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PPP吃多了對于央企是降負債,民企則是要丟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1-1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基建通
核心提示:在國家對PPP支持和鼓勵的政策下,PPP的狂熱正甚囂塵上,很多建筑企業堅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的戰略方向,積極投身于PPP業務的發展,甚至將核心競爭力定位于PPP業務。我們看到,那些地方財政好的地方政府,并不是那么熱衷于PPP模式,反倒是一些地方財政狀況差的地方政府,推出了大量的PPP項目,對建筑企業而言,尤其是民營企業,在PPP模式上一定要量力而行、謹慎對待:選好項目,爭取早一點退出;選擇財政狀況好的地方政府項目;對于沒有運營收入作保障的PPP項目要謹慎。

01

大批手握千億PPP的企業

這一年過得非常艱難


比如號稱拿了5700億政府訂單的金誠集團,被曝大多數PPP項目均停留在框架協議或口頭約定層面,尚未正式立項,更未進入動工階段,卻以PPP項目名義發行基金,用后期投資資金支付前期的短期回報,以騙取更多投資,被媒體詬為“龐氏騙局”。


再比如東方園林,這位環保領域的明星企業,由于不停的上馬PPP項目,資金鏈非常緊張,導致員工工資都發不出來,要靠不停的融資才能續命,結果一朝發債涼涼。


命懸一線的東方園林只好宣布引入國資,最新消息,北京朝陽區國資旗下的盈潤匯民基金就是接盤俠之一,擬參股東方園林,受讓公司不超過總股本5%的股份,成為東方園林的戰略股東。


還有龍元建設,盡管沒有曝出危機,但其三季度經營數據報告已經有跡可循:2018年1-9月的PPP業務(融資合同模式)新接119.65億元,同比PPP投資業務規模有所縮減,主要是因為公司根據外部政策、金融環境的變化,采取提高門檻、精選項目的市場策略,謀求健康可持續發展。


2018年公司調整了項目承接區域,也提升了項目收益率要求和風險評審標準,所承接項目大部分系發達地區的優質項目,其中江浙區域業務占據超一半,公司將持續根據政策及市場環境的變化,適時調整市場策略及投資策略,在質與量之間努力尋求平衡點。


這說明,龍元建設內部已經感知到危機逼近,開始調整接單策略。


除了企業,地方政府也放緩了PPP上馬的速度。


近日,廣東水電二局發布了關于終止國道238線普寧交界至惠來惠城段改建工程特許經營權協議的公告。


該項目2016年9月29日發布中標,2017年4月19日簽訂特許經營協議,卻在2018年10月被叫停。而當地政府給出的理由是:該項目屬需整改的PPP項目,為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有效防范化解債務風險,決定予以終止。


公告有一點引起了小編的注意:該PPP項目尚未實際開展,終止該PPP項目,公司不會承擔違約責任,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不會損害公司及廣大股東的利益。也就是說,項目落地已經3年,至今還未開工。在小編整理的PPP退庫清單中,類似的PPP項目不在少數。



02

國家嚴控PPP債務風險

環保領域成重災區


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環保產業曾是資本市場眼中的香餑餑,而今年以來,卻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


在環保領域,類似東方園林的例子就更多了。盛運環保債務危機、三聚環保兩個半月虧7.7億元,蒙草生態高管減持、商譽暴雷,神霧環保陷入套路門、永清環保大老板被帶走調查……


好巧不巧,又趕上了環保督查最嚴的時機。


最近中央督察組在“回頭看”過程中發現,揭陽市占隴污水處理廠等9個鎮級污水處理項目,2015年北控水務以PPP模式低價中標后,借口實際投資可能遠超投標報價而遲遲不肯正式簽約。


被點名的北控水務,跟東方園林實力不相上下,卻也存在低價中標又失信的尷尬局面。


為何環保領域會成重災區?


業內人士解釋:2015年以來,PPP模式在環保領域廣泛應用,迅速提高了上市公司在手項目規模。但是這種發展模式導致,大量項目處于建設期,對資金占用較大,回款周期較長,推高了環保工程類公司(尤其是PPP板塊)的資產負債率,部分公司現金流惡化。


事實上,PPP對于環保上市公司來說可能是一種飲鴆止渴式的訂單獲取方式。按照行業內的說法,PPP既是天使,也是魔鬼。本質上,PPP是政府舉債的一個新的方式。只不過這個本質經過PPP化妝,打扮得很漂亮。有的地方政府原有的舉債模式行不通,融資平臺受限,因房地產調控土地財政難以為繼,轉而開始大規模發展PPP。


說白了,在這場動蕩中折戟的企業基本上都是因為戰線拉得太長,彈藥供給不上,導致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變得極其脆弱;再加上去年開始國家推動了PPP清庫等一系列去杠桿措施,這一變動讓一眾手握杠桿的企業從攻城略地轉為清償債務,最終陷入危機。



03

接不到PPP,等死

接多了PPP,撐死!


