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市是湖南第二大人口城市,也是湘南的重要交通樞紐,“南岳衡山之秀”聞名天下。據悉,該市混凝土協會現有會員企業30家,在營企業24家,設計總產能2670萬立方米,2016年度有資質的合法企業產銷量僅為455萬立方米,平均產能利用率為17%。今年全年預計生產銷售360萬立方米,平均產能利用率將不到14%。由此可見,該市混凝土產能已是嚴重過剩。目前,上游原材料價格飆升,但是該市混凝土價格一直在340元/立方米低位徘徊,導致全行業贏利能力下降,已瀕于虧損邊緣。相反,該市城區周邊尚有12家無資質混凝土“黑站”在生產銷售無證產品,設計產能約500萬立方米。在今年中央環保督察時被政府關停,現在大多數又死灰復燃,以低價傾銷擾亂市場秩序,在一些城市周邊附屬工程市場上,出現了“正規軍(有證站)”打不過“游擊隊(黑站)”的怪現象。
衡陽市金鼎混凝土公司是市政府招商引資項目,投資4000余萬元,建設了2條專業處理城市建筑固體廢棄物的180環保生產線。今年1~10月份,一共只生產了4萬多立方米。該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說:“招商引資時對企業信誓旦旦的。現在面對一個混亂不堪的行業和一個無序競爭的市場,我們只能聽天由命了。”
記者從該市相關部門了解到,早在2013年8月,衡陽市人民政府就出臺了《預拌(商品)混凝土監督管理辦法》,其中規定凡是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采購、使用非法生產的或不合格的預拌(商品)混凝土的;不按規定執行預拌(商品)混凝土交接檢驗制度的;擅自在現場攪拌混凝土的;其它違反本規定的行為”,政府部門要對施工單位和個人依法實施行政處罰。
不過,據衡陽市混凝土協會有關企業卻反映,有關部門對無證“黑站”和現場攪拌工程站點存在管理缺位、處罰不力的情況。協會會長、南方新材料衡陽運營中心總經理曾志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C30混凝土為例,合法企業的直接生產成本約為330元/立方米,而非法“黑站”賣280元/立方米。這種混凝土質量怎么保證?混凝土市場何以不亂象叢生?目前,全市合法混凝土企業累計應收賬款高達16億元,而去年全行業工業生產總值只有13億元。全行業瀕臨虧損已是不爭事實。
據記者了解,2014年底,衡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就出臺了《衡陽市城區預拌(商品)混凝土行業發展規劃》(2015~2020),該規劃分析指出,截至2014底,全市25混凝土企業(其中13家有證企業,12家待批辦證規模企業),總產能突破2000萬立方米,市場實需求量650萬立方米(其中房屋建筑400萬立方米,其他工程250萬立方米)。《規劃》還強調指出,行業主要存在產能嚴重過剩、混凝土質量保障難度大、布局不盡合理、從業人員素質亟待提高、綠色環保技術改造任務重等一系列問題。
另據了解,土地使用證是導致混凝土企業成為無證黑站的主要原因。衡陽市現有24家在營企業已經全部完成環保技術改造,其中有8家新建混凝土站,政府環保站驗收通過了,該交的費用都交了,該上繳的稅收都繳納了,可是因為無土地使用證,或者是租賃的土地,導致這些混凝土企業的資質證4年多時間一直辦不下來,長期處于試生產狀態,成為當地對混凝土企業管理的一大“奇葩”。曾志強表示,按照國家生產標準,預拌商品混凝土根本就沒有“試生產”一說,衡陽市土地供應已經成為制約混凝土行業健康發展的“瓶頸”。
為此,會員企業一致呼吁國家出臺混凝土行業管理規范性文件,對有關部門不辦事、不擔責進行問責,打擊非法企業生產銷售混凝土,重建混凝土市場秩序,推進混凝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