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浙江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持“八八戰略”總綱,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焦聚力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大力發展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新經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全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質量效益明顯提高,形成了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勢頭,實現了穩中求進的良好開局。 1-3月,工業、財政收支、進出口、消費較快增長,存貸款同比多增,CPI漲幅擴大,PPI漲幅回落。 一季度,浙江省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等主要指標同比增減不一。
一、基本情況
(一) 水泥散裝率同比減少。一季度全省水泥散裝率81.04%,同比減少1.44個百分點。4個市的散裝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嘉興89.17%、湖州88.53%、寧波87.03%、杭州86.96%、紹興81.22%。全省列入散裝率考核的8個市中,同比提高的市:麗水、杭州、湖州市,分別增長2.62、1.45和1.09個百分點,其余5市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金華市下降最明顯,減少10.79個百分點。
(二)散裝量下降幅度高于水泥產量的下降。一季度,全省累計水泥產量2110.29萬噸,同比減少117.85萬噸,增長-5.29%。全省散裝水泥供應量累計完成1710.19萬噸,同比減少108.52萬噸,增長-5.97%。其中,3月份全省供應量完成668.31萬噸,同比減少174.05萬噸,增長-20.66%。一季度, 全省除寧波、衢州兩市外,其余7市的散裝量同比均減少。
(三)使用量同比增加、中轉量同比略減。一季度,溫、臺、舟等三市散裝水泥使用量累計382.30萬噸,同比增加79.21萬噸,增長26.13%。甬、溫、臺等三市,列入統計對象的散裝水泥中轉出庫量累計71.99萬噸,同比減少9.19萬噸,增長-11.32%。到3月末,三市中轉庫庫存量71.99萬噸,同比減少9.19萬噸。
(四)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產量實現雙增。一季度,全省預拌混凝土產量3728.52萬立方米,同比增加393.40萬立方米,增長11.80%。預拌干混砂漿產量141.24萬噸,同比增加19.24萬噸,增長15.77%。
二、運行分析
(一)主要量率指標分析
1.散裝率同比下降。一季度,全省水泥散裝率81.04%,同比減少1.44個百分點。主要原因:金華市散裝率斷崖式下降。一季度,金華市散裝率為65.57%,同比下降10.79個百分點,拖了全省的后腿。主要是金華市的兩家水泥企業散裝率下降明顯:浙江紅獅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散裝率43.76%, 同比下降31.51個百分點;蘭溪超峰水泥有限公司散裝率47.10%,同比下降27.90個百分點。分析原因,主要是當地統計局為了能更真實的數據,對企業的統計有了更高的要求,統計口徑前后略有不同,導致散裝率下降明顯。
2.水泥、散裝水泥供應量均同比減少。2018年一季度,全國累計水泥產量3.76億噸,同比下降4.51%,浙江省水泥產量同比下降5.29%。分析今年一季度散裝水泥供應量的走勢,增長率由1月的34.04%,到2月的6.43%,再到3月的-5.97%,呈逐月遞減態式。其主要原因:一是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浙江南方等大型水泥企業主動作為,通過季節性淡季生產調控、行業自律、錯峰生產和區域協調等工作,保持行業低庫存運行,去產能、去產量、提效益,減少生產和供應;二是杭州、紹興等市由于環保要求或廠房搬遷等原因,部分水泥企業基本關停,導致產量聚減;三是浙江的大型水泥企業減少對外省的水泥供應,占比下降30%左右。散裝水泥供應量的減少可能會有較長時間的持續,但對全省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企業的散裝水泥供應不會有大的影響。
3.預拌砂漿應用穩步推進。隨著全省“禁現”砂漿工作的深入展開,加之宣傳和政策的引導、執法力度的提高、質量管控的加強,預拌砂漿產品正逐漸被接受和使用。一季度,預拌砂漿供應量增長幅度大,開局良好,累計供應量增長15.77%,比2017年一季度的增長多了3個百分點以上。全省預拌砂漿產量前三位是:杭州36.85萬噸、嘉興28.55萬噸、寧波22.12萬噸;同比增加量前三位是:寧波9.17萬噸、溫州7.88萬噸、嘉興2.83萬噸;增長率前三是:溫州117.99%、寧波70.87%、臺州56.92%。