根據業內企業PPP的接單差距,可以形容為“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小編總結了那些被“澇死”或正在“澇著”的企業,或多或少存在著以下問題:


1、PPP狂熱、盲目跟風


在國家對PPP支持和鼓勵的政策下,PPP的狂熱正甚囂塵上,很多建筑企業堅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的戰略方向,積極投身于PPP業務的發展,甚至將核心競爭力定位于PPP業務。我們看到,那些地方財政好的地方政府,并不是那么熱衷于PPP模式,反倒是一些地方財政狀況差的地方政府,推出了大量的PPP項目,對建筑企業而言,尤其是民營企業,在PPP模式上一定要量力而行、謹慎對待:選好項目,爭取早一點退出;選擇財政狀況好的地方政府項目;對于沒有運營收入作保障的PPP項目要謹慎。PPP狂熱、盲目跟風,會使一批沒有核心能力的施工企業失去許多機會,走向失敗。



2、盲目投資、擴張太快


那些倒下的建筑企業,往往都是盲目擴張、拼命鋪攤子、過度融資、濫用杠桿,攤子一旦鋪得太大,資金就容易跟不上,此時銀行的抽貸斷貸的后果難以想象。隨著建筑工程企業規模的不斷壯大,那些已經擁有一定市場份額的大型企業集團都面臨著如何拓展經營空間的問題。無論是走擴大企業規模提高市場占有率的橫向經營擴張之路,還是涉足相關行業進行縱向經營擴張,正確處理擴張與防范風險的矛盾關系都是企業深化經營成敗的關鍵。


3、墊資潛規、低價中標


墊資是建筑行業內公開的潛規則,甲方不管有錢沒錢,都要建筑商墊資,沒錢的開發商更要找一家有錢的建筑商來墊資。盡管建筑商對墊資滿腹怨言,卻只能硬著頭皮接受,因為僧多粥少。很多地方所謂的低價中標,讓建筑企業根本沒有利潤,一旦回籠資金不順利、付款不及時,就會產生一連串債務反應,陷入資金困境。如果說墊資是建筑企業倒閉的前奏,那么“低價中標+墊資”則加速了建筑企業的倒閉。



4、民間融資、飲鴆止渴


有些建筑企業即便手上有些資金,也會采取向銀行貸款的方式,來換取企業更大的發展。銀行一旦斷貸抽貸,企業的資金鏈就很容易斷掉。民營建筑企業向銀行貸款越來越難,特級一級資質的企業融資相對容易些,二級以下的企業根本融不到資,于是企業更多的債務來自于民間借貸和職工集資,如此企業資金危機爆發的風險性更大。


5、過度自信、多元化管理失控


迅速進入與主業不相關的陌生產業領域,實施盲目的多元化戰略,這些企業很快就會陷入轉型發展的困境。建筑企業切忌背離其專業優勢特點搞多元化,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企業經營應該與企業的能力相匹配,才能走得好、走得遠。


也許你會問,央企拿到的PPP訂單都是上萬億的,為何沒有出現債務危機?因為別人是央企啊!too young too naive!


04

PPP大戶們

能否安然度過這場危機?


今年的國常會提到“加快今年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和使用進度,在推動在建基礎設施項目上早見成效”,“要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等信息。


根據財政部數據,18年上半年地方債發行3673億元,結合去年未使用的限額,下半年專項債發行額可達1.2萬億。而且目前來看,整體債權的發行速度正在全力加快,到位的時間將會快速縮短,PPP項目的整體回血時間要到了。這對迫切需要資本的PPP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近日也出現了許多關于國資馳援民企的新聞,國家層面再三重申“民營企業是自己人”,銀行那邊也提出要一視同仁,給予民企同等的待遇。一切似乎有了好轉的跡象。


不過小編還是善意的提醒一句,

建筑企業們,

接單一定要量力而行。

PPP雖好,可不要貪杯哦!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酉阳| 讷河市| 乌拉特前旗| 黄浦区| 托克逊县| 镇远县| 峨眉山市| 文水县| 工布江达县| 怀来县| 贺兰县| 德化县| 五常市| 云梦县| 凤山市| 汤原县| 原阳县| 平舆县| 巩留县| 教育| 横峰县| 渑池县| 双牌县| 确山县| 兴山县| 白山市| 彰化市| 文水县| 勐海县| 洪湖市| 万年县| 阳原县| 治县。| 海兴县| 宁远县| 武邑县| 扶沟县| 琼中| 濮阳市| 林西县| 辉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