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印象中,混凝土攪拌站粉塵彌漫,生產環境讓人無法順暢呼吸。在今年徐州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行動中,各類攪拌站被列入重點整治范圍。日前,記者跟隨專項工作五組的巡查活動了解到,全市90家預拌混凝土攪拌站,已有72家完成綠色生產改造,恢復生產,其余18家因產業結構調整、搬遷等原因,已經停產。
近日,巡查人員來到徐州中聯混凝土新德攪拌站。進入重點監控的物料堆場,鏟車來回鏟運黃沙等物料,頂部600個懸掛式霧化噴頭在不間斷噴淋,每堆物料之間還設置了4米高的隔離墻。該生產場所有效抑制了粉塵,一片潔凈,感覺不到嗆人的味道。
據了解,該攪拌站平均每天有8000噸砂石等原材料進廠,進出廠區的車次達600輛,揚塵防治任務艱巨。全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開展以來,該攪拌站立即進行了停產整治,今年5月底通過驗收,6月份恢復生產。站長劉真琳表示,以前這個料場在卸料的時候容易起灰塵,達不到環保要求,用了霧化噴淋之后,降塵率能達到95%以上。
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指揮部專項工作五組混凝土監管組副組長張建鋒表示,目前,該攪拌站按照《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技術管理規程》的三星級標準要求,完成了環保升級改造,基本實現了筒倉、物料堆場的全封閉,霧化噴淋系統的全覆蓋,廠區道路的全硬化,進出廠車輛的全清洗,廢料廢水全部回收利用。同時該攪拌站增加了一些綠化面積,正努力建設綠色環保的花園式攪拌站。
據其介紹,目前全市共有預拌混凝土攪拌站90家,其中市區41家,已完成綠色生產改造的有26家,且已恢復生產。其它15家因產業結構調整、搬遷、環保整改不力等一些原因,已經停產;縣區有預拌混凝土攪拌站49家,其中46家已完成綠色生產改造,停產3家。恢復生產的這些攪拌站,將進一步向著綠色花園式攪拌站標準升級。下一步專項工作五組將繼續加大巡查力度,對恢復生產的預拌混凝土攪拌站進行不定時巡查,確保大氣污染防治效果長效化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