4.預拌混凝土產量同比增長明顯。1-3月,全省預拌混凝土累計產量增長11.80%,比2017年一季度的增長多了2個百分點以上。全省累計同比下降的只有杭州市,增長率-5.50%。主要原因是: 由于杭州市的混凝土企業搬遷較多,新建成的混凝土企業未能及時列入杭州市的統計,導致一季度預拌混凝土同比出現下降。漲幅居全省前三位的是:臺州32.86%、衢州29.02%、金華28.57%。
預拌砂漿和預拌混凝土雙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雖然一季度尚未進入建設施工的黃金期,但是自去年以來,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去庫存”政策的貫徹實施以及基礎設施、固定資產投資增加等,購房者熱情高漲,銷售市場較為火爆,住宅、辦公樓等銷售量大幅提高,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的用量也隨之提高。一季度,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使用散裝水泥分別為1107.98萬噸和139.73萬噸,合計使用散裝水泥1247.71萬噸,占全省散裝水泥用量的72.96%。
(二)全省水泥、預拌混凝土價格明顯回落
1.水泥市場樣本企業產品價格有所回落。根據省商務廳水泥市場樣本企業的統計數據顯示,本月P.O425平均價為435元/噸,環比下降了45元/噸。全季P.O425平均價為465元/噸,水泥價格同比去年一季度價格,上漲130元/噸;環比上一季度平均價格,下降34元/噸。主要原因:一是有鑒于2017年下半年開始的水泥價格瘋漲,春節后,大型水泥企業如南方、海螺、紅獅等企業采取措施,積極組織貨源。二是經過春節的休息后,很多施工工地恢復生產時間不一,實現了錯峰開工,也相應的緩解了水泥供應緊張的狀況,從而讓水泥價格有所回落。
2.混凝土企業產品價格下降。3月,預拌混凝土C20平均價438元/立方米,C25平均價458元/立方米,C30平均價472元/立方米,環比價格平均下降25元/立方米。本季C20平均價452元/立方米,C25平均價476元/立方米,C30平均價490元/立方米,同比去年一季度平均價格上漲93元/立方米。主要原因:一是黃砂、水泥、石子等原材料價格正在逐步回穩,預拌混凝土的生產成本略有下降。二是《價格信息》上的價格下調。
三、二季度工作要求
(一)全力做好散裝水泥量率目標任務的分解工作
根據省散裝辦《關于下達2018年全省散裝水泥量率目標任務的通知》(浙散辦〔2018〕10號),確定了各市2018年散裝水泥量率目標任務。其中一類目標:全省水泥散裝率達到82%,溫州、臺州、舟山3市散裝水泥平均使用率達到72%。二類目標:各市完成清潔生產改造的預拌混凝土企業比例不低于95%,預拌砂漿供應量達到1000萬噸。
各市散裝辦要根據下達的目標任務,盡快分解落實到縣(市、區)和有關生產、使用企業,要增強責任心和緊迫感,克服困難,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真抓實干,努力完成目標任務。
(二)密切關注影響散裝水泥量率等指標的行業動態
二季度,隨著天氣轉熱,基建項目的陸續開工和房地產市場的繼續回暖,前期積壓的需求將逐步釋放,季節性的出貨量恢復,水泥行業相關聯的產業需求量會逐步增加,散裝量率有望重回增長。隨著國家對水泥生產企業及建設工程預繳的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取消,水泥生產企業及建設工程的制約和監管手段被減弱,包裝水泥量有上升苗頭。全省各級散裝辦要能夠適應新常態,主動深入企業,密切關注所屬轄區內水泥企業情況,開展使用包裝水泥的執法檢查,特別是水泥中轉庫的二次包裝。
(三)著力促進預拌混凝土清潔生產
要著力促進預拌混凝土企業清潔生產改造,完成清潔生產改造的企業比例不低于95%(不含搬遷企業)。積極推進“綠色混凝土攪拌站”建設,推進碼頭、堆場和預拌混凝土攪拌站的料倉和傳送裝置密閉化改造。淘汰不符合清潔生產的產能,進一步優化混凝土企業布局,化解過剩產能,促進市場有序競爭和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四)積極推動預拌砂漿產業發展
一是繼續開展預拌砂漿質量抽檢,重點檢查產品的工地樣,對產品質量不合格的企業公開曝光;二是著力提高機械化施工水平和預拌砂漿進家裝工程,擴大機噴規模,提高預拌砂漿進家裝的比例;三是聯合建設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實現“三個百分百”,即禁現區域內的工程百分百檢查、禁現工作存在的問題百分百整改、對違法項目百分百實施處罰。
總的來看,今年散裝水泥各項指標發展的不確定性、復雜性上升,運行中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下階段,做好充足的準備,確保工作不松懈,努力完成今年省散裝辦下達的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