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資源化能否終結建筑垃圾困局?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3-01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轉載
核心提示:基于建筑垃圾的特點,行業內人士一致認為: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能夠將建筑垃圾進行再生處置,是當前世界上最優異的建筑垃圾處理辦法。誠然,只有將建筑垃圾進行資源化,將建筑垃圾中的每個部分都分解成可用的再生資源,真正將建筑垃圾吃干榨凈,才會徹底解決“建筑垃圾圍城”的困局。

2015年12月20日11時42分,深圳光明新區長圳紅坳村鳳凰社區寶泰園附近山坡垮塌,導致煤氣站爆炸,20棟廠房倒塌,多人被困被埋。此次災害滑坡覆蓋面積約38萬平方米,淤泥渣土厚度達數米至十數米不等,造成附近的恒泰裕、柳溪、德吉程三個工業園33棟(間)建筑物被掩埋或不同程度損毀,涉及企業15家。其中,包括廠房14棟,辦公樓2棟,飯堂1間,宿舍樓3棟,其他低矮建筑物13間。


此次悲劇震驚全國。更令人驚愕的是,官方組織調查的結果顯示,造成這次70多人喪生的垮塌體為人工堆土,建筑垃圾、渣土滑動,并非山體。這次事故最終定性為不屬于自然地質災害,是一起生產安全事故。


建筑垃圾的堆積司空見慣,人們只知道它會擠占土地,會影響景觀,會污染空氣,但是它會“吃人”卻是聞所未聞。深圳建筑垃圾滑坡事件將城市建筑垃圾的巨大隱患和危險,悲劇性地呈現在了人們面前,引起了全社會的深思與警醒。


海南千噸建筑垃圾入侵萬泉河


映出各地亂象


2016年5月27日,在海南省瓊海市,成堆的建筑垃圾被推土機推進萬泉河中,此事件引起媒體的高度關注。


據報道,從瓊海市人民路(東)的盡頭進入嘉積鎮南堀村,沿著東環高鐵高架橋下一直走到萬泉河邊,鐵路橋的下側就儼然是個垃圾場,水泥磚塊、木板、玻璃、垃圾袋等各種建筑垃圾已將河床填埋抬高一二十米,最上面的可燃垃圾還在燃燒冒煙。


據爆料人反映,這些建筑垃圾不只是倒在橋下,在萬泉河鐵路橋上游一兩公里的公路兩邊及萬泉河河道里也有亂倒的建筑垃圾。媒體記者順著橋邊一條公路行駛不足兩公里就看到許多建筑垃圾亂倒在公路兩邊,有的則倒在河道里了。


萬泉河是海南島第三大河,位于海南島東部,它是中國未受污染、生態環境優美的熱帶河流,被譽為中國的“亞馬遜河”。如此潔凈之河,竟有人將成千噸的建筑垃圾推入河內,是什么誘因,導致了這個亂象。


上海建筑垃圾跨省傾倒


倒出全國難題


2016年6月,上海市發生了兩起建筑垃圾跨省傾倒事件,上海的建筑垃圾被分別傾倒在蘇州市太湖西山島和江蘇南通市江心沙農場,轟動全國,余波至今未平。


據媒體報道:上海自身處理城市垃圾的能力已接近飽和,導致本地處理垃圾的成本越來越高,而在上海周邊,處理垃圾的成本相對低廉,由此,“垃圾生意”形成了一條灰色產業鏈,唯利是圖者將上海的垃圾傾入了美麗的太湖。至此,已經看出了此事件更大的背景,是中國城市已處于垃圾圍城的治理窘境之中。


痛定思痛,近年來建筑垃圾“上山下鄉入海”事件,件件觸目驚心,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答案很清晰,是建筑垃圾還沒有找到科學而合理的出路,我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垃圾”困局。事件雖然發生在深圳、上海、海南,但反映的卻是我國建筑垃圾的現狀。


增速遠超想象


隱患越埋越大


世界銀行的報告顯示,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固體垃圾產出國,產出垃圾占東亞垃圾產出量的70%。權威數據還顯示,目前,全國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深陷垃圾圍城困局,三分之二的城市處于垃圾包圍之中。全國城市垃圾堆存累計侵占土地75萬畝。與此同時,我國有近140個城市根本沒有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除了堆放,填埋成為另一種選擇,但也給土壤安全和水質帶來隱患。


城市垃圾的兩大類分別是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中國目前處理垃圾的方式主要是燃燒、填埋和堆放。據《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2013)統計,2013年全國已運營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共有166座,日處理能力15.8萬噸。根據《“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十二五”末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能力達到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35%以上,其中東部地區達到48%以上,日處理能力達到30.7萬噸。


可是,問題來了,從廣州到無錫,從南國到北方,抵制垃圾焚燒項目在中國成為熱潮,據《瞭望周刊》的報道,僅僅2016年上半年,從沿海的浙江海鹽、海南萬寧到中西部的江西贛縣、湖北仙桃,垃圾焚燒項目所引發的群眾抗議和群體性事件之密集,引發社會高度關注。一邊是垃圾圍城、垃圾下鄉,一邊是公眾質疑,垃圾焚燒遭遇需求之切和落地之難的尷尬。


2016年12月6日,中國建筑傳媒獎頒獎典禮在深圳大劇院舉行。著名建筑師、普利茲克獎得主王澍擔任評委會主席,他在頒獎大會上憂心忡忡地說:“像深圳這樣的城市,我很憂慮再過50年,它會面臨特別嚴重的問題——全是建筑垃圾。混凝土到時酥掉,沒用了。拆掉它是極浩大的工程。”此論斷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但有識之士明白,此話絕非危言聳聽。


