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資源廳于5月22日發布《關于禁止新建露天礦山嚴格管控新設礦業權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要求,嚴格禁止自然資源等有關部門新設經營性露天礦山礦業權(包括探礦權、采礦權),未經批準不得變更礦區范圍、開采礦種和開采方式。
通知明確,浙江省未來將不再新增經營性砂石礦山,原有其他礦山也不能變更開采礦種成為砂石礦山,同時禁止以工程施工為名違法開采。
另外,《通知》要求,批準立項的廢棄礦區生態環境治理恢復工程項目、建設工程用地紅線范圍內因工程施工開采礦產資源獲得礦產品的建設項目、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和毗鄰礦區綜合整治項目,不屬于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仍可以依法設立。
上述項目涉及開采礦產資源依法應設立采礦權的,仍然要依法設立。
在新設建設項目類礦業權管控上,《通知》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工程施工為名,在未取得《采礦許可證》的前提下開采礦產資源。對違反資源環境法律法規、污染環境、破壞生態、亂采濫挖的露天礦山依法予以關閉。
對違反規定批準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的,各地要依法依規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通知內容如下: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為認真貫徹落實《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浙江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浙政發〔2018〕35號)要求,經省政府同意,現就禁止新建露天礦山嚴格管控新設礦業權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禁止新設經營性露天礦山礦業權
各地要充分認識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意義,嚴格執行省政府關于“原則上禁止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的規定,嚴格禁止自然資源等有關部門新設經營性露天礦山礦業權(包括探礦權、采礦權,下同),未經批準不得變更礦區范圍、開采礦種和開采方式。
二、從嚴管控新設建設項目類礦業權
各地要堅持源頭控制,從嚴管控新設建設項目類礦業權。批準立項的廢棄礦區生態環境治理恢復工程項目、建設工程用地紅線范圍內因工程施工開采礦產資源獲得礦產品的建設項目、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和毗鄰礦區綜合整治項目,不屬于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上述項目涉及開采礦產資源依法應設立采礦權的,要依法設立,實現資源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
三、嚴厲打擊以工程施工為名非法開采礦產資源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工程施工為名,在依法應取得而未取得《采礦許可證》的前提下開采礦產資源。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嚴厲打擊以工程施工為名無證開采、越界越層開采、破壞生態環境等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打擊有組織實施非法開采礦產資源和破壞礦產資源、生態環境的行為,對違反資源環境法律法規、污染環境、破壞生態、亂采濫挖的露天礦山依法予以關閉。
四、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主要負責人要負總責,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依法加強對礦產資源的管理、監督和檢查,依法維護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構建良好的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各級自然資源部門要嚴格禁止新設經營性露天礦山礦業權,嚴格管控新設建設項目類礦業權;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本通知要求,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有關工作。對違反規定批準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的,各地要依法依規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通知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與《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浙江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浙政發〔2018〕35號)保持一致。
浙江省自然資源廳
2019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