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機械近兩年來在工程機械行業可謂一枝獨秀,特別是2011年,作為“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混凝土機械行業在2011年發展迅猛,全年產量達44萬臺,同比增長近20%。而2012年也延續了前一年的良好勢頭,2012年全年國內混凝土機械產量達51.77萬臺,同比增長18.7%,增速較2011年回落0.62個百分點。
區域情況
混凝土攪拌車、泵車情況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和交通、水利等基礎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商品混凝土的應用日益廣泛,對于混凝土泵車的需求未來會更加旺盛。目前國內混凝土泵車市場可以為分兩種類型,一種是以上海、廣東、北京為代表的發達地區,這些地區競爭較為激烈、市場穩定,第二種是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這些地區市場剛剛起步,處于興起階段。2012年我國泵車銷量整體增長趨緩,這也意味著存量的增長,供給增速顯著高于需求增速。混凝土泵送需求由水泥產量和商混率決定,預測的核心變量是商混率。目前我國商混率明顯低于發達國家,原因在于較低的城鎮化水平。中國混凝土網認為,未來泵送需求的動力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將更多的依賴于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而發達地區還將更多的來源于產品創新和后市場開發。
進出口情況
依托國內混凝土機械市場的良好發展,混凝土機械在進出口方面也是成績驕人,2012年也延續了2011年的良好勢頭,從海關總署得到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年我國混凝土機械進出口貿易總額達3.24億美元,較上一年同比增長40%,貿易順差為2.98億美元,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
2012年,混凝土機械另一大主流產品混凝土攪拌車的進口數量為7輛,進口額為600萬美元,出口額2.62億美元,貿易順差2.56億美元。如今我國混凝土攪拌車已不完全依賴于進口,而以自主研發為主。三一、中聯、徐工等民族企業也通過一系列并購和拓展海外市場的方式來吸納國外先進的技術,產品品種也不斷豐富,用于替代進口的產品越來越多。
從出口區域來看,我國混凝土機械主要出口國為亞洲、非洲及南美等欠發達地區,我國混凝土泵車在國際市場上具有一定的性價比優勢,而這些欠發達地區基建的缺口也使得我國混凝土機械有用武之地。不過我國自主研發投入還較少,一些集成技術、關鍵配件和可靠性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在歐美等發達地區市場占有率也偏小。
展望
從已經出臺的部分投資安排來看,政府對今年投資項目的重視,尤其是大規模的軌道、保障房、水利等惠民項目的建設,無疑會對混凝土機械市場的發展帶來有利條件。混凝土機械行業最大的發展機遇依然來自城鎮化建設,我國仍處于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重要階段,“十八大”召開之后,中央關于“新型城鎮化”的戰略日益清晰,到2020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將提高到60%以上。城鎮化帶動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的建設,將產生持續的混凝土需求。保障房建設方面,據了解,2013年我國保障房建設目標是基本建成470萬套、新開工630萬套,可以斷定,整個“十二五”期間,在國家 3600萬套保障房建設任務下,混凝土機械當然的成為其中受益最大的工程機械板塊。鐵路建設方面,2012年中央多次增調鐵路建設投資規模,在經歷2012年基本面和政策面的停滯不前,今年鐵路建設將迎來溫和回暖機會。同時鐵道部也明確表示鐵路投資不會放緩,從今年開始的未來三年,鐵路投資年平均額將超過4400億元,而今年的投資額將確定在6500億元。
展望2013年,城鎮化建設、鐵路建設以及保障房建設將依舊是推動混凝土機械行業發展的幾大驅動力,進而為混凝土機械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不過由于2006年混凝土機械需求快速上升,2011-2012年已進入更新換代的高峰期,混凝土機械市場在這兩年已達到快速發展的鼎盛時期,2013年要想繼續保持這種強勁勢頭難度很大。據相關統計顯示,今年1-2月全國混凝土機械產量達90476臺,同比增長5.68%,增幅較上一年同期大幅下降,目前市場存量已高于需求增速,因此,中國混凝土網預計2013年混凝土機械市場增速將有所回落,預計全年有望實現10%的增長。