行業受廣泛關注


資源化得到認同


值得慶幸的是,在2016年,建筑垃圾資源化前所未有的從廣度與深度上得到認同。


“垃圾處理”問題首進中共高層會議,國家領導人開始重視“垃圾處理”在2016年12月21日下午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國家領導人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加快建立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他指出,保持經濟增長速度、推動經濟發展,根本還是要不斷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關系13億多人生活環境改善,關系垃圾能不能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要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范圍。


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時間表


在這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中首次明確提出“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建立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的時間表。


《意見》中“加強垃圾綜合治理”提出:樹立垃圾是重要資源和礦產的觀念,建立政府、社區、企業和居民協調機制,通過分類投放收集、綜合循環利用,促進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到2020年,力爭將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強化城市保潔工作,加強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統籌城鄉垃圾處理處置,大力解決垃圾圍城問題。推進垃圾收運處理企業化、市場化,促進垃圾清運體系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對接。通過限制過度包裝,減少一次性制品使用,推行凈菜入城等措施,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產生。利用新技術、新設備,推廣廚余垃圾家庭粉碎處理。完善激勵機制和政策,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建立餐廚廢棄物和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


“建筑垃圾資源化”進入國家“五年規劃”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大家都記得,在“十二五”規劃中曾提到,推進大宗工業固體廢物和建筑、道路廢棄物以及農林廢物資源化利用。而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則明確提出,加快建設城市餐廚廢棄物、建筑垃圾和廢舊紡織品等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系統,規范發展再制造。


在《十三五規劃綱要》“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中提出“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提高資源利用綜合效益。”同時也提出,實施循環發展引領計劃,推進生產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加快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按照物質流和關聯度統籌產業布局,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建設工農復合型循環經濟示范區,促進企業間、園區內、產業間耦合共生。推進城市礦山開發利用,做好工業固廢等大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快建設城市餐廚廢棄物、建筑垃圾和廢舊紡織品等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系統,規范發展再制造。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與再生資源回收的銜接。


多部門聯合展開“垃圾山”“非正規建筑垃圾堆放點”排查


2017年,國務院高度重視,四部門聯手排查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拉開全國范圍內清除“垃圾山”的序幕。


近年來,我國城鄉垃圾亂排亂放、工業污染向農村轉移等現象多發,在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形成“垃圾山”、“垃圾圍村”、“垃圾圍壩”,嚴重影響了城鄉人居環境,水體和土壤環境以及居民身體健康。


2016年12月2日,經國務院同意,垃圾治理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聯合召開了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要求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領導人提出的工作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責任,在全國大力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整治工作,解決城市垃圾“上山下鄉”問題。


2017年1月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水利部聯合發布了《關于做好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工作的通知》。


排查對象是城鄉垃圾亂堆亂放形成的各類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及河流(湖泊)和水利樞紐內一定規模的漂浮垃圾。垃圾類型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離田農業生產廢棄物。排查范圍覆蓋全國所有縣(市、區),重點排查區域是城鄉結合部、環境敏感區、主要交通干道沿線,以及河流(湖泊)和水利樞紐管理范圍。


《通知》認真分析了“垃圾山”形成的四大原因:一是規模較大的堆放點,二是建筑垃圾,三是農村的垃圾,四是一些偷排偷倒。《通知》要求,2020年基本完成全國對“垃圾山”的排查和整治。


警鐘須長鳴


資源化來破解建筑垃圾圍城危機


我們如何才能從深圳“12˙20”事件慘痛的教訓中找到避免悲劇再發生的良方?人們也在不斷地探問,誰是我國城鄉建筑垃圾巨大悲劇隱患的終結者?終結者必是國家的重視,是政府的政策,是健全的法制,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先進的科技與市場的力量。


“垃圾山”的消解最終指向資源化,建筑垃圾資源化已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建筑垃圾如若進行填埋或回填,可能因填埋不均勻突然塌陷而造成人陷樓塌的惡性事故,更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貽害子孫,后患無窮。如若將建筑垃圾進行堆放處理,便可能造成“深圳滑坡事故”一樣的后果,瞬間吞噬掉無辜的生命。可見,無論是堆放、填埋或回填,都不是處置建筑垃圾的好辦法。我們現在需要的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長治久安。


基于建筑垃圾的特點,行業內人士一致認為: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能夠將建筑垃圾進行再生處置,是當前世界上最優異的建筑垃圾處理辦法。


誠然,只有將建筑垃圾進行資源化,將建筑垃圾中的每個部分都分解成可用的再生資源,真正將建筑垃圾吃干榨凈,才會徹底解決“建筑垃圾圍城”的困局。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宁县| 香港| 松江区| 枣庄市| 平远县| 玉门市| 霍邱县| 德安县| 宜宾县| 马山县| 蒙阴县| 泌阳县| 赤壁市| 鄢陵县| 开封县| 寿宁县| 通渭县| 宜丰县| 西乡县| 石棉县| 吉首市| 阳信县| 双辽市| 玉屏| 马关县| 邵阳市| 威宁| 诏安县| 汾西县| 庆阳市| 九台市| 申扎县| 青阳县| 酒泉市| 绥化市| 墨脱县| 龙海市| 兴义市| 巢湖市| 高邑县| 江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