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近日水泥玻璃相關個股股價調整較多,但我們認為不必過分擔憂,主要原因:
價格整體表現繼續向好,庫存持續下滑
11 月中旬以來,隨著北方地區全面進入錯峰生產,南方部分省市地區階段性限停產,水泥和熟料供應大幅減少,同時受下游工程趕工,需求集中釋放影響,部分地區出現供不應求現象,水泥價格大幅走高,呈現普漲局面;12 月以來各地繼續延續向好行情,前兩周水泥價格分別環比上漲6%和2.8%,主要以華東和中南地區為主,庫存持續呈下滑態勢,截至12 月15 日全國水泥庫容比已降至51.1%,而華東地區、長江流域等地已降至45%以下,較多區域處于“空庫”或“半空庫”狀態。
目前隨著北方地區天氣轉冷,供需逐步停滯進入淡季,市場整體趨于平穩;南方地區因距離春節尚有時日,需求仍較旺盛,且環保持續趨嚴(12 月10 日江西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下發《關于啟動大氣污染防治強制性攻關沖刺措施的緊急通知》,要求12 月20 日至24 日水泥企業實施錯峰停產),供應緊張局面仍未緩解,繼續保持穩中有升態勢,預計春節前市場整體仍將保持高位運行。
個別地區混凝土協會提出限價監管要求,但供需關系仍為價格主導因素
繼上周武漢、貴州地區混凝土協會分別發布《關于請求政府干預水泥等建材價格亂象的緊急報告》和《關于響應和支持貴州省實施“大扶貧”戰略攻堅階段的工作精神,嚴禁水泥、混凝土等主要建材產品嚴重高于<貴州省工程造價信息>市場參考價格銷售的通知》,公開質疑水泥行業涉嫌價格壟斷;11 日武漢市混凝土企業又自發組織停工措施以示對水泥提價的抗議。
混凝土行業由于行業自身自律不足、競爭混亂、企業競爭力弱等,為了搶占市場,通常通過低價競爭,甚至墊資運作方式,一直以來為水泥到工程整個產業鏈中競爭相對慘烈的環節。此輪水泥價格上漲原因主要為限產導致庫存低,甚至產生脫銷所致,提價符合自然的市場經濟規律,即供需關系仍為價格主導因素,混凝土協會所認為的壟斷共謀并非主要原因。日前武漢建筑工業協會已經建議混凝土企業開工,正視目前競爭環境,也承認了水泥脫銷提價的現象;而貴陽市混凝土協會負責人也表示文件中指導價存在滯后,在全國水泥價格普漲情況下,與目前市場情況可能存在不對等,水泥和混凝土行業都應遵循市場規律,且協會本身只有指導建議權利,而不具備執法權,不用過分擔憂。
水泥調整無憂,繼續看好春季
短期來看冬季限產對供給端形成短期鉗制,我們預計現階段到明年春節前后,水泥價格保持高位運行,而庫存整體維持低位水平,多數華東、中南地區水泥上市公司四季度單季度業績有望超預期,而庫存保持低位將使得原本淡季應該回調的價格保持高位堅挺,明年開春需求復蘇后進一步提價可期,繼續看好春季。
重申2018 年年度策略觀點:新均衡,新思路
水泥板塊——暖春可期,推華東,看甘肅:首先,只要需求端不出現崩塌的風險,行業新均衡(正文詳細分析新均衡)可持續,龍頭優勢凸顯,同時,冬季限產超預期使得今年冬季行業運行淡季不淡,預計淡季價格高位震蕩,庫存維持低位,為明年開春需求恢復后的水泥提價打下基礎,首選行業龍頭公司,兼顧業績彈性和分紅收益帶來安全邊際的海螺水泥,推薦華東和中南地區水泥其他龍頭企業——華新水泥、萬年青、上峰水泥;其次,重點關注區域供求格局出現改善的區域,首選甘肅,推薦祁連山,關注周邊區域龍頭寧夏建材、金圓股份和天山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