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廣東清遠市全市商品房庫存規模為1378萬平方米,為廣東省4個庫存規模大、需求旺盛的一類去庫存城市之一。時至今年7月末,清遠市商品房待售面積降至1253.8萬平方米。消化庫存124.2萬平方米,去庫存工作成效明顯。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今年1至7月,清遠全市的商品房銷售面積達到411.4萬平方米。其中,第二季度銷售面積為202.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達到46.2%,比第一季度快15.9個百分點。在房屋銷售形勢喜人的同時,房地產開發投資逐步加快,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為105.9億元,有效拉動清遠市固定資產投資。
這是今年以來清遠市去庫存的成績單。去庫存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工作中的重要一環。清遠市委書記葛長偉在一次會議上指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重要舉措。要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要求,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工作,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支撐。他還特別提到,要結合產業轉型升級推進去產能工作,同時把房地產去庫存作為今年清遠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中之重,提高政策措施的針對性。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今年2月以來,清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成立了以市長郭鋒任組長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今年5月,清遠市召開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暨重點項目建設工作會議,一口氣出臺了《清遠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實施方案(2016—2018年)》(以下簡稱“《方案》”)及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5大行動計劃,對改革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各縣(市、區)、市直部門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加快實施“1+5”工作方案。
清遠市“去降補”工作進展如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還存在什么困難?相關行業有何反應?近日,記者分組走訪了相關單位。
去產能
全市淘汰落后水泥產能三分之一強
截至目前,清遠市共淘汰落后水泥產能1049萬噸,約占清遠市水泥產能的三分之一強。這是清遠市鐵腕淘汰落后產能的一個縮影。
在清遠產業格局中,灰色的水泥行業、白色的陶瓷和有色的再生金屬這“三色產業”一直居于重要位置。近年來,清遠市加大了對水泥等行業落后產能生產線的淘汰,并對陶瓷行業實行“煤改氣”,出臺措施鼓勵其轉型升級。
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行動中,在化解過剩產能的同時,、清遠市更加注重引進優質產業項目。今年上半年,清遠市引進珠三角地區優質項目31個,計劃投資41.6億元。圍繞主導產業梯度轉移,清遠正在對全市產業進行調整布局。
淘汰落后產能實行“一票否決制”
早在2011年,清遠市印發的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稱:“落后產能能源消耗高、污染重,也逐步成為了清遠市落實環境保護政策、完成節能減排任務、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嚴重制約因素?!薄锻ㄖ穼⑻蕴浜螽a能的完成情況作為各縣(市、區)政府的重要考核內容,實施嚴格的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推進淘汰落后產能的各項工作完成。這份《通知》明確,清遠市水泥行業須淘汰窯徑3.0米以下水泥機械化立窯生產線、窯徑2.5米以下水泥干法中空窯(生產高鋁水泥的除外)、水泥濕法窯生產線(主要用于處理污泥、電石渣等的除外)、直徑3.0米以下的水泥球磨機(生產特種水泥的除外)以及水泥土(蛋)窯、普通立窯等落后水泥產能。
當時清遠提出,十二五期間水泥行業需要淘汰落后產能達到556萬噸。而最新的統計顯示,截止目前,全市共淘汰水泥落后產能達到1049萬噸,而全市水泥產能為3000多萬噸,已淘汰的水泥落后產能占比將近三分之一。
除了水泥行業,去產能行動還波及陶瓷和再生金屬行業。清遠先后出臺了《清遠市推進陶瓷企業“煤改氣”工作實施方案》、《清遠市推動陶瓷產業轉型升級實施辦法》、《清遠市加快再生金屬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等政策,著手對陶瓷、再生金屬等行業進行整治。
數據顯示,去年清遠市GDP能耗下降7.73%,“十二五”期間該數據累計下降22.16%,超額完成了18%的降幅目標,這個結果得益于去產能和產業結構的調整。
產業結構“三高一低”特征仍明顯
清遠一直是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的大市。改革開放以來清遠經濟的騰飛主要得益于來自港澳臺及珠三角地區的產業轉移,這種產業轉移建立在廉價的勞動力、豐富的土地資源等比較優勢的基礎上。產業結構長期處于初級水平,讓清遠產業“三高一低”的特征比較明顯。
數據顯示,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在10%以上的行業有10個,其中,以再生金屬為主的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和以水泥為代表的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分別為39.4%和16.7%,一共占比超過5成。
“三色”產業的產能過剩也成為大氣污染防治的難題。今年初,市政協對清遠陶瓷產業發展做了深入調研,并形成報告稱,清遠每平方米瓷磚稅收是江西豐城的1J4,陶瓷產業仍以粗放生產方式為主,陶瓷產業帶來的污染問題仍不容樂觀。
根據省環保廳環境質量年報,截止2015年,清遠已經連續5年被列入重酸雨區?!扒暹h兩度被省評為‘重酸雨區’,盡管成因多樣,但水泥、陶瓷等高污染企業的‘貢獻’不容小覷。清遠要保持山清水秀的環境,淘汰落后產能勢在必行,甚至可以說是迫在眉睫。”有業內人士表示。
雖然水泥行業落后產能淘汰取得一定成績,但陶瓷行業、再生金屬行業仍然阻力重重?!疤沾尚袠I化解過剩產能難度大,再生資源拆解定點企業的優化整合重組阻力大”,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由于市場環境不景氣,陶瓷行業與物流行業銜接不深,陶瓷企業轉型轉產存在較多困難。由于缺少龍頭企業,重組稅費及前期費用較大,資產評估難以達成共識,導致再生資源拆解定點企業重組困難重重。
長線布局?引進優質項目
今年5月份,清遠市出臺《清遠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實施方案(2016—2018年)》,對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行動提出了新的目標。
水泥行業企業數量控制在26家(含粉磨站)以內,水泥熟料總產能控制在2600萬噸以內;27家再生金屬加工利用和58家再生塑料利用定點企業實現有效整合;基本完成靠前壓減現有鋼鐵產能13.3%;將陶瓷行業窯爐生產線壓減到170條以內。
與之相配套的措施包括,停止對不具備競爭力陶瓷行業企業的扶持,停止新批陶瓷生產線,支持企業改進工藝和環保技術,著重市場競爭實現出清。支持再生資源行業通過收購、兼并、股權置換等方式整合定點企業和深加工企業,加強與新材料及應用領域優勢企業合作;推動產能置換,在水泥、陶瓷等行業積極探索開展跨地區產能置換指標交易。推動再生金屬、再生塑料產業優化重組和陶瓷生產企業減量重組等。與此同時,通過政府推動,市場引導,加快推動源潭陶瓷城5家陶瓷企業轉型轉產,有效緩解產能過剩壓力。
事實上,在推動去產能行動中,清遠希望圍繞主導產業梯度轉移,對全市產業進行合理布局。包括強化政策引導轉移、優化培育園區產業、完善園區軟硬件條件、推動優質企業梯度轉移、推進園區對口幫扶工作、推動縣域合作共建、提升產業園區創新能力。
市長郭鋒上個月在粵北片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落實情況專項督查會上介紹說,目前清遠有重點針對珠三角特別是廣州進行招商,吸引了一批優質產業項目落戶清遠市。上半年共引進珠三角地區優質項目31個,計劃投資41.6億元。
根據市政府制定的目標,到2018年,清遠將推動珠三角地區150個項目轉移落戶我市,省產業轉移工業園完成工業增加值達到16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