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前,中央環保督察再度利劍出鞘,實現對全國各省(區、市)督察全覆蓋,同時在環境問題上的執法力度、處罰力度方面也大大增強。再次展現了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戰略地位的態度,彰顯了中央要徹底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決心。
同比往年,我國嚴重環境違法情形逐漸減少,環境質量也在日益改善。
然而在這種環保高壓態勢之下,有群眾反映稱,在山西省鄉寧縣,數家攪拌站在沒有環評等方面手續的情況之下,數年來明目張膽地一直進行違規生產。
為何鄉寧縣會存在這樣的情況?“我們這個地方,天高皇帝遠……”在記者實地調研中,有鄉寧縣老百姓面對記者如是說。
鄉寧縣隸屬于山西省臨汾市,位于臨汾市西隅,呂梁山南端,西隔黃河與陜西為鄰。
而臨汾市,因為當地政府環保不力,在2017年初,可以說在全國人民面前火了一把。
2017年1月,臨汾污染指數排全國第一。1月19日,被環保部緊急約談,臨汾成為當年首個被約談的城市。環保部要求臨汾,必須加大污染企業整改力度,加強污染治理。臨汾市長劉予強、副市長閆建國公開向全體市民道歉。
非法企業被指有“保護傘”
三個月前,鄉寧有群眾向多家媒體舉報,稱鄉寧縣多家攪拌站存在非法生產、經營、銷售混凝土的行為,其中三鑫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鑫建材)最為猖獗。在該企業成立后,環評手續以及生產資質都沒有辦下來的情況下,大肆承攬多項政府重點工程。因為有縣政府的“關系”罩著,所以該非法企業一直未受到任何處罰。
舉報信上稱,三鑫建材為鄉寧地區污染大戶,非法生產已三年,沒有任何合法手續,并且有國家公職人員參與該企業生產經營。企業的實際控制人不是法人李安詳或郭棟杰,而是王某,王某是原鄉寧縣政協某領導之子。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三鑫建材注冊時間為2014年3月10日,法人代表為李安詳。該公司2017年8月14日進行過一次法人變更,目前法人為郭棟杰。
生產資質不全
“三鑫建材攪拌廠的環評手續全部都齊全,可以讓企業負責人郭總給你們聯系,現在企業應該是沒有生產……”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鄉寧縣環保局文隊長如是告訴記者。
采訪過程中,鄉寧縣管頭鎮政府主管領導王鎮長告訴記者:“三鑫建材有環評手續,至于手續全不全不太清楚。”
隨即王鎮長打電話給三鑫建材負責人。一個半小時后,三鑫建材法人郭棟杰帶著企業營業執照和兩份鄉寧縣環保局的批復文件趕到管頭鎮政府。
記者從三鑫建材法人郭棟杰帶來的文件中看到,郭所說的“環評手續”就是鄉寧縣環保局出具的兩份批復文件,一份是《關于鄉寧縣三鑫建材有限公司年產30萬立方米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鄉環審函【2015】24號),其中內容顯示,“提出的環保措施可行,評價結論可信”,“按照‘報告表’中提出的環保要求進行建設”;另一份是《關于對鄉寧縣三鑫建材有限公司年產30萬立方米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批復》(鄉環審函【2016】22號),其中文字顯示“該項目執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按照環評及批復要求,主要環保設施和措施基本到位……該項目基本符合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條件。我局原則同意該項目通過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據了解,混凝土作為重要的建筑材料,對于生產經營的準入標準國家一直有著嚴格的規定。住建部明確要求,混凝土生產企業必須取得《預拌商品混凝土專業企業資質證書》,并在資質等級許可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另外還要有諸如《建筑企業資質證書》、《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資質證書》等資質和許可,也就是說,只有在獲得這些資質和許可之后,攪拌站才可進行正式生產經營。
