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化解過剩產能是水泥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前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
核心提示: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蒙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化驗室主任劉麗芬已經在水泥行業工作了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破除無效供給,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我認為切中了要害,化解過剩產能對于水泥行業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蒙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化驗室主任劉麗芬已經在水泥行業工作了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破除無效供給,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我認為切中了要害,化解過剩產能對于水泥行業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劉麗芬代表告訴記者,雖然經過近兩年的化解,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有所緩解,但還沒有徹底解決,需要持續發力。目前,全國人均水泥產量高于發達國家人均水平的四至五倍,從2015年起全國水泥行業量價齊跌。就內蒙古而言,近幾年水泥產能發揮率僅為50%。“隨著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將進一步加劇。”


   劉麗芬代表說,蒙西水泥公司作為牽頭單位,自2016年起,與自治區幾家大型水泥企業進行了以資本為紐帶的合作,組建內蒙古水泥集團公司,現已取得重大進展,預計將在今年上半年投入運行。按照合作協議,集團的出資企業必須主動壓減25%的產能,這將扭轉全區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的局面,并且有利于消除目前的行業亂象。


   面對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水泥行業化解過剩產能、推動產業升級的任務艱巨。劉麗芬代表提出了三條建議。第一,建議國家盡快修訂通用水泥國家標準,只保留現行硅酸鹽I型和II型水泥標準,取消其他通用水泥品種,并調整完善特種水泥、專用水泥的標準,這樣不僅可以核減低品質水泥產能約7—8億噸,還能大大提高我國水泥質量標準,并與國際水泥質量標準接軌。第二,借鑒煤炭行業去產能經驗,設立水泥行業去產能基金,用于安置去產能項目的下崗職工。第三,加大對“錯峰生產”政策執行情況的檢查力度,對不執行該政策的企業頂格處罰。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山市| 盐山县| 嘉义县| 郧西县| 本溪市| 定州市| 钟祥市| 讷河市| 新化县| 磐石市| 金寨县| 宜宾县| 西青区| 开封县| 中西区| 西峡县| 斗六市| 若羌县| 黄大仙区| 九台市| 苏尼特左旗| 张家港市| 安龙县| 泗阳县| 海阳市| 桂阳县| 新丰县| 上思县| 忻城县| 新龙县| 府谷县| 潼关县| 聂拉木县| 福海县| 鄄城县| 长沙市| 开平市| 通城县| 瑞金市| 张家港市| 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