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等建材工業是重要的基礎原材料產業,承擔著為國民經濟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供應用材料的重要任務,在城鎮化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陜西咸陽全市石灰石資源儲量豐富,支撐建材工業的區位優勢突出,市場潛力巨大。
但是,近年來,隨著大氣污染進一步加劇,咸陽全市面臨鐵腕治霾,國家對環境監測和治理的力度加大、“散亂污”治理等對砂石企業生產造成較大壓力。目前,陜西地區規劃建設2.9萬公里公路以及西安至延安鐵路,咸陽90%砂石場取締、關停,砂子150元/噸,開工不足。砂石骨料短缺或將令陜西基建工程開工出現隱患!
2018年以來,隨著國家環保督查對汾渭平原及長三角地區的日趨嚴格,加之西安市對秦嶺山脈的綜合治理行動影響,咸陽全市將近90%的砂石場已被取締或關停。
原材料價格猛漲導致成本上升。咸陽全市砂子、砂石等原材料價格一日幾漲,大大增加了商品混凝土企生產成本及資金壓力。C30混凝土550元/立方米,C50混凝土700元/立方米以上,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倍以上;砂子150元/噸,較上年同期增長近3倍;砂石130元/噸,較上年同期增長346.7%;水泥340元/噸,較上年同期增長47.8%。
陜西省統計局建議:
(一)抓轉型,調結構。認真貫徹國家的產業政策和技術政策,優化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積極推進建材工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積極發展建筑骨料等新型建材。依法關閉產品質量低劣、浪費資源、污染嚴重的企業。
(二)抓優勢,擴存量。依托優勢企業,發展建筑骨料等新型建筑材料。
(三)抓調節,適錯峰。在保持全市供需協調發展情況下,各相關部門應主動與企業協調,適時錯峰生產,維護市場平衡,同時為減少環境污染做出貢獻。
(四)抓自律,穩價格。現階段價格穩定是實現效益穩定增長的基礎,在當前供需關系仍然偏緊的情況下,確保行業自律是穩定價格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