(數據來源:北京華通人市場信息有限責任公司、中商情報網;中國混凝土網整理)
區域情況
全國混凝土機械產量統計(單位:臺)
(數據來源:中國混凝土網、中商情報網、艾凱咨詢集團)
混凝土攪拌車、泵車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和交通、水利等基礎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商品混凝土的應用日益廣泛,對于混凝土泵車的需求未來會更加旺盛。目前國內混凝土泵車市場可以為分兩種類型,一種是以上海、廣東、北京為代表的發達地區,這些地區競爭較為激烈、市場穩定,第二種是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這些地區市場剛剛起步,處于興起階段。2012年我國泵車銷量整體增長趨緩,這也意味著存量的增長,供給增速顯著高于需求增速。混凝土泵送需求由水泥產量和商混率決定,預測的核心變量是商混率。目前我國商混率明顯低于發達國家,原因在于較低的城鎮化水平。中國混凝土網認為,未來泵送需求的動力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將更多的依賴于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而發達地區還將更多的來源于產品創新和后市場開發。
進出口情況
依托國內混凝土機械市場的良好發展,混凝土機械在進出口方面也是成績驕人,2012年也延續了2011年的良好勢頭,從海關總署得到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年我國混凝土機械進出口貿易總額達3.24億美元,較上一年同比增長40%,貿易順差為2.98億美元,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中國混凝土網整理)
2012年,混凝土機械另一大主流產品混凝土攪拌車的進口數量為7輛,進口額為600萬美元,出口額2.62億美元,貿易順差2.56億美元。如今我國混凝土攪拌車已不完全依賴于進口,而以自主研發為主。三一、中聯、徐工等民族企業也通過一系列并購和拓展海外市場的方式來吸納國外先進的技術,產品品種也不斷豐富,用于替代進口的產品越來越多。
從出口區域來看,我國混凝土機械主要出口國為亞洲、非洲及南美等欠發達地區,我國混凝土泵車在國際市場上具有一定的性價比優勢,而這些欠發達地區基建的缺口也使得我國混凝土機械有用武之地。不過我國自主研發投入還較少,一些集成技術、關鍵配件和可靠性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在歐美等發達地區市場占有率也偏小。
展望
從已經出臺的部分投資安排來看,政府對今年投資項目的重視,尤其是大規模的軌道、保障房、水利等惠民項目的建設,無疑會對混凝土機械市場的發展帶來有利條件。混凝土機械行業最大的發展機遇依然來自城鎮化建設,我國仍處于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重要階段,“十八大”召開之后,中央關于“新型城鎮化”的戰略日益清晰,到2020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將提高到60%以上。城鎮化帶動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的建設,將產生持續的混凝土需求。保障房建設方面,據了解,2013年我國保障房建設目標是基本建成470萬套、新開工630萬套,可以斷定,整個“十二五”期間,在國家 3600萬套保障房建設任務下,混凝土機械當然的成為其中受益最大的工程機械板塊。鐵路建設方面,2012年中央多次增調鐵路建設投資規模,在經歷2012年基本面和政策面的停滯不前,今年鐵路建設將迎來溫和回暖機會。同時鐵道部也明確表示鐵路投資不會放緩,從今年開始的未來三年,鐵路投資年平均額將超過4400億元,而今年的投資額將確定在6500億元。
展望2013年,城鎮化建設、鐵路建設以及保障房建設將依舊是推動混凝土機械行業發展的幾大驅動力,進而為混凝土機械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不過由于2006年混凝土機械需求快速上升,2011-2012年已進入更新換代的高峰期,混凝土機械市場在這兩年已達到快速發展的鼎盛時期,2013年要想繼續保持這種強勁勢頭難度很大。據相關統計顯示,今年1-2月全國混凝土機械產量達90476臺,同比增長5.68%,增幅較上一年同期大幅下降,目前市場存量已高于需求增速,因此,中國混凝土網預計2013年混凝土機械市場增速將有所回落,預計全年有望實現10%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