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晚,鄭州市召開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沖刺調度視頻會,分析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空氣質量、氣象條件,通報橙色預警二級響應啟動以來相關措施落實情況。副市長黃卿參加會議。當前鄭州市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應急管控效果如何?
從大氣攻堅沖刺日調度視頻會上獲悉,橙色預警期間管控成效明顯,工業企業污染排放量每日可削減20.53%。
鄭州市全市列入橙色預警管控的企業3243家,占總數的75%。
據統計,應急管控期間處于零排放的企業約3000家,占總數的69%。截至12月11日,剩余企業中173家屬于重點監控企業,124家已經停產,49家生產企業三項污染物(煙粉塵、SO2、No,)實際排放總量38.66噸(其中7家上網燃煤電廠占比68.7%);
相比12月7日的48.65噸,排放量削減20.53%(其中7家燃煤電廠削減11.4%,3.3噸)。
據悉,全市列入錯峰生產企業共598家,主要涉及鋼鐵、焦化、鑄造、建材、有色金屬、醫藥(農藥)等6大類12個行業。
列入大宗物料錯峰運輸企業共11家。鄭州市啟動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二級響應后,全市598家錯峰生產企業,停產443家,限產155家;
全鄭州市11家錯峰運輸企業,停產9家,限產2家。
目前鄭州市列入清單的涉氣工業企業共計4348家,正常生產情況下四項污染物(煙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日排放峰值總量約560.3噸,市內六區峰值總量59噸,鞏義市峰值排總量187.6噸(占總數的33.5%)。通過應急管控,每日可削減排放量20.53%。
應急管控全力推進及時落實措施
據介紹,日排放10噸以上15家企業是重中之重,日排放1噸以上73家企業是次重點。日排放100kg以上企業269家占排放量總數的95.1%,全部納入管控重點。
10月份以來,已實施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6次,其中黃色3次,橙色3次。針對應急管控,全市環境監察系統已形成成熟的工作機制。
一旦發布管控指令,立即通過支隊工作群、全市環境監察系統工作群、“三員”管理工作群三個穩定的微信工作群,下達工作指令,市支隊12個工作組立即實施督查督導,實現應急管控指令迅速傳達到位、“三員”立即駐廠到位、督導組及時跟進督查到位。
目前,已出動1881人次,檢查企業2982家次,查處環境違法企業36家,所有問題已全部依法處置。
“三員”管理發揮作用。目前,企業“三員”入駐工作完成2批,涉及電廠、水泥、鋼鐵等12個行業,以及使用燃煤鍋爐(含生物質鍋爐)、納入錯峰生產和應急管控的企業。全市共計入駐“三員”企業949家,派住企業管理員970人、屬地網格員881人,定崗環保監督員472人,設立公示牌949個。在11月10日以來的4次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中,“三員”管理制度得到了檢驗,在督促企業落實管控要求方面,“三員”管理發揮了重要作用。
管控成效明顯,日排放量削減20.53%
從管控削減情況來看,管控成效明顯。全市列入橙色預警管控的企業3243家,占總數的75%。
據統計,應急管控期間處于零排放的企業約3000家,占總數的69%。
截至12月11日,全市173家重點監控企業124家已經停產。49家生產企業三項污染物(煙粉塵、So2、No,)實際排放總量38.66噸(其中7家上網燃煤電廠占比68.7%)。相比12月7日(管控前)的48.65噸,排放量削減20.53%(其中7家燃煤電廠削減11.4%,3.3噸)。
下一步,鄭州市環境監察部門將全力做好秋冬季環境監管。強力推進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各項重點工作。市民可通過撥打12369熱線舉報,環保部門將及時受理案件,嚴查嚴辦,打擊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