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山西省統計局公布7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生產運行情況。當月,全省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增幅比6月份回升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月(-6.4%)回升7.5個百分點。1-7月,全省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5% ,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2.8個百分點,較1-6月收窄0.5個百分點。
一、分三大門類看,7月份,采礦業增加值同比下降7.8%,降幅較6月份收窄0.5個百分點,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1%,增幅較6月份回落2.6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7%,增幅較6月份加快3.6個百分點。
1-7月,采礦業增加值同比下降4.3%,制造業增長2.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2.2%。
二、分經濟類型看,7月份,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下降7.9%,降幅較6月份收窄2.7個百分點;集體企業下降11.9%,降幅擴大11.8個百分點;股份制企業增加值下降1.9%,降幅較6月份收窄0.9個百分點;外商及港澳臺企業增加值增長30.1%,增幅較6月份回落12.5個百分點。
1-7月,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下降7.0%,集體企業增長1.4%,股份制企業下降2.8%,外商及港澳臺企業增長5.2%,
三、分主要行業看,7月份,12個主要工業行業中,9個行業實現正增長:裝備制造、建材、其他工業、冶金、焦炭、電力、食品、醫藥和煤層氣采掘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9.3%、12.5%、11.0%、10.3%、6.4%、4.5%、3.7%、2.5%和0.7%;3個行業為負增長:煤炭、化學和紡織工業同比分別下降8.9%、8.2%和1.7%。
1-7月,全省工業12個行業“6升6降”,其中,裝備制造業(6.2%)、冶金工業(2.0%)、建材工業(11.6%)、食品工業(7.5%)、醫藥工業(7.7%)和紡織工業(2.6%)實現正增長;煤炭工業(-4.9%)、煤層氣采掘業(-2.9%)、焦炭(-0.3%)、化學(-9.7%)、電力(-2.2%)和其他工業(-1.8%)為負增長。
四、分產品產量看,7月份,全省12種主要工業產品產量“3降9升”。原煤產量下降19.6%,降幅較6月份收窄8.1個百分點;水泥產量下降10.5%,降幅擴大8.9個百分點;焦炭產量下降0.4%,增速較6月份由正轉負回落3.4個百分點。發電量、化學藥品原藥、氧化鋁、煤層氣、鋼材、粗鋼、生鐵、原鋁和手機產量分別增長1.5%、2.9%、4.6%、8.6%、10.3%、14.9%、16.0%、44.2%和117.7%。其中,鋼材、粗鋼、生鐵、原鋁產量增速分別較6月份回升1.1個、4.4個、8.8個和3.6個百分點。
1-7月,全省12種主要工業產品產量“6升6降”:原煤(-14.7%)、焦炭(-5.3%)、發電量(-3.6%)、生鐵(-3.1%)、鋼材(-2.7%)和粗鋼(-1.2%)產量下降;化學藥品原藥(2.9%)、水泥(3.1%)、煤層氣(4.1%)、氧化鋁(5.1%)、手機(15.2%)和原鋁(24.7%)產量增長。
全省規模以上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附注
1、指標解釋
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即工業增長速度,是用來反映一定時期工業生產物量增減變動程度的指標。利用該指標,可以判斷短期工業經濟的運行走勢,判斷經濟的景氣程度,也是制定和調整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參考和依據。
由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范圍每年發生變化,為保證本年數據與上年可比,計算產品產量等各項指標同比增長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數與本期的企業統計范圍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數據存在口徑差異。
2、統計范圍
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起點標準由原來的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
3、調查方法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業生產報表按月進行全面調查。