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徐州發起大氣污染防治行動以來,根據市大氣污染防治指揮部統一部署,市城鄉建設局組成專項工作五組,迅速開展工作,組織若干督查小組對全市建筑工地、拆遷工地、攪拌站及移動機械進行全天候督查。
5月18日,專項工作五組組長、市城鄉建設局局長楊明就該組治理工作的舉措辦法、整治進展情況及下階段工作的打算進行了介紹。
拆遷工地揚塵管控是專項五組的工作重點之一。楊明介紹,防控的標準是按照市大氣辦印發的《市區工地揚塵污染管理規范(試行)》來逐項比照的。
為督促責任主體落實,該組根據這一規范,對拆遷工地的揚塵治理采取了四項措施:
一是建立了快速反應模式。
二是構建了聯動督查網絡。
三是明確了動態報送制度。
四是采取了多種檢查方式。
近日,市263環保督查暗訪組在督查中發現,位于銅山區與鼓樓區交界處的拾屯辦事處的拾潤路上,幾十畝的拆遷現場全部裸露,空氣中彌漫著細碎粉末。此外,在拾潤路南側的廠房中發現一個大型沙場,堆場覆蓋也不全。
對此情況,該組隨即安排監管小組迅速趕赴現場進行督查督辦,現場向銅山區政府、銅山區住建局、拾屯辦事處下發督辦單要求立即整改,并要求屬地責任單位對該工地多處地塊全面自查,在未獲得市城鄉建設局房屋拆除施工備案手續前,不得施工。
楊明介紹,該組為遏制這一現象,采取了相應的監管措施。
一是進行源頭防治。
要求拆除方必須將揚塵污染防治措施列入拆除實施方案中,并由專項資金提供經費保障;在拆除作業前配備齊全抑塵設備,并向該局申請報備,經現場核查確認后,方批準拆除作業,在拆除同時現場派人進行監督。
二是對存在問題的項目在整改完成后的1周內,由執法監管組進行“回頭看”。
對主觀上不重視,治理意識不到位的責任主體,一律上報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并進行曝光。
三是加強業務指導。
針對存在問題的拆遷工地在整改中與標準要求之間的差距,將嚴格對照治理標準,會同屬地政府、街道辦事處和責任主體多方會診,督促其逐項整改到位。
拆遷工地揚塵治理,徐州用了這四招!
攻堅行動任務中,專項五組對各類攪拌站嚴格予以合理規劃、規范。
4月13日,根據建設部和省住建廳制定的《綠色生產規程》,結合徐州市實際,該專項組制定下發了《市預拌混凝土企業綠色生產標準》,進一步明確了改造的標準和要求,混凝土企業通過改造要基本達到生產地面全硬化、料場全封閉、粉塵零污染、污水零排放的總體要求,有條件的還要增加綠化面積,建設花園式攪拌站。
目前全市共有89家混凝土企業,其中市區41家(含銅山、賈汪)、縣區48家。截至4月底,已完成整治并達標的,市區28家、縣區45家;正在進行整改的8家(市區);因生產標準不達標,已責令停產的8家(市區5家、縣區3家)。
通過綠色生產改造,我市混凝土企業的生產標準得到了提高,鑄本、中聯,誠意3家企業還獲得了建設部綠色三星建材評價標識,成為省內第一批、國內第二批獲得綠色建材三星標識混凝土企業。
下一步,該組將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督促企業5月底前按時完成改造任務,屆時完不成改造任務的要堅決予以關停。
大氣污染防治是一項攻堅戰、持久戰,是一項需要長效治理、長效維護的工作。
楊明表示,市城鄉建設局將繼續保持高壓態勢,進一步完善優化長效機制,不斷總結工作經驗,推進揚塵治理攻堅戰,實現人與社會、自然環境、生產與生活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