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把綠色智能作為行業轉型的方向?
一、國家政策導向,中國制造業方向驅動。
《中國制造2025》提出,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可以看出在綠色生產方面。“綠色”是《中國制造2025》的一個導向。國家的剛性約束使混凝土企業“負重”,環保問題對企業的限制加大,這些都會給原來的經營方式帶來壓力。受到上下游產業的雙重擠壓,混凝土企業生存的壓力反增,行業轉型迫在眉睫。
二、信息化助力混凝土企業轉型升級。
人力和生產要素成本巨大,如一般混凝土企業,一線主要崗位加中層管理人員基本20人左右,年人員成本就約百萬;同時市場上原材掀起了漲價的瘋潮,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暴漲讓企業成本陡增。
若通過信息化手段,流程再造,不僅效率提升,還可有效幫助企業減員轉崗三分之一以上,從而大幅度節約人員成本。
三、經濟疲軟態勢長期維持,市場增速緩慢。
經濟“新常態”持續深化,國內經濟運行壓力增大,產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矛盾突出。國內實體經濟受到虛擬經濟的沖擊,制造業生存發展步履維艱,部分地區甚至出現萎縮,混凝土市場則隨之下滑。
領軍企業如何發揮帶頭作用?
領軍企業是行業的方向標,經過深度思考總結,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說:
1、面對預拌混凝土行業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已陷入發展瓶頸和困境的局面,大企業必須勇立潮頭,率先垂范,擔當起示范、引領的責任;
2、領軍企業能夠堅持轉型、創新、升級、提質的發展理念,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推動力,以綠色-環保-智能制造為路徑突破,通過市場化機制下的商業模式創新,采用政策指導、環保監督、市場監管、標準規范、行業自律等多種有效措施,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落后產能的推出,優化產業結構,增強行業創新活力,實現行業轉型升級的總體目標;
3、領軍企業能率先轉變觀念,確立預拌混凝土先進制造業的產業屬性,積極推動行業建立完整的原材料產業體系、齊全的高端制造裝備體系、先進的混凝土材料科技體系,建設綠色工廠和樹立清潔生產形象,確立環保功能的社會定位;
4、領軍企業能主動作為,加強行業自律,加快推進行業的聯合重組,優化區域產業結構,通過提升質量、環保、能耗、安全等方面的標準規范,淘汰落后;
5、領軍企業有足夠的實力,強大的經濟支持,創新科技,快速實現企業的綠色生產,智能制造標準和示范生產線,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從而帶動整個行業綠色智能轉型步伐的加快。
相信只要行業領軍企業以行業責任為已任,勇于擔當,敢于作為,善于突破,循著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方向,必能帶動整個行業綠色智能轉型的速度,促進行業全面提升核心效力。必能引領中國的混凝土行業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