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港珠澳大橋被譽為超級工程。自2009年12月至今,它已經(jīng)開工建設近8年,即將建成通車。它全長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僅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估算投資就達381億元左右。
當這一工程香港段被曝出混凝土磚測試報告造假時,引發(fā)了各方關注。5月份,香港廉政公署拘捕了21名涉案人員,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對相關測試報告展開復檢。
目前,針對這一造假事件的調查有了新進展。
6月2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wǎng)發(fā)布消息稱,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對最后一批混凝土磚測試記錄復檢時,又發(fā)現(xiàn)20個測試結果異常。
截至目前,復檢發(fā)現(xiàn)的測試結果異常個案已達346個,占測試總數(shù)的0.11%。所有測試共303,700個,涉及港珠澳大橋香港段相關工程和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工程。
目前,相關復檢結果和資料已提供給香港路政署,交由專業(yè)機構跟進、檢視對應在相關工程上的結構位置。
用金屬柱等代替混凝土樣本進行測試
5月23日,香港廉政公署官網(wǎng)公布一則消息稱,該部門拘捕21名涉案人員,懷疑他們向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呈交虛假的混凝土磚壓力測試報告,并涉嫌貪污。
香港特區(qū)政府發(fā)言人隨后披露了更多信息。
該發(fā)言人稱,香港特區(qū)政府一直十分重視工程質量。香港口岸、香港接線,以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工程自施工以來,香港路政署對所有工程合約采用的各種工程物料及工序均訂明嚴格的質量標準。
根據(jù)既定程序,香港特區(qū)政府工務工程必須由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的“政府試驗所”進行建筑物料測試。該建筑物料測試服務由土木工程拓展署人員提供,或由土木工程拓展署外判的服務供應商提供。本次涉事的建筑物料測試由土木工程拓展署的外判服務供應商提供服務,為港珠澳大橋香港段相關工程(即香港口岸及香港接線)以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工程進行混凝土和泥土密度測試。
香港特區(qū)政府發(fā)言人稱,2016年年中,負責監(jiān)管該試驗所的土木工程拓展署人員,在檢查混凝土磚測試報告中,發(fā)現(xiàn)試驗報告有不尋常跡象。經(jīng)內部調查后,土木工程拓展署認為有需要將該事件轉交廉政公署進一步跟進。
土木工程拓展署在2016年向廉政公署舉報后,已審視并提升試驗所內的系統(tǒng),以防止同類事件發(fā)生。同時,該署檢視了其他試驗所的測試報告,未發(fā)現(xiàn)異常事項。
香港廉政公署披露的信息顯示,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自2013年1月起雇用該承包商(服務供應商),對港珠澳大橋工程的混凝土樣本進行壓力測試。部分實驗室人員涉嫌以金屬校準柱、或強力混凝土磚,代替該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樣本,以偽造測試結果。
在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發(fā)現(xiàn)混凝土壓力測試報告的異常情況時,涉案承包商(服務供應商)就事件進行了內部調查,并向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提交了相關調查報告,卻沒有披露使用金屬校準柱或強力混凝土磚進行虛假測試的情況。
香港廉政公署稱,該承包商(服務供應商)涉嫌呈交誤導性的調查報告,以詐騙土木工程拓展署。
三方面跟進行動,目前未發(fā)現(xiàn)任何結構安全問題
該造假事件被曝出后,香港特區(qū)政府及多個相關部門介入調查,并多次回應該事件,以消除公眾疑慮。
6月5日,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在香港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上表示,針對這一造假事件,香港目前的跟進行動分三方面:(一)香港廉政公署繼續(xù)調查,追究責任;(二)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檢視小蠔灣和其他區(qū)域試驗所的混凝土測試結果;(三)香港路政署對受影響工程的混凝土進行測試,以確保結構安全。
路政署5月19日得悉有關混凝土磚樣本可能出問題后,已于其后數(shù)天為三項工程項目進行初步的結構檢查,包括完成“目測檢查”;以及就包括橋身、橋墩、樓房、隧道等結構關鍵位置,進行非破壞性混凝土結構強度測試,以評估其抗壓強度是否達到要求。
張炳良表示,目測檢查并非隨便觀看,而是由具專業(yè)資格的駐工地工程師,或具經(jīng)驗的駐工地工程督察,有系統(tǒng)地觀測,查看結構表面有否異常跡象,從而掌握混凝土結構的基本情況。目前,尚未有發(fā)現(xiàn)異常跡象。
非破壞性混凝土結構強度測試方面,截至6月3日,已為三項工程總數(shù)約3000個關鍵結構位置中約2000個位置(即三分之二)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其強度全部達到要求,沒有任何結構安全問題。路政署力爭于6月底前完成所有關鍵結構位置的“非破壞性混凝土結構強度測試”工作。
為了進一步確定該工程結構安全,香港政府決定進行“取芯”測試(core tests)。香港路政署已于5月31日聘請專業(yè)機構,全面監(jiān)督“非破壞性混凝土結構強度測試”和取芯測試工作,包括抽樣復檢先前已進行的“非破壞性混凝土結構強度測試”的結果,監(jiān)督地面和海面下結構(如樁柱)的現(xiàn)有取芯樣本的測試,以及為“非破壞性混凝土結構強度測試”的結構進行抽樣“取芯”測試。該專業(yè)機構將于10月底前完成所有相關測試和復檢工作,向香港路政署提交報告。
此外,香港路政署打算在通車前,為全長9.4公里的香港接線高架橋段進行全面的負重荷載測試(comprehensive load test),以確定橋梁符合設計要求。
張炳良表示,香港特區(qū)政府一定會確保港珠澳大橋香港段結構充分測試,確認安全,才會開通使用。
同一承包商還有130個其他工程的異常測試結果
6月17日,署理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向玉璽在例行簡報會上表示,涉事試驗所在同一時期也為約400個工務工程進行了混凝土磚測試,復檢顯示,其中130個測試結果異常,涉及不同政府部門共55項工程。
向玉璽表示,署方已追溯這55項工務工程的測試數(shù)據(jù),并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懷疑有問題的測試紀錄沒有影響最終測試結果,也符合《土木工程一般規(guī)格》要求。署方也正為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及相關工程項目中懷疑有問題的測試紀錄進行同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