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6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99100億元,同比增長5.8%,增速比1~5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從環比速度看,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44%。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80289億元,同比增長5.7%,增速比1~5月份提高0.4個百分點。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8430億元,同比下降0.6%,降幅比1~5月份收窄1.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100070億元,增長2.9%,增速回落0.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190600億元,增長7.4%,增速提高0.3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三產的增長和回升,是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回升的主要動力。第三產業中,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4.1%,增速比1~5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1.1%,1~5月份為下降1.8%;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下降0.3%,降幅收窄0.5個百分點;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8.1%,增速提高1.9個百分點。
此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上半年水泥產量為104,469.0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產4761.00萬噸,6月單月水泥產量為21,149.00萬噸,比去年6月增產1,325.00萬噸。上半年水泥產量同口徑和全口徑分別增長6.80%和4.77%,增速環比分別下滑0.3個百分點和增長0.47個百分點,兩個口徑的差異繼續縮小。
加快基建建設,加快項目投資,可以補足經濟發展的短板,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以軌道交通為例,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分析,目前我國軌道交通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軌道交通是城市群和都市圈的重要基礎,城際鐵路、市域鐵路等軌道交通建設,可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加速當地城市群和都市圈發展。
穩投資依然是經濟穩增長重要舉措,其中政府主導的有效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是關鍵一環。
梳理發現,近期多地密集推出重大投資計劃。6月16日,廣西下達2019年第二批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計劃,涉及項目178個,總投資3018.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62.6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129個,包括落戶南寧的首創奧特萊斯項目、居然之家大型商業綜合體等。
6月14日,貴州省發展改革委發布2019年第一批重大民間投資項目工程包,共164個項目,總投資達1515.24億元,擬引入民間資本規模為1245.84億元。
與此同時,6月以來,甘肅、吉林、陜西、湖南、重慶等省份陸續召開政府常務會議、專題會議等,并且都要求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投資、抓項目。
例如,6月27日,吉林省省長景俊海在省政府專題會議上提出三個“前所未有”,其中第一就是“要以前所未有的決心,狠抓項目、狠抓招商、狠抓服務。”7月2日,黑龍江省省長王文濤主持召開省政府專題會議,提出即日起開展全省百大項目建設百日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