而三鑫建材只是向記者提供了企業營業執照和鄉寧縣環保局出具的環評方面的批復,其他《建筑企業資質證書》、《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資質證書》等均沒有提供。三鑫建材是否具有相關方面的資質呢?知情人反映稱,三鑫建材至今尚未取得這些資質。
而記者在山西省環保廳官方網站查詢證實,山西省鄉寧縣目前只有一家合法攪拌站——世厚承信商砼有限公司。這也間接證明,除世厚承信商砼外,包括三鑫建材在內的其他鄉寧縣境內的混凝土企業均為非法企業。
早在2007年,國家就出臺了《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59號),其中第53條明確規定,“未取得資質證書擅自生產并對外銷售混凝土的,依法予以取締,依照第52條規定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依法予以沒收。”
監管部門被指執法不力
調查中,記者還了解到,不久前鄉寧縣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管理局針對該縣4家違法違規建材公司進行過停電處理。
在鄉寧縣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管理局2017年10月17日下發的《關于對鄉寧縣春暉建材有限公司等四家違法違規企業停止供電的函》中,記者看到有這樣的表述內容:“經我局和環保局等單位聯合執法檢查,發現鄉寧縣春暉建材有限公司、鄉寧縣起源建材有限公司、鄉寧縣三鑫建材有限公司、鄉寧縣宏碁建材有限公司四家混凝土攪拌企業存在未辦理相關資質擅自生產經營、環保驗收不達標擅自生產等違法違規行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經10月17日縣政府會議決定,對以上四家存在違法行為的混凝土攪拌企業開展斷電整治工作。”
盡管有關部門下發了停電整治文件,但并未影響到違規企業的非法生產。記者在實地走訪中發現,三鑫建材通過從別處私自接電,依然在忙碌地進行作業,違規生產絲毫沒受到影響。
三鑫建材明目張膽地違規生產,監管部門難道不知情嗎?“并非他們不知情,這些執法部門只不過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罷了。”舉報人如此評價。
非法生產貽害無窮
據當地知情人介紹,三鑫建材成立后,在沒有獲得完善的合法手續的情況下,開始非法經營生產,因為供應的工地較多,產量巨大,從而占據了鄉寧縣較大的混凝土市場份額。
在三鑫建材的合作項目中,記者發現其中不乏鄉寧縣政府重點工程的影子,譬如鄉寧縣城市基礎建設各項管線工程、焦煤集團各大煤礦建設工程、幸福灣回遷樓工程、二中教師回遷樓與綜合樓工程、愛心家園建設工程、220萬伏變電站工程、保障房及廉租房等。
為何一家違規生產的非法企業能達成與諸多政府項目的合作?是項目相關主管政府機構的失察,還是背后真有公權力參與的黑手?
而事實上,由于非法企業的違規生產和惡性競爭,鄉寧縣混凝土市場健康的生態環境已經被破壞。
據當地業內人士指出,因為一些非法企業的惡性競爭和超低價供應混凝土,正導致當地混凝土市場走向畸形,劣質非法混凝土占據了市場,給社會埋伏下巨大的安全隱患,且有部分隱患已經顯現和爆發出來。
2016年鄉寧就發生過一次嚴重的住房質量問題,一陣風曾把某小區整棟樓的窗戶和外墻保溫層給吹掉了。“這事說起來像笑話,可這在我們鄉寧卻的的確確發生了,而這樣的安全隱患還有很多,今后會慢慢逐一暴露出來,而且會越來越多。”這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據了解,三鑫建材在今年被人舉報之后開始補辦相關手續,包括建設相關實驗室。
而在當地業內人士眼中,三鑫建材的做法并不入流。“他們只是敷衍,實驗室簡陋且不足100平方米,設備陳舊,生產設備是早已淘汰的兩個舊式90站。在工藝方面更是弄虛作假,他們使用P0.325散裝水泥生產高標號混凝土不符合國家質量標準,沒有專業的質量檢測人員。這些現實條件證明三鑫建材根本無法通過環評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