。
“十二五”后期,貴州省經濟建設快速發展期,各地區加速基礎設施建設,一批批預拌混凝土企業(部分為攪拌站)如雨后春筍般冒出。貴州省預拌混凝土攪拌站建設準入條件,仍依據2001年《貴州省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實施細則》的文件設置,經過十多年發展,顯然已不適用于如今建筑業發展狀況。同時,多數建站未按立項審批、多項評價、規劃等程序,甚至租塊地、立個攪拌站,就可建商品混凝土企業。
準入門檻低,監管不到位,使得快速增加的預拌混凝土企業中,包括大量“三無”企業和攪拌站。目前,貴州省共有預拌混凝土企業和站點約為623家,其中有生產資質合法手續企業及合規站點約436家(在冊合法企業數量385個)。無資質的非法攪拌站點約109家,占比達到17.5%。
“希望”
——制定標準提高門檻
提高準入門檻、制定行業標準是經歷過混凝土行業“寒冬”期或是近兩年新晉企業的共同發展方向。
11月27日,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材料研究所總工程師冷發光,發布了一條內容為“第一本國家層面的高性能混凝土標準”——《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的朋友圈,在一小時時間內,獲建材行業業內人士紛紛點贊轉發。
《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標準的編制,旨在引領我國混凝土用骨料向高品質化方向發展,解決目前制約混凝土質量提升最突出的瓶頸問題——骨料。這一標準的實施,將引導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更加重視骨料體系的設計與優化,更加重視級配、粒形的作用,更加科學認識、合理使用人工砂中的石粉。
“標準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規避準入門檻低導致帶來的系列問題,也能帶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作為其中一個點贊者,也是標準起草參與者之一的貴州磐石高科新材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道義說,有標準才有可能向高質量發展。
除了國家層面發布了標準,近年來,貴州省相關行業協會也在推進標準的制定。不久前通過專家評審的“兩個行業規范條件”就是著眼于貫徹落實貴州省委省政府振興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行動方案、《貴州省新型建材產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貴州省機制砂石行業和預拌混凝土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通過企業調研、專家咨詢、向企業征求意見等形式,從“建設要求與產業布局、資質標準要求、生產工藝與技術裝備、綠色生產與環境保護、質量管理、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管理、監督管理、附則”等方面對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行業準入規范,將有效規范行業秩序。
當天在評審會會上,貴州省建材行業聯合會會長倪文勇緊張又激動,“兩個行業規范條件”由他牽頭調查與企業和貴州省建材行業專班共同制定。他說,成功通過評審后將對規范貴州省機制砂石行業和預拌混凝土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具有指導意義,這是行業內企業期盼已久的標準規范。
創新
——助力行業提質增效
“只有消失的企業,沒有消失的行業。”在產能過剩、行業亂象嚴重情況下,貴州仍有一批企業意識到創新研發重要性,不斷追求創新升級,最終存活下來并逐漸成為行業標桿。
2013年4月,畢節雙山開發區磐石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稱磐石建材)成立,主導生產高性能混凝土和混凝土復合摻和料。
圖為畢節雙山開發區磐石建材有限公司
成立后的磐石建材隨即從湖南采購3000萬元的高新技術設備,其中“原料”端機制砂石設備為1800萬,這在當時花大價錢投資在設備上是屈指可數。
“歪打正著。”吳道義說,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此次設備引進竟成為磐石建材挺過前幾年市場混亂的關鍵。
如何提質增效?“關鍵在于預拌混凝土的原料——砂石。”吳道義說,磐石建材通過采用新型砂石生產設備,實現對砂石骨料的精細化加工,在技術領域突破常規砂石及混凝土生產控制工藝。同時,通過新型混凝土配合比技術及材料的合理利用,降低水泥耗材用量,從而節約成本。目前,磐石建材可年生產高性能混凝土200萬立方米、混凝土復合摻和料60萬噸。
為研發出讓更好的機制砂設備,磐石建材每年投入500至600萬元用于研發外。半夜3點,靈光乍現的吳道義也會慌忙起床,將制作出更好砂石的想法第一時間畫在圖紙上。因為一個砂石的標準,吳道義與畢節遠大新型環保建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遠大新材)總經理潘超常常進行“辯論”。
圖為畢節遠大新型環保建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離磐石建材20公里遠的遠大新材,是一家專業生產預拌商品混凝土、加氣混凝土砌塊、石灰石開采加工等綜合企業,擁有年產150萬方預拌混凝土生產線、年產200萬方精品砂石生產線等。
說起畢節市預拌混凝土行業,潘超說連連搖頭說:“價格低、指標參差不齊、技術設備低端......亂得很!亂得很!”。看到問題的潘超果斷改革。“技術不行就專研,設備不行就換,研發不夠就投入。”從2013年以來,遠大新材已先后更換3次機制砂設備。
畢節遠大新型環保建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精品機制砂石
隨著遠大新材發展壯大,潘超也將產品研發列入企業發展重點。在遠大建材產業園實驗室的試配室里,幾名工人正將不同配比的混凝土進行入模。“這樣的配比實驗每天約進行十幾組的實驗檢測。”生產部部長潘新宇說。
正是有一批企業在技術創新上的堅持,貴州預拌混凝土行業逐漸向好,2018年,貴州省預拌混凝土年生產能力達24890萬立方米。2019年上半年實際產量2384萬方,行業產值79.21億元,利潤近16.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